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效课堂的定义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
  二、影响高效课堂的要素
  高效课堂基于有效课堂,教学的成果是“人的发展”而非工业产品,所以教学效率的量化只能从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去评判。
  1.教学时间 从教师的角度讲,他肯定要提前预计一个知识点用多少时间来完成,或者说按照教纲规定这个知识点用多少课时完成,都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不能随心所欲。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时或者提前完成,当然,提前完成意味着效率的提高。从学生角度讲,在规定教学时间学会规定的知识点,与自身的接收能力有关,同样在教室里,有些学生学的快,有些学生学的慢,当然,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前获取相关知识意味着效率的提高。
  2.教学任务量 每一堂课,师生都有任务,如果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保质保量的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学生也保质保量的接受了这些知识,那么这堂课就是高效的。
  3.教学效果 检验课堂是否高效,最终还是要看教学效果。也就是在规定时间内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量,学生掌握效果好,就说明课堂是高效的。
  三、高效课堂中影响学生的因素
  打造高效课堂,师生的表现都很重要,但有时学生表现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教师。所以,研究影响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因素相当重要。
  1.预习 学生会不会预习,怎样预习,能不能养成习惯,坚持预习,这都是很重要的,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的效率。所以,每个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让他们了解教材,有效预习。
  2.听课 一堂课是否高效,既在于老师怎么教,还在于学生怎么学,所以,学生的听课是影响课堂效率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迎接听课的准备,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专心听课,认真听课,并能够大胆发言。
  3.复习 好的复习不仅能有效的掌握旧知识,还能更有效的学习新的知识。因此,引导学生及时复习,系统复习,综合复习,是必要的。
  4.作业 作业质量的高低是学生是课堂知识掌握的一种反馈,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掌握学生的一些信息。对于作业中反馈出的问题,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解决。
  四、高效课堂中影响教师的因素
  作为教师而言,高效课堂一般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能力;教学反馈;教学组织与管理。
  1.教学目标 一堂课能否成功高效,与教师的目标制定是分不开的。制定一个全面、综合、深刻的教学目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2.教学活动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没有配合教学内容,激趣启智,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有没有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都是影响课堂是否高效的关键因素。
  3.教学能力 教无定法,同一个知识点,有些教师讲授生动,学生易于接受,而有些教师则讲授艰涩,学生难于接受,这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影响课堂是否高效的重要因素。
  4.教学反馈 学生的反馈是来自多个方面的,既有当堂的问题回答,作业提交,也有测试的检验,都反映了课堂是否有效、高效。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都区深圳中学 746033)
其他文献
语文,指语言、文字和文学。语文教学:“传道授业解惑”,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传授,即“授业解惑”;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即“传道”。初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传授语文知识,又要在授课中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实践证明,
期刊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要发展幼儿语言,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精心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快乐地学习语言。  一、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幼儿通过听、看、触、摸、尝、闻等感性认识,扩大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范围,加强了感知深度,而范围的扩大和深度的加强必然会丰富幼儿的语言。  冬天,我在班上的自然科学角里,种植了一些白菜头、胡萝卜根。
期刊
[摘要] 在历史教学当中,我们教师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各学科的进步,也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大有益处。本文就四方面能力培养阐述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能力 培养  从事历史教学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历史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
期刊
编号:G40(2014)20-01-02  作者:者 欣  小学语文是基础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  一、营造氛围,创设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
期刊
语文教学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师能发现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爱上这门课程。语文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增加趣味性,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应用语文,使学生品尝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
期刊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那新教学模式中的课堂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笔者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课堂看作:师生传递爱的桥梁,学生发挥个性的舞台,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的交际场所。  一、新教学模式中的课堂应是师生传递爱的桥梁  都说教师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以在他的手
期刊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减少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消化的时间,阻碍他们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单向输入。这样既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又造成教师“教”的主观性和盲目随意性。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事情学生办,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新的教学理念提出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2010年,“80分钟
期刊
课程整合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非常流行的教学词汇。一经提出就立即成为很多人追捧的新教学思维。随之而产生的教育教学论文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了。但根据笔者的了解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研究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更好的应用于教学中,更好的服务于其他学科。比如,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更形象直观的展示教学内容,网络技术的利用可以跨越时空进行教学。而在所有的研
期刊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而一些教师往往把工作重心倾斜在学困生及后进生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忽视了学优生的教育和管理,这是当前山区学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优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好,思维敏捷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自信心强,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平时深得教师的关爱和同学的羡慕,整日生活在奖励和赞赏之中,特别是教师或家长容易出现一白遮百丑的“晕轮”效应,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德育的主体,是一项繁杂而艰辛的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要看班主任工作的态度和能力。那么,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呢?  一、慈母般的爱心  爱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