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2月22日,随着时任总统亚努科维奇被迫流亡,乌克兰政权一夜之间变了颜色。如今,乌克兰危机爆发已经整整一周年,尽管“新明斯克协议”签署,但和平的曙光并未破云而出。这场攸关多国利益、左右地区命运乃至国际局势的危机究竟何时才见尽头?
  穿鞋的斗不过光脚的?
  回顾过去的一年,乌克兰危机的演变可谓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乌克兰问题的背后是冷战后美俄两大战略对手的新一轮激烈博弈,而欧盟则在夹缝中艰难地寻求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观。
  欧盟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武力解决危机的选项,但又难以接受其所信奉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理念遭到“破坏”,因此从现实主义出发选择了对俄“接触加制裁”的双轨政策,同时在政治和经济上力挺波罗申科领导的乌克兰新政府。一年间,欧盟及德国、法国等成员国一方面对俄展开密集的“外交攻势”,另一方面随着乌克兰局势恶化而逐步加大对俄制裁力度。然而,无论是苦口婆心的规劝,还是“咄咄逼人”的施压,似乎都未能起到力挽狂澜的功效。
  实际上,欧盟成员国在应对乌克兰危机问题上并非铁板一块。以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为主的部分东欧国家要求对俄采取强硬立场,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传统亲俄国家以及与俄罗斯贸易关系紧密的南欧成员国则主张寻求对话。希腊新政府上台后不久即派经济部长访俄,而塞浦路斯则在不久前宣布向俄租借军事基地,以德国为首的核心国家则坚持两手策略。因此,经过欧盟峰会一致通过的两轮制裁措施,也都是妥协的结果,在具体内容上留有很大余地。换言之,欧盟并不想把俄罗斯逼到墙角,何况制裁与反制裁也对欧盟自身造成伤害。
  此间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从2014年9月到2015年2月两次明斯克停火协议签署之间,乌克兰民间武装成功扩大了势力范围并且打通了连接两个自治共和国的战略通道,欧盟对此无能为力,而对已是既成事实的克里米亚问题更是绝口不提。卡内基和平基金会欧洲研究所所长杨·特绍日前撰文指出,在乌克兰问题上,欧洲的价值观败给了俄罗斯的硬实力。
  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之时,就有人发出新冷战的警告,一些学者认为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将要重新划分,而特绍则并不认同。特绍认为,所谓欧洲地缘政治的旧秩序是指冷战后欧盟和北约东扩,而俄罗斯则表明不能接受它的邻国“倒向”西方,从而形成了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相互默认的“势力范围”。当“变天”后的乌克兰准备加入欧盟时,俄罗斯果断出手,而欧盟和北约则不能以武力回应。
  特绍指出,更重要的是,欧盟国家已经習惯于依靠美国来提供安全保护伞,大多数欧洲国家还没有从观念上和行动上为自己承担安全责任作好准备。而美国则已经把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并且为中东乱局和恐怖主义烦心不已,不愿再为欧洲投入过多精力。随着乌克兰危机进入新的阶段,美俄博弈仍将继续,但双方都避免触及对手底线,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地缘政治版图将得以进一步固化。
  谁是“纯粹的赢家”?
  乌克兰危机这一年来,人们在欧洲大陆上很难找到“纯粹的赢家”。
  但乌克兰无疑是最大的输家,乌克兰输掉的不仅是克里米亚,也不仅是乌克兰东部,还包括乌克兰的国家发展。乌克兰央行行长洪塔列娃2014年12月30日说:“2014年,乌克兰经济GDP增长为-7.5%。2014年是乌克兰自二战以来经历的最痛苦的一年。”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则坦言,乌克兰当前的任务就是“活下来”。他预测,乌克兰2015年的通胀率将达到26%。据乌克兰某社会调查公司2月上旬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显示,49%的被访者认为乌克兰可能爆发“第三次广场革命”。目前对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而言,不仅和平之路并不平坦,而且未来执政之路也不好走。波罗申科要想“攘外”必先“安内”,而目前基辅主战的亚采纽克和“右区”一直对“新明斯克协议”充满怀疑,所以这个“内”不仅指乌克兰东部,更指基辅执政集团内部。可叹波罗申科“做个富翁真绝代,可惜非要做君王”。
  欧盟则是无奈的输家。目前的欧洲,曾经的繁华已不再,经济危机虽已挺过,但仍深陷发展危机。欧盟本想通过把乌克兰这样的原苏联国家拉入自己的阵营为欧盟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但未曾想这恰恰触碰了俄罗斯的“死穴”,遭到普京的“绝地反击”。为配合美国,欧盟不得不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但这种制裁对欧盟而言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西班牙外交大臣马加略2月9日出席欧盟成员国外长会议期间证实,欧盟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施加的制裁导致自身出口贸易损失金额高达21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2014年年底就承认,欧盟援助乌克兰已接近能力极限。
  俄罗斯虽占到了便宜,但也不算是真正的赢家。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普京瞅准了时机利用“俄罗斯之春”迅速拿下克里米亚,算占了便宜。无论是在2月12日的乌克兰危机“诺曼底四方会谈”谈判过程中,还是在谈判后达成的“新明斯克协议”中,各方均对克里米亚只字不提。俄专家对此评论道:“这暗示着欧盟至少已打算‘原谅’克里姆林宫在克里米亚事件上的所作所为,以换取莫斯科在乌东部冲突问题上的改弦更张。”但俄为自己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强硬表现”付出了不小的经济代价。
  自2014年3月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美欧对俄发起了多轮经济制裁,导致俄资本外逃、货币持续贬值、通胀攀升。而大幅下跌的国际油价也让俄经济雪上加霜。据俄经济发展部最新预测,俄经济在2015年将萎缩3%。很显然,普京必须维持自己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胜势”,而这一政策的外交和经济成本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大。
  如果说乌克兰危机有赢家的话,那便是在大西洋西岸隔岸观火并时不时煽风点火、火上浇油的美国了。利用乌克兰危机,美国让欧盟与俄罗斯的芥蒂越来越深,重塑北约并迫使欧盟在安全问题上不得不愈加依赖美国,同时又打乱了普京的战略规划和俄罗斯发展的战略节奏,让美国自己有更多精力来实现其“亚太再平衡”战略。
  停战还是第三次世界大战?
  新一轮明斯克停火协议是乌克兰、俄罗斯、德国和法国四国领导人2月12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的,主要内容包括:2月15日零时起乌东部全面停火、冲突双方不迟于停火后第二天开始撤离重型武器。但日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到访华盛顿时,奥巴马除了表示支持通过外交斡旋解决乌克兰危机外,对“新版”和平协议不置可否。
  奥巴马称,因为乌克兰而使美国与俄罗斯发生军事冲突是不明智的,但其强调将进一步对俄罗斯施压,加大对乌克兰援助。美国还将继续加强与乌克兰接壤的北约盟友的能力建设。他警告称,如俄罗斯侵犯北约成员国,根据北约宪章第5条,美国将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
  俄罗斯则开始了新的反击。2月23日,不顾美国坚持的反对立场,俄罗斯宣布将向伊朗出售先进防空系统。分析人士称,俄罗斯是在加大与美欧的赌注,对伊售武的决定是向美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从乌克兰问题上退步,否则俄罗斯将提高伊核谈判的筹码。克里2月24日在国会作证时则称,在是否介入乌克兰局势的问题上,俄罗斯公然对美国撒谎。
  在美国国会,包括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在内的众多议员一直坚持应向乌克兰提供“防御武器”。但除了担心向乌克兰政府提供武器可能诱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外,美国在此举上还有另一种担忧:武器可能落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手中。美国媒体报道称,乌克兰政府军上周撤退时,炸毁了那些难以后撤的武器装备,但丢失了一台美国提供的反炮兵雷达。
  那么乌克兰危机向何处去呢?美欧专家开始在地缘政治辞海中寻找那些可能与其相似的案例,从1914年的萨拉热窝到1938年的慕尼黑,从1961年的柏林到1962年的古巴,但似乎都难以找到最为相像的历史桥段。美国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为乌克兰开出了“芬兰化”药方,即保持乌克兰的中立化。但俄罗斯专家则指出,乌克兰其实已经“巴尔干化”了。
  无独有偶,波兰外长谢蒂纳2月25日表示:“乌克兰危机的冲突规模与上世纪90年代的南斯拉夫很像,乌克兰战争已外溢出其国境线,这需要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际玩家来决定其命运。”
  (《中国青年报》2015.2.26  鞠辉、刘平、关健斌 /文)
其他文献
在会上,被视为机会主义代表的张国焘,跟被视为盲动主义代表的瞿秋白多次发生激烈争论,大有无休无止之势。这逼得布哈林出面制止,“就是你们这两个大知识分子在吵架,再吵就把工人干部提拔起来代替你们”。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党内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但是他却在党内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批判和贬斥,直至就义多年后,依然是非缠身,难得清白。  与张国焘的争论  1922年初春,瞿秋白随中国代表团
期刊
冬天不下一场雪,就像女人不生孩子一样,总觉得少点什么。因此,一入冬,我便急切地盼望着雪的到来,似乎只有雪才能实实在在地证明冬天的存在。  说实话,我很怕冬天。因为我一向畏惧寒冷,冬天无论穿多少衣服总觉得手脚还是冰凉冰凉的。但不管我怕不怕冬天,冬天总是要来的。冬天来时,我便等待着雪的降临。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下雪了。今冬的第一场雪是在晚间下的。在单位忙完材料的我,刚走出办公楼大门,不禁惊呼一声:
期刊
一边是各级政府部门加速简政放权,一边是一些“红顶中介”悄然从政府手中接过认证、审查、评估等审批权限,蚕食改革红利……针对这样的现象,国务院审改办负责人吴知论表示,有关部门一直在关注这个问题,整治“红顶中介”的要害点不在于中介,而在于中介和审批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要治理,无非是两条,一是把联系割断,二是把联系公开化。他表示,清理中介服务的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将会有针对性的措施出台。  国务院审
期刊
2月23日,开国少将汪运祖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岁,生前曾任江苏省军区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后勤部政委。  根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提供的“开国将帅名录”,自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后,在1955-1965年间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共有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这1614名将帅合称“开国将帅”。  但令人惋惜的是,从开国元帅、大将、再到上将这一级,这77名将帅
期刊
2月25日,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最高检出台《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意见(2013—2017年工作规划)》,提出六方面42項重点任务,旨在进一步完善检察体制,优化检察职权配置,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次日,最高法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即中国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这一文件提出7个方面65项司法改革举
期刊
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公布了今年1月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情况。  根據通报,今年1月,全国共查处1650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处理2133人,给予1406人党纪政纪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被处理两千余名的官员之中,乡科级干部共计1880人,接近被处理总数的九成。  从查处的问题类型来看,违规配备使用公车情况最为严重,占据问题总数的34.24%。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问题位列其次,共
期刊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名政敌日前遇刺,在国际舆论上搅出了无数阴谋论。一些人认为谋杀案与俄罗斯当局脱不了干系,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更像是某种蓄意嫁祸。  当地时间2月27日深夜,俄罗斯前副总理、著名反普京人士涅姆佐夫遭身份不明人员枪击,倒在了克里姆林宫附近的血泊中。   在被枪杀前的两周,涅姆佐夫还和老朋友碰头,讨论所谓的“克里姆林宫罪行”的相关调查。  俄罗斯反对派杂志《新时代周刊》编辑奥尔巴茨回忆称,
期刊
有分析指出,普京暗中指使刺杀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都不太可能做出这种事。在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普京也没必要引火上身。  况且,刺杀涅姆佐夫,只能给普京减少一个反对派对手。由于普京在国内支持率一直居高不下,反对派根本不存在夺权的可能性。更何况过去3年中,俄罗斯反對派日渐凋零,领导者中有的被监禁,有的已倒戈,有的流亡在外。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涅姆佐夫只是反普势力为了扰乱俄罗斯局势
期刊
自2014车改后,公务员刘伟与许多同事一样,几乎没有用过公车,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车队的人都愿意伺候领导,而我们用车的话还不够跟他们说好话的呢,索性就不用了。”不用公车的另一个原因则是避免找麻烦。在当地许多政府机关的车牌号都是“00×××”,被当地人称为小号车,而这些小号车则成为了纪检部门重点检查的对象。“尤其是到了年节的时候,纪委的人在街上遇到了小号的车就会拦下来,直接打开后备箱看看里面有没有
期刊
较好的外形 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容貌神韵,二是身材体态,三是肤色。男性择偶大都把外形条件置于首位,即着重对方的性吸引和体吸引,若不满意,往往就不愿再谈,这跟女性择偶不一样。女子第一眼看不上那男子,但她往往还会考虑到与这男子相关的其他方面,如富裕的经济收入、令人满意的家庭状况。  温柔贤惠的品性 这是着重女性天然的优美性情。在人格上,女性一般倾向于“情感社会取向”,男性则倾向于“工作成就取向”。所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