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容易受设计、规划、施工以及维护和管理等多个环节的影响,其中施工是其影响最大的一个环节。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复杂,所涉及到的材料和设备比较多,工程的施工工序比较繁多且复杂,使得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难度也加大了。因此,为了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必须要严格规范工程的施工过程,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其的管理。本文笔者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关措施,以期供于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现场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核心,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问题,如何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市场生存下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
   (一)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桩基础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且已被广泛地应用在一些土质较差地区上建筑物的修建,尤其是高层建筑和中型厂房的构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要属灌注桩施工技术与后压浆技术。下面笔者就灌注桩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地阐述。
  1.挖孔桩:挖孔桩主要分为机械开孔和人工挖掘开孔。在人工挖土时,如挖到深度为0.9—1.0m,应对混凝土护壁实施浇灌或者喷射圈,其中在上、下圈间应用插筋来进行连接。当挖到所需深度时,再进行扩孔,最后浇灌混凝土和安装钢筋笼,挖孔桩的直径应大于1m。当深度在1.5m时,桩径应大于1.2—1.4m,桩身长度最好控制在30m范围以内。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地,如果浅层土质无法满足建筑物对地形承载力以及变形的需求,同时又不能采取地基基础措施时,应考虑把下部的岩层或坚实层作为特力层等深基础。目前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深基础类型主要有地下连续墙、沉井以及桩基础等。
  2.沉管灌注桩:进行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常用锤击振动和振动冲击等方法来进行沉管开孔。锤击沉管灌注桩的直径通常是300—500mm,桩长在20m内,能打到中、粗砂层或者硬粘土。若桩直径为340mm或者480mm,锤质量是1t与2—3.5t的时候,单桩的轴向承载力通常为250—350kN与500—700kN。虽然这种施工技术所需的设备比较简单,打桩速度也比较快,成本较低,但是其容易出现断桩、混凝土离析、局部夹长、缩颈以及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因此一般不予以推荐使用。其中由于缩颈一般发生在软、弱土层处或者软、硬土层交界处,因此,在拔管时,其速度必须要慢。
  3.钻孔灌注桩:在钻孔桩施工时,应从地面将桩孔位置的土排出,并将孔底的残渣清理干净,接着再放入钢筋笼,最后再实施混凝土的浇灌。若钻孔桩的直径为600mm或者650mm时,一般采用回转机具来进行开孔,其桩长通常为10—30m,单桩承载力为1—2kN。当前在国内的钻孔桩灌注桩钻井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为下钢套筒方式,通过泥浆保护孔壁,以此避免出现线孔。
  (二)防水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搭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和混凝土。选用收缩性较低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其中粗骨料中含针片状石子不能超标,细骨料不可采用细砂,含泥量应该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施工必须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规范要求来实施,留置施工缝,并处理好施工缝,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坡度的控制。在浇筑时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从坡脚处向上进行浇筑,先整体振捣,接着均匀振点。为了确保混凝土浇捣的密实性,可采用微型平板振动器按照1/3的搭接,从下自上地实施振捣,直到混凝土表面不会出现明显的下沉、气泡以及泛出灰浆等。
  3.防水施工:第一,抹平压光防水基层,不能存在松动、凹凸不平以及起砂掉灰等现象,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来设计排水坡度,其中地漏部位处的排水口应该比整个防水层要低,这样才能有效地排除积水,而在阴角处应将其作小圆角,这样便于涂料施工。第二,在涂膜防水施工之前,应清理干净基层表面的杂物,重点清理管道根部、地漏、阴阳角以及排水口等部位,尽量做到牢固、干净和无明水。第三,在涂刷时应按先低后高的原则,从整体出发实施涂刷,第一层的土层不能过厚或者过薄,一般为盖住基层或者基层无暴露点为宜,大面积部位可滚涂,而管道根部、排水口、地漏以及陰阳角等部位可利用漆刷涂。第四,所有的排水部件、地漏以及管道必须要安装牢固,以此保证接缝的严密性以及收头的圆滑,不会出现任何松动现象。
   (三)预应力的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作原理为经过对混凝土结构实施钢筋的合理布置,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要求时,进行钢筋张拉,从而产生一种与外荷载效应相反的等效荷载。这种等效荷载能抵消部分或者全部的外荷载,使结构受到的实际荷载有所减少,以此实现当挡梁板所受的外荷载和跨度相同时,截面尺寸会有所减少,当截面尺寸和所受的外荷载相同时,其结构的跨越度就会逐渐增大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受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影响,施工作为产品成型的一个重要环节,若其任何一个环节和工序质量未控制好,都会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进行简要地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人员的管理
  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将人员管理放在首位,将“以人为本”作为其战略思想,构建相应的人才激烈体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能够主动参与到工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中来。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构建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工程各级人员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的责任,并对工程施工相关人员实施岗位前的培训,以此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质量意识。同时进行专业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具有针对性地来开展管理工作,在施工前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工作,确定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相关重点与难点。此外,在施工时,针对岗位的要求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实施相关的资质检查,确保其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施工。
   (二)材料的质量管理
  全方位和全过程地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工程建设的需求。首先,加强对材料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在材料符合施工要求以及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还要实施多方面的比较,选择实力强、性价比高以及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其次,对进场的材料要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除了要具备相应的合格证件以及说明书以外,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抽样检测,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将其清理出场,从源头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此外,在施工现场还要做好材料的储存工作,加强对其使用过程的管理,以此避免在施工现场因材料保管不妥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严格按施工要求来使用材料,充分发挥其性能,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
   (三)机械设备的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其中还要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机械设备的管理。在现场管理过程中,针对机械设备的具体特征,进行机械设备组织工作,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加强其使用性能,同时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在提高其操作水平的同时,增强其质量安全意识。此外,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正确地操作,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地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四)施工方案的管理
  决定施工现场的施工质量关键就是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在制定和选择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施工条件、物资准备、施工进度以及技术组织等情况,确定在施工中所需的施工机具以及施工工艺,合理地进行单位工程、分项工程以及分部工程等施工顺序的安排。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若情况有所变化,应对施工方案及时进行修改并完善,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也要求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并在原施工技术进行创新,按时、按质地完成施工任务,促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煤炭技术,2012,31(8):237-238.
  [2] 王辉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3] 练春霞.对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0).
  [4] 虞秀光,朱金山,韩俊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5] 何兴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6] 邝树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应对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
其他文献
摘要:要想减少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针对消防安全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并在设计结构上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确保建筑的消防安全达到相关的标准。文章将就建筑水平防火分区,以及竖向防火分区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消防安全;水平防火;竖向防火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建筑高度、密度的不断提升,关于建
期刊
摘要: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根据各种工作条件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和方法,在每个方法中,都会不同程度的遇到散热的问题。混凝土热量的损失,保温,温度变化处理,直接关联到浇筑的好坏,因此本文以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散热为研究主要内容,分析了在运输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以及方法并对其一一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混凝土运输过程中散热控制的措施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运输,散热,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832
期刊
摘要:粉煤灰作为施工中混凝土的掺合料,实现了粉煤灰变废为宝,提高了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将浅谈粉煤灰混凝土技术。  关键词:粉煤灰 混凝土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此,人们致力于寻找变废为宝的各种措施。其中将粉煤灰应用到混凝土中,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性能,还有效的降低了环境的污染,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
期刊
摘要:高空大跨度悬挑梁板结构的施工特点是跨度大、施工难度高。为了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确保安全,完善高空大跨度结构悬挑梁板的施工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悬挑结构;悬挑梁板;施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因建筑物外立面创新的构思要求,高层大跨度悬挑结构的这一新的结构体系频繁使用,也为节约建筑用地,改善城市景观,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为基础,从污水的处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建议作如下分析,以便对国内废水处理技术状况有一量化概念。  关键词: 排污现状 ,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R1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污水处理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因此,污水处理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是保护人类水环境,提供舒适的生
期刊
摘要:社会抗震的防灾系统首要防线是工程结构抗震能力。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的倒塌。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可通过对比建筑物的毁损程度来说明。建筑建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是构成地震区防灾抗震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文中运用系统科学的理念,根据现有结构系统安全储备,分析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讨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基本安全、意外安全、整体安全等储备已被专家证实为建筑结构系统安全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并分析了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控制策略。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电气施工是项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要确保电气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技能水平,在施工过程,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及技术要求来实施,从而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生活场所。  1 电气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本文中作者针对汽车机械故障的发生原因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对应的防范措施,介绍了汽车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机械故障;维修;分析  中图分类号:U47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汽车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汽车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对汽车机械故障的重视,将安全行车作为出行的基本遵则,努力从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城市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完善城市景观规划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不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人们生活水准的日渐提高都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水平要求。基于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就是需要政府加快脚步研究制定、出台以及对专门用途的法规、技术标准机制加以完善;另一方面需要相
期刊
摘要: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原材料控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突然破坏与倒塌,已使工程界对桥梁安全性问题倍加关注。一般来说这种工程事故主要是不合理施工和管理错位所导致。对于短期内发生的诸如突然破坏与倒塌,多是由于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典型的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和施工工艺不合格等。本文对桥梁施工技术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