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对肝脏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FDG PET联合CT增强扫描在肝脏原发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穿刺活检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肝脏原发性肿瘤16例,先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后再行肝脏CT三期增强扫描,将所得结论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18F-FDG PET联合CT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原发性肿瘤的阳性率为93.7%,单PET显像阳性率为62.5%,单CT增强扫描阳性率为81.2%。结论:PET显像联合CT增强扫描较单独PET显像或CT增强扫描对肝脏原发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有明显
其他文献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肝细胞肝癌,介入治疗是目前比较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因其复发、转移率高,故术后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监测方法客观评价其疗效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综述了彩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在政府审计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绩效审计的内涵为主线,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开展绩效审计现状的分析,深入剖析我国绩效审计的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研究腹腔动脉的解剖特点,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随机选择150例行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
主动脉及主动脉夹层是可危及患者生命的血管病变,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决定临床治疗方案、改善预后及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多层螺旋CT由于具有扫描速度快、扫描层面薄以及强大的后处
目的:探讨常规腹部超声及饮水后声像图在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例非壶腹部十二指肠肿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超声检查14例均表现为胰头附近的低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Renal Oncocytoma,RO)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RO的CT资料,全部经MSCT多期检查,包括平扫、增强皮质期、髓质期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
潍坊市放射学年会及换届选举会议于2005年11月19日-21日在雌坊市接待中心举行,经全体委员民主选举潍坊医学院副院长兼潍坊医学院附属压皖影像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滨救授
患者女,15岁。生后见右下肢皮色呈紫红色改变,无搔痒不适,4年前右小腿无明显诱因出现静脉曲张;双下肢等长,双侧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双下肢肢围测量:髌骨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