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如何,教师在领悟并实践课改新理念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遇到了哪些困惑,本文就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与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教学现状;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好几年,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领悟并实践课改新理念的过程中,许多同行进行了勇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现状又如何呢?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我们遇到了哪些困惑?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学?本文就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剖析与思考。
  一、如何完全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注重过程与方法,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受高考的影响,教师依然重结果、轻过程,为追求短期升学率的提高,灌输、机械重复与训练就成了课堂的主旋律。例如,必修1中关于光合作用的教学,一些教师认为光合作用的过程是考试的重点,生怕学生遗漏知识点,表达不够精炼,对叶绿体的结构、特点及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述,不断强调。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听教师分析,记概念、结论,围绕考纲练习,最终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其实这节课知识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了解,教师可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自主探究学习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过程,主动生成光合作用的概念。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理念有悖于新课改的要求,必须完全转变。
  二、如何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教学仍存在一个误区:无限夸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很多公开课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热闹的场面:学生的活动一个接一个,教师引导很少。教师未发挥主导作用,在热闹活动的背后,学生可能只是学到了肤浅的知识,没有触及知识的本质。何谓“教学”?教学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并驾齐驱,地位并重。如果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那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这恰是新课改要抛弃的观念;如果只是强调学生的“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教”,那同样也是走极端,同样也背离了科学的教学观。
  学生的“学”必须是有目的的,必须在教师引领下才能完成;而教师的“教”也一定是以学生的需求为指向,要不断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能力。
  三、如何处理好教材
  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新教材知识点多而新,探究活动设计多,课时紧张,知识点的深浅度很难把握。新教材到底如何处理,怎样讲授,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的主动性该如何发挥等许多问题还需探讨交流。虽然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本,但是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技能水平及兴趣等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在对教材整合和重建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如顺序调整、内容的补充完善、错误的修正,等等。教师应该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体系,熟悉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对教材进行重建。
  四、如何切实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直以来,实验在我们的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生物实验多数只是浅层次上的“为做而做”,其真正意义并未发挥出来。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不少教师将探究性实验难以开展的原因归咎于课时紧张和实验条件不足。为了赶进度而挤压实验教学课时,如果教师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每个探究活动是可以在一个课时内完成的。教师要创造性地多开设实验教学。例如,自制蛋壳膜代替生物膜做渗透作用的实验;用石蒜代替洋葱做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等等。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敢于尝试,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 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307.
  [2]杨 帆.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标准后生物学科高考设计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33—35.
其他文献
由于冬小麦具有品质高、成熟早、产量高等特点。随着近年来新技术的投入,冬小麦已成为该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笔者本文就新源县冬小麦种植技术及虫害防治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减负”的口号提出已久,但是“负担重”依然是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通病,“如何给学生减负”成为众多工作在一线教育工作者亟须探讨的一个课题。为此,本文将结合数学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减负增效问题,提出一点建议。  一、明方向,强化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课前预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准备阶段,准备的充分程度会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低。老师布置的课前预习及准备要尽量到位。学生在知道了学什么,如何学之后,就会明确教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学生英语知识的获取与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课堂教学。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仍然大量存在,那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中英语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1)教师几乎主宰着整个课堂,违背了英语学科教学的规律。英语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它承载着英语丰富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英语教学应该注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把决定人气质的原因归结为体液组成的差异,由此将其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虽然在人后天的发展中,气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同时受到了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相同气质的人有可能发展成不同的性格,由此性格色彩心理学家泰勒·哈特曼把人的性格分为了四种色彩,分别是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红色的人热情奔放、热衷赞誉,黄色的
畜牧业快速发展进程中,动物疫病是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动物疫病流行,具有周期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一旦防范不及时,将会导致动物出现严重死亡,给养殖户造
“白毛风”是过去东北地区对大风、降温并伴有降雪天气的一种地方性称呼,因狂风扬起地面的积雪如同屡屡白色的毛发而得名,对人和牲畜的威胁极大,所以又称白灾、暴风雪。冬春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