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同的条件下对长白山野杂猪与东北民猪进行饲养、屠宰,待肌肉成熟后,对两种猪胴体指标(胴体质量、眼肌面积和背膘厚)、肉质的物理指标(pH值、肉色、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常规化学指标(粗蛋白、粗脂肪、胆固醇、水分和灰分)及氨基酸和肌内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胴体指标在长白山野杂猪和东北民猪肉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白山野杂猪肉中剪切力显著低于东北民猪(P<0.05);长白山野杂猪肉中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东北民猪(P<0.05);氨基酸在长白山野杂猪和东北民猪肉中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长白山野杂猪中均有增高的趋势(P>0.05);长白山野杂猪肉脂肪酸中的C8:0、C10:0、C12:0、C14:0、C15:0、C16:0、C16:1、C18:1T、C18:1C含量显著高于东北民猪(P<0.05)。结果表明,长白山野杂猪的肉质优于东北民猪,可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表现出了一定的杂交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