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型抗原、抗体的变化

来源 :临床输血与检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duiyu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IIO-PBSCT是目前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手段.在HLA相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供、受者ABO血型不合的发生率为10%~15%[1].尽管目前ABO血型不合已不是AIIO-PBSCT成功的重要障碍,但一些免疫及造血方面的问题仍有待研究;1999年本中心配合兰州军区总医院对2例实施AIIO-PBSCT后的病人,观察其骨髓造血重建过程中的血型抗原及抗体的变化,以探讨移植后继发性免疫功能,着重分析血型抗原、抗体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感染中的耐药特征.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近三年来初次分离的11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妥布霉素、头孢拉定
随着输血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血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输血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国际上多采用自体输血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国内也正在开展这一工作
自1998年以来,国内血站质量管理在10年间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1993年3月卫生部发布《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后,这方面工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全面质量管理(
目前用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血细胞分离机是相当安全的.但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即刻发生的相关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发生不良反应时,早期发现
抗人球蛋白试验(AHG)被视为检测免疫性抗体的一种经典方法,特别对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病因的诊断十分有益.随着免疫血液学技术的发展,检测免疫性抗体方法也逐
我国各血站检验室于1993年起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对献血员进行筛选.为了选择优质试剂用于血液筛选,保障安全输血,笔者研究了HCV包被抗原与ELISA试验
随着外科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用血日益增加,以致血源紧张,血液成本增高.特别是体外循环手术因人工心肺机予充血,术中、术后失血等因素,患者需要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和血液成分.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方法日益更新的同时,检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其目的是提高检验的灵敏度、特异性,控制检验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