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辅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氧化应激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elei19890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辅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氧化应激损伤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期望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7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8例新生儿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u-EPO联合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以及治疗1个疗程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同时对两组患儿治疗当天、治疗后第1周、第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神经行为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有效率仅为69.39%,观察组有效率达到9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61%,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OD和MDA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SOD水平均明显升高,MDA水平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NBNA评分不断升高,且观察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hu-EPO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新生儿HIE氧化应激损伤,促进患儿神经行为发育,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关于肺癌的病因学、预防、诊断、治疗等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苇要课题[1-3].已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肺癌的发生、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38例疑诊为腹腔结核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活检术的临床资料.38例患者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19~78岁,中位年龄31岁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因为之一.在肺癌治疗前明确肿瘤的类型十分重要,因为它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密切相关,并能为肿瘤的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研究提
目的 分析北京市0~3岁儿童常规保健检查结果,为制定促进0~3岁儿童健康的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进行儿童常规保健检
1 临床资料rn167例心律失常患儿,男95例,女72例.按小儿各年龄划分,2个月~1岁8例;~3岁28例;~7岁53例;7岁以上78例.rn
动作发展是学龄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方面,与个体健康、认知、情绪、社会性发展都存在着重要联系.学龄前期是动作发展的敏感期,因此如何科学地评价学龄前期儿童的动作发展情况变
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确诊的349例16岁以下患儿分为胸内结核病组(简称“结核病组”)和胸内非结核病组(简称“非结核病组”).其中,结核病组238例,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老年人,且随年龄增大而递增,呈正相关.在因AMI死亡的病例中,约60%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统计资料表明AMI21天内死亡率:65岁以下7.7%,6
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是医学科研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以总结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揭示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推广临床诊治的新技
期刊
@@
近年来,结核病防控迈进移动互联网时代.结核病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在体现公平性的基础上,走向便捷、走向智慧、走向成熟的脚步迈得越来越稳健.路,在脚下;未来,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