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neinf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简介】
  王珮瑜,新生代京剧演员,当下中国京剧的代表人物。自接触京剧起,她被冠以神童、“小孟小冬”的称号。过去的近三十年里,王珮瑜学戏、唱戏,更致力于传播。表情包、学叫好、综艺、抖音短视频……她用各种新的方式为传统京剧发声,她与“京剧”画上等号。她心心念念的还是对老戏的坚守,还有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国粹的使命。
  在书中,她回忆了自己进入梨园、学习余派老生的学艺经历,并以专题形式介绍了16出自己参演的余派传统老戏。行文质朴,字里行间带着细腻温润的情感,将许多梨园珍贵而罕为人知的往事、前辈艺术大师和名家的风范、京剧艺术传授的过程娓娓道来;同时介绍余派代表作品的剧目剧情,讲解余派京剧在具体唱腔、念白等方面的细节处理和特色特点,向大众普及京剧艺术和京剧知识。
  入校
  1992年,我正值初中二年级,在苏州第二十一中学读书。此前,我已经开始了京剧小票友的“旅程”,学了几个月老旦,又学了老生,并有缘归入“余派”。上海戏校时隔十年再次开设京剧班,面向全国招生。当时我跟随范石人先生学习余派声腔,在上海市复兴中路文化广场的星期天京剧茶座认识了王思及老师,得知戏校招生的信息。我当时会唱《空城计》和《珠帘寨》两段戏,调门有正宫半。王思及、邱正坚、翁思再几位老师在场,随即把“这个苏州小姑娘唱得不错”的消息转达给当时的戏校校长杨振东先生。不久我就参加了戏校的统一考试,有腰腿、形体、声乐、模仿、笔试等科目,我一一通过。但是发榜当天,我榜上无名,并被告知戏校不能录取我,原因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专业戏校没有培养过女老生,上海戏校考试委员会再三斟酌,还是决定不能冒险。
  消息传出的当天,我在范石人先生的儿子范文硕老师(著名琴师)家里,范老、王思及、邱正坚、翁思再几位老师也在,大家纷纷出主意,要在正式发布录取通知前最后再努一把力。我当场写下一封信,许下“喜爱京剧,我心已决,不论成败,都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京剧事业”的悲壮愿望,请我母亲带信去找时任上海文化局局长的马博敏老师。
  转天上午,母亲在巨鹿路文化局门口静候三个小时,终于见到了马老师,把信交出。当天的《新民晚报》刊登了由翁思再老师写的一篇题为《上海戏校破格招收女老生》的新闻,专门为我破格入校制造舆论。王思及老师也在同一时间向戏校领导做出了承诺,由他担任我的主教老师,确保我在专业学习上不出纰漏。主、客观条件都成熟,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人都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几天以后,校方回复说,我可以以培养京剧师资后备力量的名义入校,有一年的甄别期,如果跟不上进度,就要劝退。就这样,上海戏校92京剧班一共入校五十四名学生,我就是第五十四名。
  初始
  1992年9月1日,我去上海戏校正式报到。当时戏校还在复兴中路的文化广场内,如今这里已经是上海的文化新地标。
  刚进校时,每周只有周日可以休息,过去说学戏是“七年大狱”,我们就把这一天叫作“放风日”。平时家里给的生活费,我们都寄存在班主任那里统一保管,一周十块钱,到放风日那天取出来,在采芝斋买一包丁香山楂,在牛奶棚买一块拿破仑,给家里寄一封信,上对面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欢天喜地过一个周日。我比同班同学略长两岁,心眼也多一些,有时老师带着去票房唱上一两段,收入二三十元,就自己藏起来不上缴,这样日积月累了几年,也存下了好几千块。这些私房钱,我用来贴补学杂费,请要好的同学吃肯德基,买自己喜欢的CD听。同学们都觉得我很有钱,其实是因为我会藏钱。
  进校头两年,是我最艰苦的两年。但这份艰苦是现在回想起来的,当时并不觉得,反而很喜欢、很享受,有一种老鼠掉进米缸的欢喜。因为略大两岁,和其他同学相比,我的腰腿硬得多。他们进校前都有基本功训练,压过腿、下过腰,有的还会翻跟头。刚进练功房,我是长得最高的,每次训练都排在最后一个,自尊心虽然特别强,但现实很残酷。人家压腿脚尖能够到额头,我连手都碰不到脚;人家下腰能抓脚脖子,我连眼睛都看不到脚。基本功老师对我这个老大难也算是照顾,不抛弃,不放弃。集体训练了一些日子,我就归到生行组,和男生一起练基本功了,每天六点起床练早功、毯子功,除了腰腿功,还练圆场飞脚、旋子、扫堂趴虎、抢背、吊毛、把子,等等。我从一开始的狼狈,到后来可以在踢腿的时候做领头。
  练功虽苦,但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帅很有范儿,每天都像电影里一样打扮,穿粗布汗衫、灯笼裤,扎绑带,踩圆口布鞋,还有终于可以“削去头发”,把留了好多年的辫子剪掉梳短发,从郭富城头到张国荣头,流行什么剃什么,这也算是唱戏给我带来的大好处。
  王思及老师
  在校九年时间,有幸跟随许多名师学戏。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王思及老师,正是他向校领导力荐,并保证能将我培养好,我才得以进入戏校的。思及老师在众多舆论的压力下,下了一个很不保险的赌注,我和思及老师的缘分也由此开始。
  相比于其他名震四海的艺术家来说,思及老师很低调,但他肯定是余派艺术传承者中不能忽略的一位。思及老师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京戏。十四岁考入上海戏校京二班,师从京剧教育家产保福先生。和我当年一样,十四岁考戏校,绝对算是大龄少年。当时他虽有家学,会的戏不少,天赋出众,但却是个近视眼,主考官言慧珠先生故意出难题,问他远处有片草地上插着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什么字。思及老师什么都看不见,心里盘算一下,胸有成竹地说牌子上写的是“禁止入内”四個字。言大师哈哈大笑说,那是“内有菜秧”!后来考官们商量之后一致决定,这个考生虽然眼睛近视,但聪慧机敏,又有家传功底,热爱京剧,就破格录取了他。这一段小插曲,他多年以后常常提起。
  思及老师在戏校时专业课成绩十分优秀,深得产先生喜爱。十多年的积累与磨炼,使他成为被众人看好的老生行接班人。可惜天妒英才,在20世纪70年代,思及老师不幸患上罕见的“溶血性贫血症”,只能离开舞台,放弃成角儿的理想。对京剧无限的热爱,让他选择在戏校资料库任职,在那里,他可以潜心钻研老唱片,对余派声腔上下求索,孜孜不倦。   随着80年代恢复老戏的浪潮兴起,思及老师创办了“京剧茶座”,一度成为沪上戏迷票友的欢乐之家。我当年从苏州到上海的第一站,就是在这个京剧茶座的小舞台。当年的思及老师虽抱病体,但仍神采奕奕,热心助人。
  受教于思及老师的专业学生和票友弟子无数,遍及大江南北。老师和师母因戏结缘,却膝下无子,他们也就把学生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我的感情,更是师徒如父子。
  90年代初,老师住在上海南市区老西门的旧式里弄,百年的老宅里前三进后三进住了几十家房客,房间阴暗,终日不见阳光,没有独用的灶台,没有现代的卫生设备。就在那样狭小局促的环境里,思及老师的家照样门庭若市。
  文昭关
  思及老师在戏校资料室工作的同时,也是张文涓、张少楼两位名师的助教,又以文化广场京剧茶座创办人的身份结交了许多伶票友人,在业内以热心、正直、钻研余派著称。92京剧班是思及老师正式担任专业课教师的第一班,我也是他的第一个专业学生。
  入校学的第一出戏,就是《文昭关》。这出戏多年来已是杨派绝唱,思及老师可谓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在此基础上另辟一个路數,以张文涓先生的演出版本为主,加以汪(桂芬)派高亢跌宕的声腔处理,将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下”的“十三一”做了精细的打磨,听起来别有韵致。尤其对于作为初学者的我来说,打破流派框框,“以戏带功”,奠定了口法和行腔的基础。“十三一”的唱法,脱胎于“满江红”曲牌,相传是余叔岩先在“小小余三胜”时期常用的唱法,后来艺术风格逐渐趋于成熟,便不唱了,但这个唱腔的行腔特点被不少后学者关注并沿用,我学的这一版《文昭关》就以此为一大亮点。
  学了一个学期,就在文化广场二楼的大排练场彩排,思及老师亲自为我扮戏。我连彩裤、靴子都不会穿,由服装老师帮忙系裤带、鞋带。刚会个一出半出,一心就想扮上戏,蹬上厚底儿,戴上髯口。戴髯口,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实在是太帅、太好看了。
  那时在学校没有私房行头,服装老师都是根据学生的情况统一安排服装和盔头,《文昭关》需要三副髯口(黑三、黪三、白三),在台上可以换戴三次,别提有多期待了!但是令我想不到的是,公用的髯口谁都可以戴,日积月累,难以清洗,一股陈腐的臭味熏得我一出场几乎忘了词。下来以后,思及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想要不戴臭髯口,就得好好学、好好练,成了角儿就能订制私房髯口了。
  我与这出戏还有更深的缘分。1993年11月的一天,我跟随王思及老师去“国际票房”活动,这是当年上海滩票界著名的豪华会场。说豪华,并不是因为场地,而是参与者阵容豪华:理事长是汪道涵先生,副理事长是李储文、舒适、程十发、程之等先生,名誉顾问是陈沂、俞振飞、陈从周、卢文勤等先生,思及老师是副干事。那天,我把学了不久的《文昭关》连唱带演地练习了一遍,博得了程之先生极大的赞赏,怹(怹:人称代词,他,使用含敬意。本书中使用“怹”多指代已故或特别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此用法是梨园规矩。——编者注)特别夸赞了思及老师的教学思路,并说这是怹听到的《文昭关》最好的版本。程之先生当时正在策划纪念怹的父亲程君谋先生(谭派名宿,被誉为“票界谭鑫培”)的诞辰演出,结果原计划出演《文昭关》的梅葆玥老师因病回戏,程之先生即与思及老师商议,由我顶上,开锣唱一折《文昭关》。
  时年十五周岁的我,接到这样一个与众多名家前辈同台的任务,既欣喜又忐忑。演出前的几天,程之先生设宴招待远道而来的梅葆玖先生一行,也叫上了我。葆玖先生一入座就特地多看了我几眼,程之先生立刻介绍说:“这是戏校二年级的学生,叫王珮瑜,女孩儿学老生,拜过范石人兄,现在是思及的学生,这次临时叫她替葆玥老师演昭关。”听完,梅先生饶有兴致地评论起我的长相:“看这孩子脑门儿长得多好,人中也长,挂髯口好看呢!真有点儿像孟小冬。”被大师点评,羞得我脸红一阵白一阵,傻傻呆呆的。
  (杨进摘自中信出版社《台上见:王珮瑜京剧学演记》)
   链接:
  【作者简介】王珮瑜,京剧演员,“余(叔岩)派”老生的第四代传人。戴上髯口,她是上了年纪的老生;脱下戏服,被定义为“挥着长胡子的女孩”。20多年后,她与“京剧”画上等号,她火了。《奇葩大会》、《朗读者》、京剧讲座“瑜乐京剧课”、抖音“笑出国粹范”视频……“京剧界别人没做过的,我认为有价值的,我就去尝试。”她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并感到来自艺术的孤独。她仍会遍访名师,花三个月时间重学一部早就学会的老戏。专心意守在戏上,展示每个人物恰当、准确的情绪。她是王珮瑜,人称“瑜老板”。
其他文献
气味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行动以及判断力,而最广为人知的例子,要数气味对消费者行为造成的影响了。房地产经纪人建议说,在卖房时,最好在房间里烤些面包或曲奇(香草味最有效)来吸引买家。不少研究已经证明,在香气萦绕的店铺中,人们不仅逛的时间更长、消费更多,对商品的评价也更高。研究人员曾在一家著名的大型服装店里做过一次实验,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在店内喷洒了一款宜人的香水,然后将那一周的消费者情况与另一周店内没
期刊
那是夏日,车行在太子道上,下午繁忙时间,突然堵住了。此时无事可做,只好定下心来,反正进退不得,又何必心烦气躁?眺望车外,两边都是树,各种各样的树都在阳光下迎风招展。一大丛一大丛绿叶,形状参差,有的尖,有的圆,有的长,有的短。平时大概没有什么人会注意绿叶的,只有在无花可赏的季节,只有在暑热逼人而恰好身处冷气车厢的时刻,才会这么好整以暇地欣赏起来。  那一树叶,繁茂而细小,在风中翻腾起伏,日光照耀下,
期刊
“把蛋糕拿一边去,上菠菜!”这是大力水手生日的口号。  每年的1月17日,大力水手生日之时,在这部漫画最初创作者西格的家乡切斯特小城,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大力水手野餐会,水手迷从世界各地赶来,吃着新鲜的菠菜宴,分享对这部漫画的喜爱。  而到了他的“大日子”,甚至有整个国家为他庆祝。2004年,为庆祝其75岁生日,纽约帝国大厦在1月16日晚上特别点灯庆祝,通过光的投射,纽约帝国大厦变得像菠菜一样青绿。
期刊
珊瑚礁上生活着许多微型鱼。它们体形娇小,外表绚丽,生长迅速,有的还没等长大就成了珊瑚礁周围掠食动物的“小零食”。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小鱼,正是它们让珊瑚礁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  珊瑚礁中的“昆虫”  珊瑚礁仅占海洋的一小部分,而且是缺少营养供给的那部分;然而,这里的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这里是世界上三分之一鱼类的家园,数以百万计的海洋生物依附于这个生态系统以获取食物和营养。那么,这个
期刊
今天应该说很荣幸,我能站在这个讲台上,和所有观众一起分享我们八一飞行表演队背后的一些故事。  应该说表演队这种飞行训练,和我们作战部队,还有一定的区别。作战部队主要的目的,就是训练作战技能,提高作战本领,最终就是把敌人打下来,保卫自己。但是我们表演队训练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观众看。  我们表演队为了给大家看,必须要飞得低。一般我们的飞行高度,在二十米到两千米之间。这样的高度就带来了一种特点:对飞行员
期刊
江南水乡随处可见一种捕捉鳝鱼的笼子,笼子由细篾编织而成,笼子尾部是进口处,一圈轻而薄的篾瓣朝里形成一个漩涡状茬口。黄鳝被笼里的诱饵吸引了,从那篾缝里钻进去,却发现,它在笼子里面没法转身,于是被收笼子的人提起来,没有一条能逃脱。  其实这笼子什么机关也没有,只有进口处那一圈篾瓣。它是利用了黄鳝的尾部特别敏感,只要一触到硬物整个身体就向前游动这一特性,断了黄鳝的后路。假使黄鳝敢于朝后退一步,就不会束手
期刊
生活中的沉没成本谬误  你突然赶着去买牛奶。走到一半的时候,想起来这家店礼拜天下午是不开门的。而且据你所知,附近的店都不开门。不过,你已经朝着那个方向走了10分钟,所以至少应该把路走完,对吗?  除非你真的很想活动活动筋骨,不然这种想法真是蠢得可以。但奇怪的是,这种不合逻辑的认知模式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非常普遍,而且往往是涉及高额投资的决策。  一个赌徒可能会称之为要捞回本钱。英国有谚云“不要把钱来
期刊
克里斯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周围的车辆也都和他一样开得飞快,克里斯觉得混在中间很安全。但在这些车辆经过车速监视区时,克里斯被红外测速仪拍到,警察将他拦到了路边。  警察给他开了罚单,等他签了名,正要离开,克里斯问道:“警官,我知道我超速了,可我觉得这不公平啊:周围跟我开得一样快的车多的是,凭什么只有我吃罚单?”  “钓过鱼吗?”警察突然问克里斯。  “嗯,钓过……”克里斯对警察的问话感到有些吃惊。
期刊
松与海  我作风景画往往是先有形式,先发现具形象特色的对象,再考虑其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境。好比先找到有才能的演员,再根据其才能特点编写剧本。有一回在海滨,徘徊多天不成构思,虽是白浪滔天也引不起我的兴趣。转过一个山坡,在坡阴处发现一丛伏地矮矮的小松树,远远望去也貌不惊人,但走近细看,密密麻麻的松花如雨后春笋,无穷的生命在勃发,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是我立即设想这矮松长在半山石缝里,松针松花的错综直线直
期刊
青少年时期生活贫寒学习优秀吴伟仁于1953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得胜区得胜公社团结大队第四生产队(后更名为得胜镇独柏村4社)一个小地名叫"新房子"的地方。吴伟仁有六兄妹,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身为老大的他便是家中最苦的孩子。为了给父母分担些忧愁,吴伟仁总是想着法子帮父母。放学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