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来源 :名城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4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在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系统电池的管理,并积极运用各种自动化技术进行系统建设,以切实保障和维护整个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我国电力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若干问题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其运行过程的稳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网的质量。而继电保护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
   1分析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面临的问题
   1.1母线运行问题
   在智能电网中,任何一个并联状态下,母线出现故障都会让整个电网出现严重的运停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智能变电站系统运行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在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中,若整个运行法则出现了变更,也会让整个系统四性发生改变,让继电保护装置发出误判指令。
   1.2信息同步故障
   对比传统的变电站运行,现代的变电站运行中,对应的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以及信息传输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变化,其中实时同步数据若发生了故障,就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工作质量。最终会导致机电包住装置的运行以及发货所能个故障,也会让整个采集单位的数据不同意,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内,所有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也会有所降低。
   分析其原因,这是因为我国变电站运行中,对应的继电保护系统的时钟源多是依照卫星定位,但是因为地域时间差以及环境的影响,会干扰继电器数据实时性。根据同步系统运行的特点来看,同步数据之间也会存在时间差,在此时间差中信号合并单元会存在异常跳变的问题。对此,对应电力单位也要结合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分析数据费同步性。
   1.3人为失误以及计算错误
   计算失误指的是在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以及数值计算中发生的数据故障变化,这种计算会导致很多问题,结合对应的继电保护系统运行以及对应的智能电网系统运行,会存在很多干扰因素,影响传输数据值的精准性。例如,在人为操作安装过程中,对应的人员若没有按照相应的设计进行接线处理,或系统运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较大失误,都會导致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对应的数据分析显示,现代的数据中,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系统运行的主要问题多是人为因素影响,通过有效的数据校对以及失误计算,能够减少对应的数据差值,提升智能继电保护运行的有效性。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优化改进策略
   2.1合理设置设备接口连线
   在进行设备接口连线的设置时,应确保同一段间隔的SV插件采样和GOOSE设备之间的接口连线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并对相关插件的质量严格把关。此外,在智能变电站中,除了一些就地化配置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与一次设备之间仍然使用电缆之外,其他的应使用光纤电缆代替,并做好电缆的维护工作,防止齐备污染和损坏。
   2.2实施合并单元隔离措施
   合并单元主要为保护装置提供交流采样数据,类似于常规微机保护的数据采样。在一次设备带电运行、间隔合并单元故障或进行不停电保护装置校验时,安全隔离范围应包括所有接收该合并单元交流采样数据的保护测控装置。例如某线路合并单元故障,在检修前应退出该间隔对应的线路保护及该合并单元对应的母差保护。对于线路保护而言,本间隔合并单元故障造成保护装置采样异常,保护功能已闭锁,为防止保护装置误动,故将对应保护装置退运。对于母差保护而言,在一次设备带电运行情况下,某线路间隔采样異常,会使得母差保护计算产生差流,很可能造成母差保护误动,故将母差保护退运。
   2.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版本及软压板的校对工作
   在优化改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应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版本的校对工作,以确保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版本是否为国家电网系统检测的版本,如若不是,则应及时上报更改。此外,还应加强机电保护装置软压板的校对工作。在智能变电站中,除了置检修状态这一功能使用硬压板外,其他的都应改为软压板形式,并增加SV接收软压板。在此之前,应认真核对软压板的正确性,从而实现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
   2.4线路保护装置隔离措施
   一次设备带电运行,在某线路保护装置故障隔离时,应首先断开“线路保护启动失灵”保护回路,需要退出线路保护启动失灵保护发送软压板及母差保护接收该间隔启动失灵开入接收软压板;其次,应与对侧线路保护隔离,两侧纵联差动保护跳闸改信号并断开纵联通道,以避免线路保护误发远跳信息;再次,退出保护装置与本间隔合并单元间的SV接收软压板,退出保护装置与本间隔智能终端间的GOOSE发送软压板;最后退出该线路保护装置的重合闸功能,避免保护误动。
   2.5智能终端隔离措施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是保护测控等装置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和状态量采集的接口。某线路智能终端故障隔离时,应调整受影响的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如将该套智能终端对应的线路保护、母差保护由跳闸改信号),退出本套智能终端的出口硬压板,退出重合闸功能。此外,由于双套冗余配置的两套过程层网络间没有联系,因此在一次设备带电运行、一套智能终端退运的情况下,应断开两套智能终端间的重合闸启动和闭锁回路。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迅速,我国多地域电网模式都已更新,形成了分级电网协调发展模式,并结合高压电网骨架,将电力建设发展成了集信息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和传感测量技术为一体的电网结果。智能电网在优化供电服务以及提升智能电网建设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稚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通讯世界,2017(08).
   [2]钱世伟.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128.
   (作者单位:国网大连供电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在我国,工程机械制造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保证工程机械制造业得到有效发展,才能够实现我国建筑、冶金、采矿等诸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机电自动化;工程机械制造;应用      一、在工程机械制造中机电自动化的运用价值   1.1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力   通过机电自动化
期刊
摘要:低压配电系统主要包括 IT 系统、TN 系统、TT 系统三种。电气设备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建筑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关系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电气设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施工单位应依据具体的电气设备选择科学、合理的接地系统,从而使供配电设备不断发展。   关键词:建筑电气;低压配电;接地系统      引言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传统的变电站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智能变电站变得越来越普及,这就给智能变电站的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对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设备维护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影響因素,使得智能变电站运行会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倘若这些问题
期刊
摘要: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套中央监控系统,具有高效监控、高联动性、安全性强的显著优势,在建筑物智能化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通过采集、处理、反馈等模块,对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力设备,进行数字化监控,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建筑物的实时高效监控。   关键词: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安装;施工技术      1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基本构成   建筑电气
期刊
摘要: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已产生积极效果,同时应用建模层技术和人机展示层技术等相关技术,可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帮助。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      对于传统的电网系统管理系统来说,调控一体管理模式有着高效化、集成化及智能化的特点。通过对电网输电
期刊
摘要:“核能”,作为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不可小觑,从1985年3月中国第一台核电机组—秦山核电站FCD,中国核电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核电建设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其中,核电站的电气工程是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精细化管理在核电工程中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事故发生,是保证工程安全的重要途径,对工程项目顺利地进行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文章就核电工程电气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精细化管理进
期刊
摘要:供电系统经历长时间的运行,各方面因素都可能造成损耗。比如:电网结构不安全、不合理的供电方式、供电系统参数错误、导线截面不够科学,这些因素均可导致供电线路受损。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对这些方面予以高度重视,施工人员需按照具体的参考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找到最佳的施工路线,保证线路防损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深入落实这些方法,降低供电系统的线损率。   关键词:线损管理;10kV配电网;降
期刊
摘要:全面、系统地对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从产生、检测、排除和分析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从而对查找和排除直流接地故障的方式方法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本文全面详细地阐述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从产生、检测、排除、分析等环节对直流系统进行了研究,以更有效地对直流接地故障进行检查和排除,从而使得变电站运行更为安全可靠,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期刊
摘要:传感器技术具有传输效率快、准确度相对较高等优势,属于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技术,在机电自动化系统中可以通过感知外界变化的功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进而有效地提升机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性能。另外,传感器技术在机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把控,避免出现运行故障,促使相关行业的生产得到很好地提升,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传感器技术;机
期刊
摘要: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分析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可应用于继电保护测量回路故障诊断的方法。基于变压器阻抗测量,合理利用故障诊断模型分析极性故障,加强验证方法的科学性。这种方法可为智能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研究提供诸多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故障诊断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应高度重视智能变电站状态评估,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