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结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12 h内进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护理经验.对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30例需紧急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并做相应护理.本组患者溶栓后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再通26例,血管未通4例,溶栓后症状即刻改善18例,5周内较快恢复7例,无效或恶化2例,术后并发症4例,其中穿刺伤口出血3例,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后治愈,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其他文献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与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密切相关。近年来,对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参与凋亡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发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除凋亡以外的其他生物学功能,如参与T细胞增殖和免疫应答、细胞黏附/迁移、血管内皮形成等。作为Fas凋亡途径关键的启动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与皮肤损伤修复、瘢痕形成、扁平苔藓等密切相关,并在抗炎中发挥一定作用。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与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48例,分为实验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进行性闭塞并伴有脑底代偿增生的异常血管网形成。烟雾病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炎症可能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烟雾病患者可见多种炎性因子和免疫蛋白表达异常。文章就近年来有关免疫炎症在烟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随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发现许多复杂性皮肤病的相关易感基因,能更好地解释其发病机制。垂体肿瘤转换基因1是一种常见的原癌基因,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垂体肿瘤转换基因1也称为分离酶蛋白抑制基因,其编码产物为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参与调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和细胞周期由中期向后期的过度。同时,垂体肿瘤转换基因1的过度表达也可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干扰细胞的分化,
Toll样受体是一类模式识别受体,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参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Toll样受体有10余种家族成员,Toll样受体7是其中一种,分布于细胞内噬体膜上,主要识别内噬体中的单链核酸,在病毒识别及病毒感染的传递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Toll样受体7在一些皮肤病中起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7既可诱发和加重白癜风、红斑狼疮、银屑病,也可在部分皮肤病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如Toll样受体
目的 观察蜂蜜与马铃薯联合治疗甘露醇外渗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24例甘露醇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局部用 蜂蜜与马铃薯外敷,对照组用75%酒精湿敷,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外渗局部肿胀消退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蜂蜜与马铃薯联合治疗甘露醇外渗优于75%酒精湿敷治疗。
目的 探讨和总结肝胆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58例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对照组55例为术后使用传统肌内注射止痛剂,对两组的止痛效果及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止痛效果好,副作用相差不大,可控性好.结论 肝胆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与传统肌内注射止痛剂比较止痛效果较优,副作用小,护理方便,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