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业就是创办自己的事业,创业是利国、利他、利己的好事。以创业促进就业,开展职校生创业教育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必要举措,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则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培养职校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促进自主创业,是各中职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创业 创业意识 创业精神 创业素质
21世纪是知识与经济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人类将获得智力的大解放,创造力的大解放。当社会处在迅速发展变化时期,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我们要创业,首先需要的是具备创业的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充分掌握创业的其他知识,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经济时代而准备着。而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尤为重要,这些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业的概念
创业是人们运用知识与技能,以自己开创性的勞动为个人开创职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活动过程。创业是一项比较艰辛和充满挑战的活动,可能会遇到许多挫折和风险,但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饱含着喜悦与憧憬、充满了振奋与激情的过程。创业是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是磨练和提升的过程。创业也是发挥个人潜能的良好途径。创业成功能给人带来信心,从中体验快乐与喜悦。即便创业一时失败,也会使人懂得许多道理,使性格在挫折中得到磨练、变得坚强,还能够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业意识的树立与培养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要素,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规定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内部强大动力。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和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自于人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即创业需要。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当创业者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理动力。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而创业兴趣可以激发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志,使创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一般在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效时,便引起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经历艰苦的创业,创业的过程也是磨练的过程,是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创业可以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可以激活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使得许多新科技、新创意、新发明、新专利迅速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和产品,实现对社会贡献的最大化。21世纪的知识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尤其是知识产业化、信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既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树立和培养职校生的创业意识,指导职校生走向自主创业之路,不仅能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还可以扩宽职校生的就业渠道,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实现就业渠道的多元化。
三、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21世纪的创业精神包括三大含义:
(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要有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树立高标准、严要求,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敢于竞争的思想。
(三)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要满腔热情投身到创业活动中去。
四、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一个人的创业素质是在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从事社会职业、创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未来的创业者应重视整体素质的优化,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创业素质的水平。创业素质是创业行动和创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主体要素的总和。创业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的理论知识
创业知识大致有三类:一是创业成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二是创业之后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知识;三是社会各方面交往所需要的知识。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的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二)实践经验
经验是人们经由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直接了解,是在感性认识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客观事物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是一种非知识体系的东西,但却有助于人们深刻地感悟创业这种实践活动。通过自己亲身的创业实践获得的属于直接的创业经验,而经由别人的创业实践了解到的则是属于间接的创业经验。
(三)创业的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部分。实际能力是指已经达到某种熟练程度和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潜在能力是指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而通过学习或训练之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以及可能达到某种熟练程度的能力。知识、经验、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们制约着掌握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度、难易度、灵活性和巩固程度;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四)创业者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创业者的个性是一个人的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创业人格中,这些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共同的影响着人的实际行动成效。
(五)创业者的心理素质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渴望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在自己的奋斗路途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磨难,对于新时期的创业者,我们要具备敢于面对逆境的素质、敢于面对风险的素质、善于面对突破的素质、和敢于面对竞争的素质等等。
五、创业的其他方面准备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还要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
(一)企业的类型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个经济实体在市场体系中以营利为目的,独立的从事各种生产和服务等经营性活动。适合青年人创业的企业类型有以下几类:个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二)了解经营理念
初次创业的人可能最关注的是当今市场上最短缺的什么?但在市场经济已经日渐发达的今天,想要在市场上长期生存并发展,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服务品质、品牌效应和信誉。经济学家将这称之为市场永远的稀缺资源,只有将这些稀缺资源经营好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其实就是一个经营理念的问题。
(三)做好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指创业者系统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市场信息、情报的过程。市场调研是制定创业计划的前提,它可以减少创业的盲目性,降低创业风险,也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营销决策的依据。市场调研包括调查消费者需求情况、调查生产者供应情况、调查销售渠道的情况、调查新产品发展趋势和调查市场竞争的有关情况等。
(四)制定创业计划
创业不但影响到你前期的资金投入安全,而且影响到你今后的职业发展心态乃至人生轨迹。所以当你具备了创业动机、选定了创业目标并做了充分客观的市场调研之后,就必须制定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是整个创业过程的灵魂,在创业计划中要详细记载创业的种类、资金规划、阶段目标、财务预估、营销策略、风险评估和内部管理等内容,为创业做充分的准备。
中职学校毕业生,不仅要会正确的选择职业,顺利地谋职就业,还要能面向市场勇于创业,随时做好创业的准备,要具备创业的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更要有创业的理念,在时机成熟时创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展风采。
参考文献:《职业指导与就业技巧》、《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职业指导》等。
个人简介:徐亚翠女汉族 1982年4月21日出生工作单位: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
关键词:创业 创业意识 创业精神 创业素质
21世纪是知识与经济时代,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等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人类将获得智力的大解放,创造力的大解放。当社会处在迅速发展变化时期,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时期,我们要创业,首先需要的是具备创业的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充分掌握创业的其他知识,为将来更好的适应经济时代而准备着。而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尤为重要,这些为将来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业的概念
创业是人们运用知识与技能,以自己开创性的勞动为个人开创职业、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经济活动过程。创业是一项比较艰辛和充满挑战的活动,可能会遇到许多挫折和风险,但对于创业者来说,也是饱含着喜悦与憧憬、充满了振奋与激情的过程。创业是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过程,是磨练和提升的过程。创业也是发挥个人潜能的良好途径。创业成功能给人带来信心,从中体验快乐与喜悦。即便创业一时失败,也会使人懂得许多道理,使性格在挫折中得到磨练、变得坚强,还能够为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业意识的树立与培养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要素,创业意识集中表现了创业素质中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规定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内部强大动力。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和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自于人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即创业需要。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当创业者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理动力。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而创业兴趣可以激发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志,使创业意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一般在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效时,便引起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经历艰苦的创业,创业的过程也是磨练的过程,是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创业可以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可以激活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使得许多新科技、新创意、新发明、新专利迅速转化为现实的产业和产品,实现对社会贡献的最大化。21世纪的知识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革,尤其是知识产业化、信息产业化的迅速发展,既给我们带来严峻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树立和培养职校生的创业意识,指导职校生走向自主创业之路,不仅能帮助他们成长、成才,还可以扩宽职校生的就业渠道,增加社会就业岗位,实现就业渠道的多元化。
三、创业精神的培养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21世纪的创业精神包括三大含义:
(一)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心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要有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刻苦钻研,勤奋工作,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树立高标准、严要求,不怕困难,勇于创新,敢于创业,敢于竞争的思想。
(三)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要满腔热情投身到创业活动中去。
四、创业者必备的素质
一个人的创业素质是在个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是我们从事社会职业、创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影响,形成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未来的创业者应重视整体素质的优化,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创业素质的水平。创业素质是创业行动和创业任务所需要的全部主体要素的总和。创业素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的理论知识
创业知识大致有三类:一是创业成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二是创业之后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知识;三是社会各方面交往所需要的知识。实践证明,一种有利于创业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而且还必须具备综合性知识,如有关政策、法规的知识,以及更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二)实践经验
经验是人们经由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直接了解,是在感性认识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与客观事物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是一种非知识体系的东西,但却有助于人们深刻地感悟创业这种实践活动。通过自己亲身的创业实践获得的属于直接的创业经验,而经由别人的创业实践了解到的则是属于间接的创业经验。
(三)创业的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部分。实际能力是指已经达到某种熟练程度和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潜在能力是指尚未表现出来的心理能量,而通过学习或训练之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以及可能达到某种熟练程度的能力。知识、经验、能力是掌握技能的前提,它们制约着掌握技能形成的速度、深浅度、难易度、灵活性和巩固程度;而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知识的积累、经验的形成和能力的培养。
(四)创业者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创业者的个性是一个人的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在创业人格中,这些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共同的影响着人的实际行动成效。
(五)创业者的心理素质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渴望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在自己的奋斗路途上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磨难,对于新时期的创业者,我们要具备敢于面对逆境的素质、敢于面对风险的素质、善于面对突破的素质、和敢于面对竞争的素质等等。
五、创业的其他方面准备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还要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如:
(一)企业的类型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这个经济实体在市场体系中以营利为目的,独立的从事各种生产和服务等经营性活动。适合青年人创业的企业类型有以下几类:个体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等。
(二)了解经营理念
初次创业的人可能最关注的是当今市场上最短缺的什么?但在市场经济已经日渐发达的今天,想要在市场上长期生存并发展,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服务品质、品牌效应和信誉。经济学家将这称之为市场永远的稀缺资源,只有将这些稀缺资源经营好的人,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这其实就是一个经营理念的问题。
(三)做好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指创业者系统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市场信息、情报的过程。市场调研是制定创业计划的前提,它可以减少创业的盲目性,降低创业风险,也是制定市场营销策略、进行营销决策的依据。市场调研包括调查消费者需求情况、调查生产者供应情况、调查销售渠道的情况、调查新产品发展趋势和调查市场竞争的有关情况等。
(四)制定创业计划
创业不但影响到你前期的资金投入安全,而且影响到你今后的职业发展心态乃至人生轨迹。所以当你具备了创业动机、选定了创业目标并做了充分客观的市场调研之后,就必须制定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是整个创业过程的灵魂,在创业计划中要详细记载创业的种类、资金规划、阶段目标、财务预估、营销策略、风险评估和内部管理等内容,为创业做充分的准备。
中职学校毕业生,不仅要会正确的选择职业,顺利地谋职就业,还要能面向市场勇于创业,随时做好创业的准备,要具备创业的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更要有创业的理念,在时机成熟时创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展风采。
参考文献:《职业指导与就业技巧》、《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职业指导》等。
个人简介:徐亚翠女汉族 1982年4月21日出生工作单位: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