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心弦的那一幕

来源 :第二课堂(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班里有一个传说,坐在我前面的这个男生,五次夺得了年级第一名,甚至490分的总分能考483分,远远甩开第二名20多分。我们班每个同学都为他感到骄傲。班主任老师总会自豪地说一句:“年级第一名是我的学生。”
  渐渐地,他的名声传遍全校。同学们不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喊他“学霸”“永远的第一”。每次同学这样喊他,他总会一笑而过。有同学问他有没有压力。他说:“没有,我从来不把自己当作第一,别人总有一方面做得比我好的。而且,我为什么非要当第一呢?”
  直到有一天发成绩单时,大家发现他排到了年級十二名,对此议论纷纷,感到挺可惜的。但我认为这属于正常情况。可这已经足够把他拉下“神坛”。父母失望了,老师生气了,同学们惊讶了。可他很平静,似乎真的没受打击,该干啥还干啥。他被叫进了各科老师的办公室,听说回家后也受到了父母的责备。几天后总算没人再喊他了,课余活动我俩散步时我才大着胆子问他。他看着我,“哇”的一声哭了,把我给哭蒙了。他哭够了才向我倾诉道:“我没想到会是这样,我从来不认为我能一直是第一。可我错了,我爸妈这么想,老是当我是‘永远的第一’,同学们也说我是‘学霸’。可我不是啊,我宁愿不是啊!我不是最聪明的,每次考前我都复习到深夜。我尽力了,也就没遗憾了。因为我是个人,不是个神,也不是台机器啊!我考第一是正常发挥,考第十二也正常啊,怎么批评我考砸了呢?”
  这些话,拨响了我的心弦,我对他的遭遇表示理解与同情,我知道“学霸”也会流泪,我并不会笑话他。可能是大家把他神化了,他只是个人,甚至是一个还不到十四岁的孩子。没人有权利逼他去考第一,同学们不能,老师不能,父母更不能!
  我至今忘不了那满脸泪痕的一张脸、痛哭流涕的一张脸,这真是拨响我心弦的一幕啊!
  (编辑 文 墨)
其他文献
我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从远古的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而医道立,到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医学人道主义的萌芽,再从我国最早、最全面、系统地论述医德的专著—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到明朝徐春甫“医本仁术”的思想,强调的都是医患关系的融洽与和谐,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到了现代,原来的治病救人有太多太复杂的利益纠葛掺杂其中——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