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探索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该文从曲靖市农业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快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
关键词 农业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曲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12-01
1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曲靖市目前农业产业中真正有规模、有市场、效益好、农民能够接受的仅有烤烟产业。其他农业产业呈现多、小、杂,效益低,有品牌但没有名气等特点[1-2]。如马铃薯种植规模大,年种植逾13.33万hm2,但平均产量不足22.5 t/hm2,平均产值不足2.25万元/hm2,山东藤州的马铃薯平均产量45 t/hm2,平均产值9.0万元/hm2。核桃现已种植逾33.33万hm2,但是因环境及人为因素,效益较低。宣威火腿规模小,品牌效益不明显。万寿菊单价低,平均产值不到2.25万元/hm2,此外,受国际市场制约,特别是2012年至目前,国际市场行情不好,现已面临种退两难的境地。马龙苹果虽然在曲靖小有名气,但是品种差,引进的是含糖量高的品种;种植水平低,外形多数是歪的,颜色不鲜艳,口感粗糙不细腻;规模小,10年前盲目跟风种植发展到2 666.67 hm2,后由于苹果跌价,现种植面积不足666.67 hm2,有效益的不足333.33 hm2。
2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长远规划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往往是换一届领导抓一个产业,甚至有的一届领导抓几个产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
2.2 盲目引进外来品种
曲靖市引进外地品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看到外地种(养)的好,也不考虑环境、气候等因素,大力引进。
2.3 名牌产品较少
目前,曲靖市农产品主要呈现出“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产业格局,没有真正叫得响的农产品,多数产业品牌效应低下,市场竞争力弱。
2.4 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农业人才要立足当地,曲靖市没有农业技术的领军人才,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渠道少,农业技术人员得不到专业培训,只能靠经验“吃饭”[3-4]。
2.5 产业规模不大
曲靖市引进的产业平均产值还没超过烤烟产业,产业规模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3.1 要重新洗牌,规划农业产业
将曲靖的农业产业从30多个减少到8个,即:牛、猪、蔬菜、烟叶、马铃薯、魔芋、油菜、花卉。要有近期规划(1年)、中期规划(5年)和长期规划(10—20年)。规划不因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更换而改变,只能因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3.2 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
根据曲靖市气候、土壤、资源、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潜力,充分考虑差异性与相似性,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要大胆量、大手笔、长期性把全市划分为八大种植、养殖大区,即马铃薯产区(宣威市、会泽县、陆良县)、花卉产区(沾益县)、磨芋产区(富源县)、烤烟产区(罗平县、陆良县、麒麟区、师宗县)、油菜产区(罗平县)、蔬菜产区(麒麟区、马龙县)、山地高档肉牛产区(马龙县)、养猪产区(宣威市、会泽县)。由于烤烟是大税收产业,政府可实施税收共享,农民只要其他产业收入高于烤烟,自然就会种植规划的产业。每个产(养殖)区都要有园区,供人游玩,体验高原特色农业的魅力。每个产(养殖)区要从种(养)到粗加工再到精加工,每个种植区规模要发展到6 666.67 hm2以上,养殖区规模要达到10万头以上。
3.3 创建八大品牌
要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创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2个:宣威火腿、罗平菜籽油;省内有影响力的品牌6个:曲烟、曲土豆、曲菜、曲花、富源磨芋、马龙高档肉牛。
3.4 要培养农业技术领军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机制
把曲靖市有专业基础的科研人员选送到国外跟班学习1年,3年送1批,每批8个产业各选送1人,并组建8个产业的科研机构,从种(养)到精加工进行研究,把研究好的技术传授给基层技术人员,从而做大做强八大产业。
3.5 项目跟着产业走
政府项目投资要与规划产区挂钩,没规划的产区决不投资,让规划的产区快速强大,没规划的产区自生自灭[5]。
3.6 制定奖惩制度
要积极探索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奖惩制度,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工作者实行重奖重用。每年对8个产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8名技术尖子并给予重奖。这样既能起到奖励作用,又能起到激励作用,使产业技术人员更热情的投入工作,创造产值。
4 参考文献
[1] 刘成林.昌宁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2] 易小艳,陈星余,贾红杰.开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3(9):58-61.
[3] 张任东.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3):7-8.
[4] 彭强,乔春妮,唐新汉,等.对凤县农业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2):156-158.
[5] 崔巍巍.天津市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2.
关键词 农业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曲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12-01
1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曲靖市目前农业产业中真正有规模、有市场、效益好、农民能够接受的仅有烤烟产业。其他农业产业呈现多、小、杂,效益低,有品牌但没有名气等特点[1-2]。如马铃薯种植规模大,年种植逾13.33万hm2,但平均产量不足22.5 t/hm2,平均产值不足2.25万元/hm2,山东藤州的马铃薯平均产量45 t/hm2,平均产值9.0万元/hm2。核桃现已种植逾33.33万hm2,但是因环境及人为因素,效益较低。宣威火腿规模小,品牌效益不明显。万寿菊单价低,平均产值不到2.25万元/hm2,此外,受国际市场制约,特别是2012年至目前,国际市场行情不好,现已面临种退两难的境地。马龙苹果虽然在曲靖小有名气,但是品种差,引进的是含糖量高的品种;种植水平低,外形多数是歪的,颜色不鲜艳,口感粗糙不细腻;规模小,10年前盲目跟风种植发展到2 666.67 hm2,后由于苹果跌价,现种植面积不足666.67 hm2,有效益的不足333.33 hm2。
2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长远规划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往往是换一届领导抓一个产业,甚至有的一届领导抓几个产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
2.2 盲目引进外来品种
曲靖市引进外地品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往往是看到外地种(养)的好,也不考虑环境、气候等因素,大力引进。
2.3 名牌产品较少
目前,曲靖市农产品主要呈现出“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产业格局,没有真正叫得响的农产品,多数产业品牌效应低下,市场竞争力弱。
2.4 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农业人才要立足当地,曲靖市没有农业技术的领军人才,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渠道少,农业技术人员得不到专业培训,只能靠经验“吃饭”[3-4]。
2.5 产业规模不大
曲靖市引进的产业平均产值还没超过烤烟产业,产业规模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3 曲靖市农业产业发展对策
3.1 要重新洗牌,规划农业产业
将曲靖的农业产业从30多个减少到8个,即:牛、猪、蔬菜、烟叶、马铃薯、魔芋、油菜、花卉。要有近期规划(1年)、中期规划(5年)和长期规划(10—20年)。规划不因市委、市政府的一把手更换而改变,只能因市场的变化而调整。
3.2 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
根据曲靖市气候、土壤、资源、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潜力,充分考虑差异性与相似性,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要大胆量、大手笔、长期性把全市划分为八大种植、养殖大区,即马铃薯产区(宣威市、会泽县、陆良县)、花卉产区(沾益县)、磨芋产区(富源县)、烤烟产区(罗平县、陆良县、麒麟区、师宗县)、油菜产区(罗平县)、蔬菜产区(麒麟区、马龙县)、山地高档肉牛产区(马龙县)、养猪产区(宣威市、会泽县)。由于烤烟是大税收产业,政府可实施税收共享,农民只要其他产业收入高于烤烟,自然就会种植规划的产业。每个产(养殖)区都要有园区,供人游玩,体验高原特色农业的魅力。每个产(养殖)区要从种(养)到粗加工再到精加工,每个种植区规模要发展到6 666.67 hm2以上,养殖区规模要达到10万头以上。
3.3 创建八大品牌
要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创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2个:宣威火腿、罗平菜籽油;省内有影响力的品牌6个:曲烟、曲土豆、曲菜、曲花、富源磨芋、马龙高档肉牛。
3.4 要培养农业技术领军人才,制定人才培养机制
把曲靖市有专业基础的科研人员选送到国外跟班学习1年,3年送1批,每批8个产业各选送1人,并组建8个产业的科研机构,从种(养)到精加工进行研究,把研究好的技术传授给基层技术人员,从而做大做强八大产业。
3.5 项目跟着产业走
政府项目投资要与规划产区挂钩,没规划的产区决不投资,让规划的产区快速强大,没规划的产区自生自灭[5]。
3.6 制定奖惩制度
要积极探索有利于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的奖惩制度,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及工作者实行重奖重用。每年对8个产业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选出8名技术尖子并给予重奖。这样既能起到奖励作用,又能起到激励作用,使产业技术人员更热情的投入工作,创造产值。
4 参考文献
[1] 刘成林.昌宁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2] 易小艳,陈星余,贾红杰.开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3(9):58-61.
[3] 张任东.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1(3):7-8.
[4] 彭强,乔春妮,唐新汉,等.对凤县农业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2):156-158.
[5] 崔巍巍.天津市农业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