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塞论》中关于“塞热共存”问题辨析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_save_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医辨证论治中单纯的寒证、热证、实证、虚证,只要辨证准确,是比较容易治疗的.但临证当中,更常见的是虚实夹杂,寒热共存.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就多次涉及寒热共存问题,如外寒内热、胃热脾寒、胃热肠寒、胆热脾寒等,还有类似于《黄帝内经》中的“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即真热假寒、真寒假热,都是表象复杂,迷惑性很高,若不细心辨查,就会出现误诊、误治,加重病情.笔者试图通过整理分析《伤寒论》中关于“寒热共存”问题的条文,以期为临床辨治该类病症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滋阴活血法治疗陕西地区高脂血症疗效卓著的机理.方法:收集陕西地区符合阴虚血瘀型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晚
失眠的根本病机为阴不纳阳,阳不入阴,阴阳失衡.“小周天”是古代气功主要流派之一的内丹术功法中的第一阶段,指气从下丹田开始,循督脉、顺任脉而行,过三关沟通任督二脉,以调
报考条件:1.考生必须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爱国守法,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2.热爱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3.身体健康,身高要求:男不低于170厘米,女不低
以传统中医理论及研究进展就李军教授反复临床实践所总结的从“胃”、“气”、“营”、“血”、“脉”辨治心脑血管病学术思想的精辟论断进行解读探析,阐明心脑血管发病规律
期刊
@@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肠汤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对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70例在我院肛肠科被确诊的U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实现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有效教学.主要
2013年,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借船出海,借梯登高,让老区高职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吉安文化精品大戏《记忆庐陵》入选江西省文艺创作繁荣工程,公演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我院接受
谭氏平衡针是活跃海外的一种针术,其注重经络辨证,利用《易经》推演六大平衡系统结合全息、五体理论去平衡相应病变经络,精准施治,达“立竿见影”之效.文章阐释利用谭氏平衡
支气管哮喘为儿科常见疾病,病情易反复,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以及正常生活.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在于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内因为肺脾肾的气机失调引起的气滞血瘀以及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