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战前少数派的历史经纬——卡尔霍恩政体平衡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73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尔霍恩是美国历史上极为重要又极富争议、被排除在自由主义主流之外的少数派南方政治思想家,其以州权为基础的民治政府与平衡政体的思想折射出美国从制宪会议到内战前深刻的社会政治矛盾与艰难的政治认同,以及复杂的宪制法理学争论.卡尔霍恩追求的平衡政体并非对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的简单复制,而是联邦政府各部门之间权力平衡、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权力平衡和南北双方政治平衡的有机结合.代表南方精神的卡尔霍恩政治思想并没有因南方在内战中的失败而在历史的潮流中衰亡,而是以一种内化的精神持续塑造着美国的自由共和政体.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艾丽丝·门罗的小说主要聚焦女性生活,其男性形象较为扁平,对两性的关怀也明显偏重一端.事实上,作为一个关注人类生存境遇的作家,门罗早已跳出了关照女性单一问题的藩篱.通过对门罗封笔之作《亲爱的生活》里男性形象进行透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对男女社会关系和地位的深层探寻和动态思考.门罗的作品总是以平和冷静的目光对处在对立面的男性群体进行审视,对男性生存中所遭受的压抑和扭曲进行形象表达,使男性摆脱了单一传统的父权印象,成为了丰富多样、血肉充盈、魂灵毕现的圆形人物,从而表达了试图寻求两性共生共存、调和和谐的女性
劳动者产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既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也具有密切的历史联系,劳动者产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要素与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产权不仅表现为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而且更表现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确立劳动者产权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自身性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发展完善的客观要求.因此,我们应当在已有改革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全面确立劳动者产权,努力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劳动者产权的崭新形式.应当通过深化改革、全面实现产权制度、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创新来
明清小说“反复仇”书写,未见关注,其在不排除功利性的同时,透露出人性本真“无缘无故的爱”,非常可贵.初探明清小说“反复仇”书写,须考索外来宗教文学源流,厘清这一复仇主题分支基本脉络,确当定位,总结其反主流文化、文化批判价值才能较为全面客观,意义重大.反复仇思想分先秦、汉魏六朝、唐代、宋元、明清五阶段.中古汉译佛经主张“果报”“业报”、戒杀,倡扬不复仇会得好报,好处随之而来,迎合并强化了中土反复仇思想实用取向;明清小说多状写对妖怪“宜囚不宜杀”,消解除恶务尽的简单化诛仇理念,接受了佛教转世轮回观念,有时可遏
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推进美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实施是战后美国外交的一大特色.在冷战初期,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诸多不确定性,美国国务院最初推进马歇尔计划的努力收效并不大.当此时刻,“马歇尔计划声援委员会”便应运而生.该委员会是一个专门为马歇尔计划宣传造势而形成的院外活动集团,其成员来自美国社会各阶层名流和马歇尔的坚定支持者,他们结成了一个临时的利益同盟.该组织授意于政府,与美国国务院和各民意团体通力协作,利用游说、媒体宣传、请愿、在国会作证和其他商业运作策略来为马歇尔计划造势,最终影响了美国民意,确保了马歇尔计划在
当代海权作为一个更加包容且内涵更加丰富的战略选择,要求我国海上巡航机制形成以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管辖海域安全、保障非我国管辖海域海洋权益、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以及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为价值的内容体系.在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双层构架下,此种重构面临缺乏完备的国际法以及体系化的国内法的双重制约,这不利于海上巡航新价值体系的实现.应从国际法的践行、完善与融合,国内法的体系化完善以及法律实施机制的优化保障三个层面,具体推进我国海上巡航机制重构的法律保障.
生态主义的核心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是一种防范式的理论观念,是为了约束日益强大的人类力量对外部自然的破坏.在这一点上,后现代主义与后人类主义具有一致性,但这种一致并不表明两者处于同一方向上,毋宁说,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是两者的桥梁,只有在这一大的趋向上才达成一致性,而实现这一趋向的路径和机制却大相径庭.由于后人类出现在后现代之后,我们可以认为,后人类观念是后现代观念的某种进展,而后现代则成为后人类的先导.在生态主义观念上,我们就能够看到两者的中继关系.然而,依靠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渡过后现代与后人类之间的桥梁之后
学界普遍接受的是动物福利论,即我们对动物负有一种不完全的义务,它建立在仁慈、爱等美好的情感之上,因此,这种义务并不回应权利.为了融贯地解释现代民法关于动物地位的修正,就必须探寻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动物权利论,重视权利在辩护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对此,康德哲学既是一种固化的力量,也承担了解放的任务.人格人与物的二分法是现代民法的基础,辩护动物权利就要建构出一种独立的第三种规范性地位.人与动物在原初的意义上都享有一种生存于所处之境的权利.动物权利同样具有某种超越功利的性质,尽管这种权利还有很多的限度.对动物权利来说
将工业行业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污染密集型三类,构建环境规制下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模型与基于面板门槛的最优环境规制强度模型,探究环境规制下FDI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在不同行业组的差异和变化,并确定各行业组的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改变了FDI对环境质量原始影响机制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行业呈现不同的特点.高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越高,FDI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越显著.中度和低度污染密集型行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存在门槛效应,处于最优的门槛区间时FDI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最显著.
随着生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类终结的观点开始越来越有影响力,但其错误在于习焉不察地沿用了形而上学灵魂主体的思维,忽视了身体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身体是人类的生命、生理机能、思维和艺术创作的载体,也是人类进化的物质基础.人能否保持以及如何持有自己的主体,身体是关键.在后人类状态中,身体与新技术、新媒介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身体环境,这也带来了主体的改变.新媒介下,媒介的发展经历了身体的媒介化到媒介的身体化的过程,而主体成为一种身体-媒介环境合二为一的系统主体,这一主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其内部
关于人类理想社会形态的探索在马克思之前都体现为一种应然层面的价值引领,直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了真正共同体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因素,应然层面对共同体的向往才获得了实然的根据.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就是从“应然”与“实然”的双重维度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所作的科学研判.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印证了人类必然走向“真正的共同体”的发展趋势,体现了对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