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形景观论略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图形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是创意空间范畴下具备超强视觉表现性的一种艺术形态。作为不可或缺的构景手段,图形创意广泛应用于现代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之中。它通过图形标识、地面铺装、外墙设计、壁画浮雕等表现形式,展现其多样的文化审美特性,并在高校形象宣传、校园风貌展示、校园地方特色与校园景观整体效果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景观功能作用。
  关键词:高校、图形景观、表现形式、审美功能
  图形是人类创造的具有强大表现功能的视觉符号语言之一。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图形展开有效的组合,以此来实现信息的传达,沟通与交流;还可以借助图形设计和组合,来记载人类发生的各种重大事件,表达不同的文化审美倾向。图形的这些超强的信息负载能力和空间创意能力,使其一直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今社会,各类图形设计层出不穷,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现代图形设计早已超出传统的应用范围,走向更宽广的社会和文化领域。它的表达方式既可以是二维平面的,也可以是三维立体的。近年来,我国高校艺术建设发展迅猛,作为一种景观元素的图形运用,在高校环境景观设计中也被广泛使用,以便更好地为校园景观设计服务。图形景观在宣传高校形象,展示校园风貌及校园地方特色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校园景观元素不可比拟的作用。图形景观不仅表现力丰富,其表现方式也直接快速。然而图形景观作为一种景观元素,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却鲜有人研究,校园景观设计者也很少把图形景观设计真正纳入到校园整体的景观规划设计之中。因此,尽管图形景观是校园景观设计一种重要的构景元素和手段,却常常是随机应用,缺少整体规划。本文旨在通过对图形景观的表现形式,表现特点和文化审美功能的初步探讨,为图形景观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个整体性思路。
  一、图形景观的界定
  图形景观以轮廓塑造形象,以视觉形象传达文化信息,空间环境信息和审美价值。它在环境景观空间中通常具有一个或者两个视面价值,或者只有正面可视,或者是双面可视。它或与周边的环境空间构成整体的审美关系,或自成一体。
  高校校园中的图形景观主要是指那些尺度较大,有一定规模和构成规律的平面形式的图形景观,以及校园中由构景元素组合而成的图案形式的景观。例如,有规模的校园文化宣传海报,重复性墙绘图形和植物花卉拼装图案,等等。这些图形景观在校园文化信息的传达,高校人文气质的塑造,校园历史的展示,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二、图形景观在高校景观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设计者和策划者常常借助图形景观来表达他们的主导价值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图形景观还能促进文化理念的传达和弘扬。它们对高校人文信息的传达,办学理念和文化地域特色的展现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通常只把建筑物,雕塑,喷泉,树木花草等传统形式视为真正意义上的景观,很难将图形景观,特别是平面图形和图案列为校园景观设计的构景元素。很多时候甚至是忽略了这些图形景观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和价值。通过对成都、西安、南京、海南、兰州等地高校的实际考察和调研,我们发现图形景观不仅在高校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而且表现形式多样,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图形标识
  图形标识通常指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环境与道路标识系统。校园景观中的图形标识主要目的在于标志校园机能,提高校园运转的效率。它通常以标准化和易识别的图示,结合文字指示校园环境中的空间要素和文化信息,形成无形的视觉指引,引导人们自然而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图形标识在高校中都有应用,是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园景观中的图形标识主要包括交通标识,建筑物标识,道路标识,具有引导性的指示牌和场所位置的导向标识等。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越是高水平的国际化高校,越是有高质量的校园图形标识。
  由于图形景观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校园构景元素,因此,并不是每个高校都重视其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和审美作用。它对高校形象的宣传价值更是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近些年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高校对自身形象的日益重视,图形标识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价值才逐渐引起设计者和决策者们的重视,并慢慢地被设计者和决策者们纳入到高校形象宣传和校园景观的整体设计之中。
  2.地面铺装上的图形设计
  地面铺装上的图形设计主要是指地面铺装材料上的装饰性纹样,以及那些由铺装材料组合而成的图案形式。比如:地面瓷砖上的纹样,铺装材质拼贴的图形或图案等。地面铺装上的图形设计在现代各种景观设计中长期存在,应用广泛。但在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地面铺装上的图形设计没有太多的讲究。设计者只是把地面铺装材料铺装在地面上,或是简单利用铺装材料表面自带的图案,而很少考虑地面铺装上的图形设计,忽视了它们对校园文化的宣传作用。这些地面铺装上的图案与校园的历史文化没有太多联系。因此可以说,设计者们基本不考虑,也不重视地面铺装与校园历史文化的联系,以及对校园形象宣传的作用。地面铺装仍只停留在单纯的功能使用上。除非特别的设计或者在特定景观设计中,一般情况下地面铺装的图形设计主用是实用性的,很少展现高校自身的文化和地域审美特色。
  3.建筑外墙上的图形设计
  建筑外墙上的图形设计主要是指校园建筑物的外部包装所展示出来的图形样式,包括传统或现代装饰纹样和连续性的建筑外墙图形等。建筑外墙上的图形设计可以是一栋建筑物外墙上所展现出来的图形设计,也可以是多栋建筑物或成排建筑物联合展现出来的图形设计。这些建筑外墙上的图形设计在校园环境景观中能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视觉美感和整体性文化氛围。通常,我国高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多是在功能主义原则指导下展开的,图形在现代建筑外墙上运用得并不多。很多高校的建筑物外墙都是由单一色彩刷成的,高校建筑外墙上很少有专门设计的图形样式。即使部分建筑外墙上面有装饰性的图形设计,那也多见于传统的老建筑物上面。比如,四川大学老校区的行政楼。这些老建筑物外墙上的图形设计主要集中在建筑物的墙面、梁、栋上,不仅纹样复杂,色彩艳丽,风格样式也基本上继承了传统的风格模式,彰显着高校的历史与文化。这些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寓意的纹样在对校园的历史,文化精神起到了有效而良好的宣传作用,是高校无形的文化资产。但除了这些老建筑物上的传统图案纹样外,在校园的现代建筑物外墙上很少见到图形设计,大多是单一,或是几个色块的简单搭配。   4.学校形象宣传类的图形设计
  学校形象宣传类的图形设计主要是指宣传学校形象的大尺度Vl设计。它们置于户外,数量多而有序,主要包括校徽等学校标志,以及一系列宣传学校形象的视觉传达图形设计。通常,这类图形设计应用在展示校园的宣传海报上。严格来说,它们属于平面形式的图形设计,只是由于尺寸大而有序地排列在校园中,形成独特的景观。当然,这类图形设计更多还是在学校有重大节日之时出现,多作为临时景观来呈现一个特定的主题。只有在一些特定的景观空间中,有些固定的宣传设计还能与其它景观元素构成一个整体景观,成为固定的构景元素。
  近年来,随着各学校对自身形象宣传的重视,校园景观的设计者们就必须考虑这些平面图形对校园景观设计整体效果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校园景观中给这些图形留出展示空间。
  5.壁画和浮雕类图形设计
  壁画和浮雕是现代校园景观中最具艺术性和审美性,视觉传达效果也最强的图形景观之一。因而,浮雕和壁画在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图形景观形态。
  相较于校园景观中其它的图形景观设计,浮雕和壁画对校园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和校园环境主题的营造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而且,它们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学校审美气质和寓教于乐等方面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浮雕和壁画在现代校园景观中很受到设计者和决策者们的青睐也就理所当然了。特别是在那些受西方校园景观设计影响较深的学校中尤为明显。
  6.动态形式的图形景观设计
  动态形式的图形景观是指在运动过程中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的图形设计,一旦图形景观的载体静止了,图形景观就消失了。比如,喷泉在启动之后所形成的水态运动图形景观;校园节日期间点缀校园景色的霓虹灯所构成的图形景观等。这些动态图形景观对展示校园的形象风貌、节日文化传统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作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活动或节日时,这些动态图形景观既能增添喜庆气氛,也能提升校园形象。
  三、高校图形景观的文化审美特点和功能
  作为文化艺术品的图形景观,它既凝聚着人类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体现着人类的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由于高校图形景观自身必然具有文化与审美特性,校园图形景观不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形态设计,也是高校展现其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文化历史的方法之一。
  1.文化符号和信息载体特性
  据调查,现代人获得的信息90%以上来自于视觉,并且人的视觉具有选择性。因此,图形设计,尤其是具有文化审美价值的图形景观,会使人们接收信息变得更为容易。固定而简练的图形符号比文字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富含有更多的信息与内容,它能给人以清晰明确的直观体验。正如贡布里希所言:“图像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能够传达无法用其他代码表示的信息”。图形符号作为一种信息代码,具有提供最大的视觉信息的能力。图形由于自身独特的视觉形式,因而在校园景观空间中具有较高的识别性和较强的认知性。如图形标识,校徽,各种校园招贴等,它们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都被有序而广泛地运用。设计者和高校决策者也会在高校环境景观中用各种图形景观来传达有关高校的各种信息,让其承担符号展示与信息传达的作用。
  2.审美特性
  图形景观也是一种审美艺术,具有所有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性。图形由于自身的第一特性,使得它始终伴随着人类文化发展始终。因此,图形景观集中地展现了一种文化的审美标准,审美传统与审美价值观念,尤其是那些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图形景观。它们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既能使校园文化别具一格,也能使校园更好的发挥其审美文化传承的作用。
  图形景观在唤醒受众审美能力的方面,常常能发挥出其他校园景观元素无法比拟的作用。特别是那些可重复,规整而特色鲜明的校园图形景观,尤其能引发受众的视觉关注,对受众的审美感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图形景观蕴含和保存了人类延续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审美习惯,是人类文化中重要审美形式。这不仅使得图形景观自身具备了两大特性,也使得它成为现代校园景观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构景元素和景观形式。若能使其更好地融入整体环境景观设计之中,图形景观则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它不仅对学校的文化、历史、办学理念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语言,还能满足人们审美鉴赏的需求。这些都能使图形景观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
  首先,强秩序性和重复率较高的图形景观可提高校园景观的整体性视觉美感。在校园景观中,那些从校园景观全局出发的图形设计能很好地展现校园整体的视觉形象。图形景观是校园景观中的较为独特的景观形式语言和景观实体。它们的造型,色彩,风格以及有效的组合使得校园景观多样而独特,并增强了校园景观的整体审美文化氛围。
  其次,图形景观可加强校园的场所感和认同感,提高校园的场所精神,强化校园文化的整体统一性和识别性。不同的“场”,有不同的文化特性。校园作为一种场所空间而存在,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性。图形景观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和强大的视觉传达功能是许多其它景观形式无可比拟的。比如,在民族学校中,图形景观设计就必须尊重并体现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呈现其独特的认知效果。
  最后,图形景观在打造具有文化效应的“校园品牌”,宣传学校形象等方面起着其他视觉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图形景观在校园环境中发挥着标识,导向和视觉识别的作用,可以称之为“校园Ⅵ视觉识别系统”。这种校园Ⅵ视觉识别系统一旦转化成校园景观中的物质表现形式,就能成为校园景观中的一种景观形式,甚至最终成为校园整体文化,景观和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校园文化的表征,并使学校的历史文化深入人心。
  本文所作的初步探索,希望借此引起设计者和决策者对高校图形景观设计的重视,推动高校图形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完善。唯有这样,才能使图形景观在校园文化展示和校园整体景观效果表达上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更好地服务,使得高校景观更具历史文化感和视觉美感。
其他文献
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必定会对他们的人文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名著阅读曾一度走入了一个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编织的“怪圈”,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致使初中名著阅读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而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变革,唤醒了名著回归真正阅读。  自新一轮课改开始,初中语文教材内就增设了一项内容,即名著推荐阅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文学名著,以弘扬主流
2016年3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展厅开幕的“从本土发生: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教学回顾展”中,一系列设计样式独特,颠覆了实用与审美的精美作品,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哲学思辨。诚然,这次展览作为第7届“为坐而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央美术学院家居产品设计学科发展的一次巡礼,本身是基于对“基础教学”“重拾传统”“反问当代”设计教学学科的讨论,呈现的是中央美术学院对
摘要: 中美语文教学的比较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借鉴美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经验,从而对中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完善有所启示,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做铺垫。正因为如此,本文选取中美语文课堂教学的差别进行比较和反思,并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比较的方法,最终得出中国的语文教学应该汲取的重要经验,为中国的语文教学添加新的视角。  关键词: 美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较反思    美
毛泽东同志说:“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这句话启示我们: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  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在写作中始终不忘文章的读者,为读者而创作。在作文写作中,我们至少有一个读者,操纵着作文“生死大权”的读者——作文阅卷老师。  毋庸讳言,现在的中学生在写作中往往没有读者意识或意识很差,往往是写完最后一个字,作文就跟自己无关了。而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得分的高低在很
芭芭拉·赫普沃斯1903年生于英国约克郡的韦克菲尔德。她曾在英国利兹艺术大学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艺术。1925年-1926年,她和第一任丈夫雕塑家约翰·斯基平一起在罗马学习石雕技术。这对于当时的雕塑家而言并非必修课程,而是石匠的工作。赫普沃斯随后加入了由布朗库西、爱泼斯坦和戈迪埃·布尔泽斯卡等现代雕塑家发起的雕刻运动。当他们回到伦敦后,赫普沃斯与斯基平于1928年6月在花花公子艺术画廊举办了他们
身为双面间谍,能把两个国家同时瞒住实属不易。可在历史上,就出了这么一个间谍——在二战中,他不只同时给德国与英国提供情报,还凭空捏造了28个人的情报机构,从德国纳粹那里获得巨额的活动资金,甚至把希特勒骗得团团转,最终左右了二战的走势……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胡安·普约尔·加尔西,是当之无愧的間谍之王——他是世上唯一同时获得德国纳粹铁十字勋章和大英帝国勋章的人物,他的传奇经历让如今的美国大片也黯然失色。
摘要: 面对当前英语作业“费时多、收效微”的现状,英语教师必须加强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将减负增效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 减负增效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全面知识的获取,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就像负重超过体能极限的骏马,蹒跚而行,垂死半途。如果给马减掉过多负重
2010年岁首,笔者受厦门理工学院校方委托,承担创该校音乐会堂大型浮雕的创作。接到委托后笔者并未急于设计,而是依循;现场调研-学校历史背景-地域历史-主题表现内容确定的设计路线。  一、空间与浮雕空间尺度关系的审定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浮雕的尺寸不是随意而定,而是要“量体裁衣”。厦门理工学院会堂门厅进深9m,开间33m。基于现场调研的空间尺度数据,浮雕立面外形几何尺寸确定为长15m,高6m。尺寸的
内容摘要:《公共艺术》是普通高校艺术类的核心课程,也是对当代艺术类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普通高校中,由于《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缺乏创新,从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为了全面培养艺术类综合型人才,本次教学改革中采用了“灵活、互动式的案例式课堂教学和“创意、发散式”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践两者相加,进行双重培养模式,即“课内”模式中学生积极讨论问题参与课堂教学,“课外”模式
[摘 要]规范违反说和法益侵害说是当代刑法理论争论的重要问题。二者在许多方面存在对立。围绕正当防卫的正当化根据这一问题,存在规范违反说和法益侵害说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关键词]规范违反说;法益侵害说;正当防卫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4-0087-02    一、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及意义  根据大陆法系各国刑法的规定,一般来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