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建议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及农业生产者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加之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农业有害垃圾泛滥,致使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系a统造成极大污染,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由于落后的传统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者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加之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农业有害垃圾泛滥,致使生产过程中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污染,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浪费。现在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些地方加大了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金、技术投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良性健康发展。
  1  现代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以持续性、公平性、共同性为三大基本原则[2]。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本目标是确保食物质量安全。
  2  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分散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方式,农产结构较为单一,总体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农业经济发展目前现状看,传统农业所占的份额还比较大,加之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绝大部分的小农业经济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信息化、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模式是新时期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也是农业经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农业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应用普及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却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永久性污染,土壤地力下降,水污染,粮食污染,空气污染等,同时,化肥、农药的不当运用,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从这一层面看,制约了整个农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大多数的剩余物料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的地方三堆遍地,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农民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农药残留品等这些剩余物料,让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民丢弃剩余废弃物料的频率与速度过快,导致了大量剩余废弃物料的累积,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污染。
  (3)农业经济生产、供应、销售信息化不足,农业产供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足引起农产品短缺或者价格大起大落的行情,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特点,盲目性和随意性及无序性可能,会给农产品来滞销的风险。不仅给农民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更严重挫伤了农业农民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投机倒把,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干扰市场经济的现象屡屡发生,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农业经济生产信息化模式,能够很好的推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政策上重视农业发展,在体制上建立多样化的生产经营模式
  加大科技政策扶持力度,增加科技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向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生产政策上的制定,制定有关农业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人们重视农业发展。改变以往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整合不同的农业产业,加快农业良性循环生态发展,形成循环产业链。另外,还可发展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等双导向型农业经济。加大对农业生产机械的革新,提高生产效率。对养殖、栽培、加工等技术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公平合理有序流转促使农业经济集约化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以适应农业机械的革新,及农业技术的创新,更是农业专业化、集约化的要求。
  3.2  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农业从业者文化、科技水平
  对已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应该建立从业资格证制度。利用农业相关培训机构、学校,让农业从业者学习农业专业相关知识理论及科技设备设施的使用,以此来提高农业生產者的素质。
  3.3  完善产供销联合机制,拓宽销售途径和渠道,稳定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
  积极拓宽销售途径,实行“互联网+”的销售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占有率,实施绿色有机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制度。
  3.4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立体、生态循环经济,促使农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制定政策措施办法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废弃物的污染,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如萍,梁蓥.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分析---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视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44-145.
  [2] 王娟.如何保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27-28.[3]徐静静.浅析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南方农机,2019,50(15):94.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我国养猪业经历了非洲猪瘟影响的低靡状态之后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养猪业始终在畜牧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不少的农村饲养者将养猪生产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经济来源。所以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确保比较理想的饲养经济效益尤其重要,但是控制养猪生产成本的投入也同样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收益。本文主要围绕控制养猪生产成本主要几个方面的工作,并且总结相应的实践生产工作经验,以期为实际养猪生产提供可靠
摘要: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传染性疾病,其中就包括猪链球菌病,对我国的生猪养殖业的危害较大。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人类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提出了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临床症状。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  在生猪养殖业中,链球菌病是常见的疾病之一。一旦染病,猪只会出现急性败血症以及猪脑膜炎等,如果
摘要:国内经济提升、科技水平增强助力了羊养殖业的快捷稳定发展,羔羊圈养是羊养殖业中的保障性环节,可以为羊养殖业发展的快捷稳定创造进一步有利的条件。故而,就应当加大对圈养羔羊的重视程度,以精细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模式力求达到增进羔羊成活率的目的。应在母羊产前、产中、产后和病害预防等几个环节上予以充分考虑,并建立落实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管理技术措施,从而在促进羔羊成活率的基础上,也给羊养殖业各方面效益的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疫病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基层兽医实验室建设也相应得到了较大改善,但目前,我国基层兽医实验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值得我们进行仔细研究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发展之路。  关键词:基层兽医实验室;问题;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而畜牧业品类多、规模大、链条长,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且与农村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基层兽医实验室创建的价值在于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对于食品的质量问题也非常的关注。水果蔬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其相关人员要注意蔬菜、水果残留的农药,这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其相关人员也要控制农药的用量,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水果蔬菜;农药残留;质量检测;控制措施  随着人们对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对蔬菜、水果的生产要求也随之增大,为使经济快速发展,一些种植人员通过转基因、喷洒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对禽畜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这使得畜禽养殖的规模化、规范化得到相应发展。在促进养殖也发展的过程当中,养殖场对粪便排污的综合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很多养殖场的尿污染问题没有进行有效处理,不仅对养殖场本身和周边带来污染隐患,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理,还会影响整个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污染;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1 畜禽污染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由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我区在动物疫病防控上的力度不断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确保了我区畜牧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但是伴随着发展而来的还有动物疫病问题,如动物疫病的种类越来越多,县区及以下畜牧系统人员队伍建设不健全,防控意识薄弱等问题。本文结合本人实际工作,探讨我区在动物疫病防控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为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下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控;
摘要:在养殖生猪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猪场的疾病防治问题。在疾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出现了许多误区,所以本文就对此进行分析探究,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规模猪场;生猪养殖;疾病防治;存在问题;对策  养殖生猪是我国养殖畜牧行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为我国的猪肉产品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积极提供猪肉产品,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生猪难免会出现疾病等,这些疾病
摘要: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饲养业也随之不断的壮大,家禽饲养生产的经济收益始终可观,其中尤其以鸡群的饲养生产最重要。但是随着规模化的发展趋势,鸡群饲养量不断的增加,饲养管理措施如果不到位,就很容造成鸡群发病。当前养鸡生产中,脱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很容易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和生产性能,损害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本文主要围绕引发鸡群脱羽的原因入手分析,并且总结多年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