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凹槽螺旋钻杆摩擦焊缝断裂失效分析与工艺优化

来源 :煤矿机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15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φ89 mm双头凹槽螺旋钻杆摩擦焊缝断裂质量事故,采用金相显微镜对钻杆摩擦焊缝断口进行分析.焊缝中频回火工艺参数选取不合理直接导致钻杆摩擦焊缝热处理后残存大量的硬度高、脆性大的条块状组织.该组织直接降低钻杆焊缝冲击韧性,使钻杆焊缝过早发生脆性断裂.通过数次焊缝中频回火工艺研究,优化了回火工艺参数,消除了焊缝的条块状马氏体组织,钻杆焊缝抗冲击韧性及钻进进尺大幅提升,提高了钻杆的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煤矿斜井提升运输自动摘挂钩与推车系统.应用工业机器人来替代人工操作,实现自动摘挂钩作业,不但能达到减员增效的目标、降低操作工误操作带来的运输事故概率,还能有效防止跑车事故,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矿井生产风险,提升煤矿斜井运输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高寒地区带式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时,由于室外低温、潮湿等原因,张紧改向滚筒与输送带表面残余煤粉接触,导致滚筒表面形成硬度极高的块状黏料,与输送带接触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影响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输送带损坏、跑偏.为解决此问题,根据现场工况设计了专用螺旋清扫器,为高寒地区露天煤矿带式输送机张紧改向滚筒黏料问题的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采用硬质合金涂层刀具,利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了车削42CrMoA钢试验,得到了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改变对表面粗糙度及切屑的影响规律,提供了车削42CrMoA钢精加工阶段的参考切削用量.结果 表明: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最大,切削深度和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切削深度对切屑长度的变化影响最大,切削速度对切屑长度的变化影响最小;车削42CrMoA钢精加工阶段合适的切削用量为f=0.1~0.15 mm/r、ap=0.31~0.38 mm、v=100~110 m/min.
针对液压支架四连杆机构间的铰接轴拔出困难的问题,介绍了一种销轴拔出装置,并对该装置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效果做出了阐述.
针对绿水洞煤矿3212工作面端头支护技术难题,采用增加辅助支撑千斤顶、创新设计的柱筒式升降座、二级挡矸系统、增加中、后架顶梁拉架结构、机巷行人防护通道等技术措施,最终研制出了适应70°急倾斜综采的端头液压支架,解决了70°急倾斜综采端头支架的技术难题.
介绍了一种谐波诊断系统(HDS)电气设备带电状态诊断技术,利用电流谐波对煤矿大型设备进行状态检测与智能诊断.通过在寺河煤矿应用该技术,实现了大型设备在线不停机故障诊断,为该矿实现设备健康状况全生命周期性管理、建立故障预警机制、科学制定设备检修及投资计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针对刮板输送机断链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融合的刮板输送机断链监测技术.通过ADAMS仿真分析得到刮板输送机圆环链工作时的振动和声发射特征信号,分析振动和声发射特征信号参数,得到不同圆环链的变化规律.建立多特征信号样本数据库,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建立圆环链磨损程度的识别模型,根据刮板输送机工作时链轮和圆环链的振动和声发射信号对圆环链磨损程度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预测断链危险,实现对刮板输送机断链的实时监测.
为了分析悬臂式掘进机回转台开裂故障原因,对故障件的断口形貌、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金相组织进行检查.通过ANSYS对回转台强度进行校核.结果 表明,回转台强度满足使用要求,铸造和热处理过程控制不当是开裂的根本原因.
分析了导致矿用减速器轴承孔磨损的主要原因,并制定了矿用减速器轴承位焊接修复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减速器轴承位检测技术、焊接修复技术、加工技术以及校验.
将嵌入式技术应用在煤矿顺槽带式输送机中,对输送机的速度与故障智能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应用实例表明,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带式输送机可以根据数据环境智能调节速度、检索故障历史、实现故障智能修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