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枪梦

来源 :轻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12月8日,记者专程赶往天津,拜访了中国民间袖珍工艺枪大师— —徐雁先生。徐先生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枪迷”。今年51 岁的他,谈起枪来,有说不完的话题,与之交谈,我们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徐先生不仅精通枪的理论,自己手工制作的袖珍工艺枪更是十分精巧,其中最长的日本三八式骑枪加上刺刀也只比手掌略长,而最短的日本江户时代火绳枪只有食指那么长,但是枪的质感却与真枪一样。闪着寒光的日本三○式刺刀还带有血槽,美国M1卡宾枪上配用的弹匣内可以压入橡胶弹,将装有橡胶弹的弹匣插入M1卡宾枪的进弹口,拉动枪机可以推弹上膛,扣动板机可以发射出弹头。在徐雁的众多袖珍工艺枪中有一支转轮发火手枪最吸引我们的眼球。这是一款非常精致漂亮的古典手枪,令人爱不释手。我们拿起它对准自己的手掌心开了一枪,橡胶弹头打在手掌心上如同轻轻搔痒,更令人称奇叫绝的是它竟然可以在2m的距离上精确地命中壹圆硬币大小的靶子。这些袖珍工艺枪在2001年和 2004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和第二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了创作奖和优秀奖。在大饱眼福之后我们采访了徐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记):徐先生,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民间袖珍工艺枪大师,许多媒体称您是“枪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您的童年也像许多青少年朋友一样,有一段难忘的爱枪梦?
  徐雁(以下简称徐):我从小就喜欢玩枪,五、六岁时每当我家附近部队和民兵进行操练时,我都要认真观摩,趁他们休息时就摆弄一阵真枪。当我用两只小手使尽全身的力气扣动板机时,心里顿时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满足,这种感觉时常令我魂牵梦绕,从此也开启了我的爱枪之梦。
  为了能随时在家里玩枪,我开始用硬纸板和木头制作各种枪炮模型,其中既有步枪、冲锋枪,也有轻重机枪,还有迫击炮、山炮和榴弹炮。开始制作的模型枪炮不能发射,逐渐感到玩得不过瘾,后来就尝试用圆珠笔中的小弹簧为动力来制作可动式袖珍工艺步枪。我制作的第一支工艺步枪是毛瑟98K,全枪长150mm,采用铝板和木板制作。当时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只有铅笔刀、剪子、钳子和锥子。剪铁板用的是妈妈裁剪衣服的剪刀,钻孔用的是奶奶纳鞋底用的锥子,先在水泥地上磨出钻刃,然后用力在铝板上反复拧转直到钻出孔来,为此手上打了不少血泡。时间久了,剪刀铰出了豁口,锥子尖也磨秃了,还把妈妈的木尺和毛衣针削成了枪托和弹头,因此没少挨大人说。经过不懈地努力,工艺步枪终于打响了第一枪,我高兴得无法入睡,终于可以每天都玩枪了!从此床上地下都成了我的靶场,铅笔帽成了射击的靶子,看到一个个靶子在我的枪口前方应声而倒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豪和欢乐。
  
  袖珍工艺枪之一——英国16世纪转轮打火手枪
  
  用扳手套住转轮轴并向握把方向转动一定角度,可为转轮增加动力
  
  英国16世纪转轮打火手枪左侧有徐雁先生亲手雕刻的铭文
  
  因为铝板的强度低,这支枪很容易损坏,于是我又开始尝试用马口铁(如罐头盒铁皮)来制作工艺步枪。为了得到一块厚一点的铁板,我忍痛把自己的圆规拆了一条腿(过去学生用的圆规多数是用铁皮卷制而成),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用马口铁和木板制作的三八式骑枪诞生了!但是由于以弹簧为动力,一些细小的机件经受不住弹簧的多次冲击,用不了多久就损坏了。经过反反复复地改进,零件更加坚固耐用,外形也更加逼真。之后我又制作了利用弹匣供弹的M1卡宾枪和M2卡宾枪等作品。
  在成长过程中,我的创作目标也逐步提高,从简单的只是为了把玩,逐步发展到将制作袖珍工艺枪作为弘扬兵器文化,展现兵器艺术魅力的一种艺术创作。
  记:您认为袖珍工艺枪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袖珍工艺枪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兵器艺术和收藏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外许多著名的兵器博物馆都收藏有名家大师手工制作的袖珍工艺枪,这些工艺枪大多参照历史名枪制作,造型优美,工艺精湛,再现了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艺术风格,是历史的浓缩,是人类智慧的精华,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
  枪械是我国古代继四大发明之后的又一重大发明,它的出现加快了历史的进程,遗憾的是我国古代的枪械实物存留下来的极少,用袖珍工艺枪的形式再现它们的风貌,对于研究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普及军事知识,都有实际意义。
  我制作的袖珍工艺枪的枪机、扳机和表尺都可以活动,刺刀和弹匣可以装卸,整枪可以分解结合。古典风格的工艺枪发射机大多裸露在外,并且构造精巧,具有机械结构的美感,枪的整体造型艺术性很高,加上转轮轴、燧石夹头、火药盘盖、推弹杆、扳机等都可以活动演示真枪的动作,并且可以发射弹头。因此可以充分展示袖珍工艺枪的动感美,让人们在观赏和把玩时得到艺术美的享受,在射击时则进入人枪合一、百步穿杨的意境,我想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吧!
  记:您制作的袖珍工艺枪虽然按真枪的比例进行了缩小,但外形逼真,又具有发射的功能,符合我国《枪支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吗?
  徐:我国《枪支管理法》规定禁止公民私人拥有真枪和比例为1∶1的仿真枪。由于我的袖珍工艺枪作品比例在1∶4~1∶14之间,其内部结构与真枪完全不同,并且使用橡胶弹头,以弹簧为动力,发射弹头的能量小于0.007焦耳(我国有关部门规定弹射玩具平均动能不得大于0.5焦耳),所以我的作品绝无违法和伤人之嫌。
  记:您刚才提到袖珍工艺枪的内部结构与真枪完全不同,可否介绍一下袖珍工艺枪的结构与真枪有何不同?
  
  
  袖珍工艺枪之二——意大利皇家卫队火绳枪
  
  意大利皇家卫队火绳枪上的点火孔清晰可见
  
  袖珍工艺枪之三——日本江户时代火绳枪
  
  徐:真枪以火药燃气为动力,在结构上要求枪管是无缝管,发射时枪管和弹膛后部均是密闭的。采用火药作袖珍工艺枪的动力是十分危险的,我国的有关法规也是明令禁止的。
  我在设计袖珍工艺枪时始终把安全摆在首位,我制作的袖珍工艺枪,其枪管内膛和弹膛后部都采用了开放式结构,在结构上保证了绝对不可能使用火药和其他压缩气体能源作为动力。
  另外在我制作的袖珍工艺枪中,弹簧动力结构占用了绝大部分的内部空间,由于受到空间和材料强度的限制,经过试验验证发射能量不可能超过0.007焦耳,从结构上设置了第二道安全门槛。
  我制作的袖珍工艺枪外形虽然参照历史名枪制作,但绝不是简单的缩小和复制,而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由于袖珍工艺枪采用弹簧动力,因此内部结构不可能与真枪一样,但还要保证其能够完成像真枪一样的部分动作。袖珍工艺枪的枪身很细,内部空间狭小,机件就更细小,比如许多弹簧的直径只有缝衣针那样粗细,但簧力却要足够大才能满足设计要求;一些内部机件虽小,却要经受住一定的冲击力,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因此有些机件还要进行热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在外部操纵机构上,也同样遇到结构尺寸与功能之间的矛盾。真枪的一些操纵部件在袖珍工艺枪上缩小后,就会变得无法操纵,所以必须在不改变真枪外形的前提下,通过巧妙地改变操纵部位来完成相应的动作。这往往成为全枪设计中的画龙点睛之处。例如真枪的扳机和扳机护圈在缩小比例到1∶6以后,人的手指根本无法伸入固定的扳机护圈内去扣动扳机。经过长期思索和大胆尝试,我终于想出了把扳机护圈设计成活动的,这样手指只要向后扣压扳机护圈就能带动扳机完成击发动作,从而达到了外形和功能的完美结合。而国外的作品要么就是加大作品比例如采用1∶2的比例来增大扳机护圈尺寸,要么就是把扳机加长伸出扳机护圈之外,这样一来都会影响作品的完美。
  
  袖珍工艺枪之四——三八式骑枪
  
  袖珍工艺枪之五——M1卡宾枪
  
  制作袖珍工艺枪涉及到艺术造型、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热处理、手工制作工艺等许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同类的作品可供参考,所以我的每一件作品都要创新。一件作品有时经过几十年的反复修改,有时就感觉走入了迷宫看不到出路,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爱枪人的酸甜苦辣也就在其中了。
  记:您制作了哪些袖珍工艺枪作品?在袖珍工艺枪制作方面您今后有何打算?
  徐:40余年来,我制作的袖珍工艺枪先后共有八代问世,主要有:
  第一代:主要是1962年之前制作的早期作品。
  第二代:毛瑟98K步枪,比例1∶6,制作于1963年。
  第三代:三八式骑枪,比例1∶6,全枪长151mm,制作于1964年。
  第四代:M1卡宾枪,比例1∶6,全枪长152mm,制作于1965年。
  第五代:M2卡宾枪,比例1∶6,全枪长154mm,制作于1966年。
  第六代:英国16世纪转轮发火手枪,比例 1∶4,全枪长88mm,制作于2002年。
  第七代:意大利皇家卫队火绳枪,比例1∶7,全枪长129mm,制作于2002年。
  第八代:日本江户时代火绳枪,比例1∶14,全枪长72mm,制作于2003年。
  今后我打算在工艺性和艺术性方面进行新的尝试,比如全新的小口径结构和雕刻装饰等等。
  
  
  袖珍工艺枪之六——M2卡宾枪
  
  记:与国外的袖珍工艺枪相比,您的作品处于什么位置?
  徐:国外的袖珍工艺枪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件全部可以活动的动态工艺枪,比例大多为1∶2~1∶4,结构与真枪一样,只是缩小了尺寸,有些可以发射2mm带针枪弹,或者是发射5.56mm运动步枪弹。
  另一类是机件有一部分可以活动,但没有发射功能的静态工艺枪,主要用于观赏,比例大多为1∶2~1∶6。
  国外的袖珍工艺枪一般都是真枪的微缩版本,作者进行再创作的比重很小。
  我制作的袖珍工艺枪,比例从1∶4~1∶14,全部采用弹簧动力发射橡胶弹丸,并且做到了安全环保,其外观仿照世界名枪制作,内部机构与部分外部操纵机构则自行设计,并且达到了外形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同时作品全部手工制作完成,再创作的成份占很大的比重,其复杂程度不亚于设计一支新枪,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和探索,目前国外还没有与我的作品相同类型的作品出现。
  记:您除了制作袖珍工艺枪之外,对枪械也有很深入的研究,请谈谈您在这方面的成果。
  徐:在参加军事训练中,我发现56式冲锋枪连发射击时枪口跳动很大,就想改进一下。1979年,我设计的56式冲锋枪消焰防跳制退器,在天津警备区修械所进行了实弹射击试验,验证了该膛口装置对提高56式冲锋枪连发射击精度的作用以及对枪口噪声所产生的变化。
  我的文章“新5.8mm班用机枪的两点改进建议”在1998年第3期《轻兵器》上发表,文中对国产95式班用机枪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可行性、改进方法和改进后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记: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在新的一年里,祝徐先生制作出更精美的袖珍工艺枪作品,为祖国的艺术殿堂增辉!
其他文献
2005年9月13~16日在英国伦敦举办的2005英国国际防务展上,南非米尔科尔(Milkor)公司美国分公司首次展出了最新研制的MGL-140式40mm半自动转轮式榴弹发射器。该榴弹发射器由南非米尔科尔公司美国分公司与马丁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它既可以配用北约制式40mm榴弹,又可以配用马丁电子公司研制的新型致命和非致命榴弹,射程为 400m,在150m内的射击精度可达到步枪的水平。 据悉,美国
期刊
郑定富,1933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沐川县黄丹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50 年下半年,抗美援朝的浪潮在万里神州涌起,17岁的郑定富和许多热血青年一样积极报名参军,加入到了保卫新中国、捍卫世界和平的行列中。身高1.79m、身手敏捷的他,在新入伍的青年中特别抢眼。部队领导把他单独挑了出来,问他能不能跑路,他自信地回答到:“四川人,成天与山路打交道,没少爬山越岭!”部队领导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样的
期刊
1990年代末,瑞士工业公司(德文为“Schweizerische Industrie-Gesellschaft”,缩写为“SIG”,中文简译为“西格公司”)向市场推出了SIG Pro手枪系列,试图在手枪市场上占领一席之地。SIG Pro手枪系列最早的型号是在1998年中期推出的0.40英寸(1英寸=25.4mm) S&W口径的SP2340手枪,更换枪管后可发射0.357英寸SIG口径手枪弹。一年
期刊
期刊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段时期内,意大利陆军装备的机枪均来自国外,如马克沁机枪、维克斯机枪、勃朗宁机枪等,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些武器的供应便逐渐中断,因为它们的生产商不愿让自己生产的武器成为杀死自己同胞的凶器,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不得不考虑采用本国设计、生产的机枪。     研制背景    其实早在1901年,意大利炮兵工厂的主管朱思皮·佩里诺(Giuseppe Perino)就曾设计
期刊
国产QNL 95式多用途刺刀是专门为95式5.8mm自动步枪研制的,它与95式枪族一同走入人们的视野。“好刀多磨砺”,这把熠熠生辉的现代军刀,同样是几经攻关而打造成功的。     研制初衷     目前,多数国家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上装备的是多用途刺刀。多用途刺刀与传统刺刀相比,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结构形式上看,传统刺刀只能装在枪上使用,一般不能独立使用;多用途刺刀既可刀枪结合,又能
期刊
大口径狙击步枪主要用于毁伤重要的物资器材,所以大口径狙击步枪也叫反器材步枪,国外大口径狙击步枪的研制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研制的型号已多达几十种,其中以美国居多。经过1990~1991年海湾战争考验的美国巴雷特M82A1 12.7mm狙击步枪以其大威力、高精度博得众多人的青睐,以至成为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之一,占据着12.7mm/0.50英寸狙击步枪市场的统治地位,已经有30多个国家
期刊
  
期刊
巴雷特武器公司试验新型瞄具   孙耀锋编译     巴雷特武器公司正准备进行巴雷特光学测距瞄具(BORS)系统的野外试验。据称,该瞄具系统安装在步枪上,可以使500m以外的首发命中率提高3倍。   BORS是专门为0.50英寸M107步枪和25mm XM109狙击步枪设计的。BORS质量241g,由一节锂电池供电,存储器可以存储 2000多个弹道数据,射手可以用俯仰转螺装定射程。武器上的外传感器可
期刊
奥坡瑞特(Operator)手枪的     前辈——M1911手枪     M1911手枪源自勃朗宁设计的M1905手枪,后来勃朗宁将M1905的双铰链(two links)闭锁系统改为单铰链系统(single link),于1910年底完成了改进设计。后又经过稍许改进后,该枪于1911 年被美国陆军采用,命名为M1911 0.45英寸(11.43mm)半自动手枪。   1922年,在总结实战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