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jzk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经过实践研究证明项目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首先说明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其次指出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及实施步骤,接着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实践效果,最后论述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6(b)-0000-00
  
  1 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我校使用的是广东版的信息技术教材,教材集“基础性、发展性、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综合性及人文性”于一体。这种综合性的特征急需一种能与其适应的教学方法与之相配套来进行有效的教学。项目教学法恰是一种集“学习情景真实而具体、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学习途径多样而协同、学习手段数学化与网络化、学习的收获多面而有个性、对学生的评价连续而多样”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因此,把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2 项目教学法的含义及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法的含义:“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 )”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性模式,是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展示给他人为目的,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新型探究性学习模式。[1]它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进行知识建构,以现实学生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为最高成就目标。对学习结果的评价着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只看重学习的结果。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通常分为设计项目、分组分工、制定计划、探究协作、制作作品、汇报演示与总结反思七个基本步骤。
  
  3 项目教学法在学生综合信息素养培养中的实践效果分析
  笔者对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教学效果显著。在教学开始之前,便设计出三轮教学实验,设计好实验评价的量规,在实验过程中详细收集并整理了实验数据,制作出406班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对比图(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的信息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对信息的搜索与收集能力、完成分组任务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意识、介绍能力、角色扮演能力、任务完成情况以及结论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经过一个学期项目学习法的使用,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其综合信息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
  
  
  4 项目教学法实施策略
  4.1 在项目的设计阶段
  (1)项目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的性原则:设计的项目和任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既要包含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要涵盖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与技能。2)可行性原则:在项目设计时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要把握难度,保证学生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经过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能够完成任务。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水平、年龄和兴趣等特点。3)实践性原则:项目内容可以以学科为依托,或者跨学科来设计。但是更多的是从社会实践或实际生活中来选择问题或项目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内容。4)启发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的项目如果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则会大大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设计的项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蕴含一定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们的思考。实践证明,学生们在完成一个与他们实际生活或者学习密切相关并且比较有趣的“项目”时会非常专心,且乐此不疲。5)典型性原则:设计的项目或任务要给学生“留白”,即给学生留出充分发挥创造与想象的空间。同时设计的项目应该能够反映事物的一般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我们在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设计出“传统节日知多少、保护环境、眼睛——心灵的窗口”等项目主题。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设计出“收集整理这两个月以来高一年级的优秀班级评优记录数据,进行汇总报告;对我校学生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作汇总报告。”等项目主题,内容难易适中,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又能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力。学生感兴趣,制作起来兴趣昂然,所以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项目设计需与时俱进。项目设计要不断地注入新内容,及时反映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例如,我们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设计出“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我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我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请以“上海世博会”为主题,创作一篇多媒体作品。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请以“广州亚运会”为主题,创作一篇多媒体作品。”等项目主题,学生们既领略了时代风采,又从中学会了很多多媒体信息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4.2 在项目的制作阶段
  (1)对学生的项目计划表进行合理的评价。合理的计划是完成项目的有效保证。为了更好地探讨研究主题,每个小组都要列出所选主题所应研究或解决的若干问题,制定出合理的项目计划。因此,我们在制定项目计划阶段,要求学生填写教师已提前制定出的项目计划表,且抽出一到两组的学生项目计划表进行公开评价,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评价主要从“1)研究问题的洞察力与创造力;2)描述工作的不同部分什么时候做的时间计划;3)小组中的每个学生是否能清楚地解释小组需要什么样的信息,他负责查找哪些信息,以及什么时候需要哪些信息等责任分配;4)学生是否对信息在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这四个方面进行。
  (2)教师在学生制作作品过程中的辅助策略。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与辅助者,教师的大量时间主要花费在辅助学生的学习上。在此过程中,需具备一些辅助技巧和策略来完成辅助教学。这些技巧和策略主要包括倾听并给予指导,观察与监督,鼓励与干预等。1)听说技巧:要求学生进行交流时,声音要宏亮,吐字要清晰,要使在坐的每位学生都能听清所表达的意思;指导学生在听不清楚或者听不懂的时候,应该举手让别人知道你听不清楚或者听不懂,用委婉的语气告诉讲话者,请他再说一遍;在交流时,可以用诸如“你还想补充点别的什么吗?”的话语来鼓励学生回答得更好;在改变思路时,可以用诸如“注意,让我们来探索另一种解决方案”等话语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2)给予指导技巧:应该给出学生口头或者书面指导,在必要时要给出操作性的指导;在一段时间内给出学生有限的意见,避免造成学生的混乱或者不知所措;为学生示范期望达到的目标并检查学生理解情况,以确保学生知道对他们的希望到底是什么;循序渐近地组织活动,以便于学生有秩序地进行学习。3)观察和监督技巧:教师指导意见一旦给出并且学生开始行动,教师就需要到处走动并且倾听学生之间的对话 以便于及时给于学生帮助与鼓励。4)鼓励技巧: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时给予鼓励。在鼓励学生方面要注意以下策略:采用肯定式的,避免否定式的语句。如“你们组的作品在设计思路上具有很高的创新性”;强调优点,弱化缺点。如“你们组的作品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多精细之处”;鼓励学生追求进一步的改进,而不是尽善尽美。如“既然你对这方面不太满意,那么还可以做哪些调整与改进呢?”;鼓励努力付出的行为,如“翻开你前面的作品看看,你的进步多大啊!”、“谢谢你对同学的耐心指导!”等。
  4.3 在项目的评价阶段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要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设计定量评价的同时,也设计出诸如“项目的最大特色是什么?我在其中学到了哪些知识”等定性评价问题。在评价中努力做到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使评价切实落到实处。(2)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自评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改进;在互评中学会鼓励和赞美同伴的表现,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学会对他人进行评价;在教师的点评与补充中学会总结与优化。(3)全面客观得进行评价。从学生创作过程中的独立工作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作品的技术性、艺术性、思想性、创新性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使用习惯、价值观与责任感等综合素质。(4)关注个别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允许并尊重不同水平的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个性与创造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5)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评价反馈越及时,学生们对反馈结果的注意力会越强,反馈信息被接纳的会越多,反馈效果会越好。
  4.4 项目辅助网站的开发与使用
  由于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所以我们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并开发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网站”,用以辅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网站采用B/S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1)资源管理模块,主要提供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源,用以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生的补充学习和学有余力学生的扩充学习。(2)项目管理模块,主要提供项目学习中所需要的一些项目资源和项目教学中的数据收集与管理,用以项目评价量表的下载与上传,项目评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和优秀项目作品的发布。(3)教师管理模块,主要用以教师对课程和学生的管理。(4)学生管理模块,主要用以实现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档案。(5)交流模块,主要为师生提供一个便捷交流的平台。
  
  5 小结
  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用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通过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教学应用策略。下一步我将针对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S].
  [2] 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钟启泉,李其龙,张可创.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4] 解家欣.“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与探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27~28.
  [5] 郭艳丽.信息技术课中作品评价法的使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6):99~101.
  [6] 张能胜.项目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探讨与应用[J].科技信息.2010,(3):618.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语言,它根植于生活。让英语课堂回归生活,就是要更好地创设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英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真谛和乐趣。
随着美容医学迅速发展,激光、冷冻、高频电等物理美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美容行业的各个领域。掌握物理美容技术原理,熟练操作常用美容仪器,是成为专业的医学美容技术人员的必备条
摘 要:新课程小语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是多元的、多彩的,其中“煽情、布白、融智”是课堂教学境界之一。这些方法的运用一定要结合文本特点,结合学生认知实际,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堂;煽情;布白;融智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1-0032-02    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梁实秋先生是以文学闻名的,至于先生的课堂
BACKGROUND: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rogress in optic nerve injury and the following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many kinds of animal models of optic nerve inj
摘 要: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固本工程、筑梦工程。本文尝试以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探索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期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性,完成思政《概论》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承担的重大任务。  关键词: 高校思政《概论》课 巴班斯基 最优化 教学模式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外来医疗器械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标准化工作流程,外来医疗器械的交接、清洗、包装、灭菌与监测、发
摘要:本文内容涉及多媒体课件的概念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清楚的课件制作要求、课件开发流程及选择课件制作工具,还对作为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之一的Authorware作了介绍。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Authorware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2(a)-0186-01  1 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来解决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比较抽象
BACKGROUND: Very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has been obtained for limb negative pressure in treating limb ischemic diseases.But its mechanism in treating diabeti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