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综述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收集、归类、总结、分析,探讨中药饮片内服、中药外敷及熏蒸、针灸、小针刀、中医推拿正骨、牵引、健身气功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治疗效果和机制。中医药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效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对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收集、归类、总结、分析,探讨中药饮片内服、中药外敷及熏蒸、针灸、小针刀、中医推拿正骨、牵引、健身气功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间盘治疗效果和机制。中医药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效果。
其他文献
总结近年来黄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黄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RAAS与促进利尿作用,黄芪对血压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且用于降压具有有效性、安全性、保护靶器官、可持续性等特点。另,黄芪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取其补气、化瘀、升阳、化湿及益气助阴等作用。
目的分析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临床表现,评估VM患者的脑干功能,为VM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试验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附属连云港中医院的60例VM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51例,年龄2
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阴道、肛门内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共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阴道、肛门内电刺激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排尿量、排尿次数以及排尿间隔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排尿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排尿间隔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利多卡因结合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由临床医师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研究组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通过采用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总有效率96%、不良反应发生率6%,与对照
尖锐湿疣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其发生和复发与人乳头瘤病毒的亚临床感染与潜伏感染、细胞免疫、病毒的免疫逃逸等机制相关。目前常规治疗以去除疣体为主,但后期较高的复发率仍是临床十分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具有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等功效。且具有不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上发挥了巨大优势。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0例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进行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6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予以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相关不良反应,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的为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