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

来源 :安邸AD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xi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2月中旬的深圳,已经有了些许凉意。比邻象征这座城市迅速发展的八车道深南大道,这个名叫“南头古城”的街区就是建筑师刘晓都和孟岩口中的“城中村”,也是他俩与策展人、评论家侯瀚如联合策划的以“城市共生”为主题的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以下简称“深双”,英文简称UABB)的主展场。
  在南头古城仅有0.34平方公里的街区内,聚集着100多栋建筑、3万多名常住居民。这里租金低廉,仿佛什么都容得下,充满了人情味与烟火气。在纵横向分布的9条主要街道上,抬头便是高低错落的“握手楼,底层尽是杂货铺、小餐馆、摊位,以及斑驳的水泥墙。在这个高密度居住的街区,居民们可能从未见过如此多装束各异的时髦男女和高鼻深目的老外:来自25個国家的200多位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学者在这里以城中村为起点,回望中国35年的城市发展。在为期3个月的展期内,他们通过作品和研究展示、论坛、表演和工作坊来探讨“城市共生”与城市未来的可能性。
  事实上,将主展场从过去空置的旧厂房搬迁至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即便对历来主张“城市即展场,展览即实践”的“深双”来说,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南头古城内不仅空间局促,房屋的产权还相当复杂,比如,哪怕是国际知名的艺术家要在居民楼外绘制壁画,都需要经过各方面大量协商。策展团队干脆将这次挑战视作一场介入城市生活、探索城中村发展方向的机遇,他们将整个南头古城变成了一座展场。从城门外开始,便散布着各种艺术品、装置,一直延伸到主街、各条小巷和民居。一座用灰砖砌成的信息亭、一座可供攀爬的金属架、一组可以悬挂各种物件的呼拉圈造型铁圈……都可能出自某位大师的之手。







  本页 1.在南头古城南门入口草坪上,艺术家尹秀珍取材自城市天际线的装 置《竞技场》也是公众可以使用的运动攀爬架。2.此次双年展的策展团队由 策展人、评论家侯瀚如(前排)与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两位 创建合伙人刘晓都(后排左)、孟岩组成。3.双年展的主题为“城市共生”。在 主展场的外墙上,西班牙的艺术团队Boa Mistura用黄色字体的“传统”叠 加红色字体的“发展”,生成一种新的颜色和一种新的“存在状态”。这是他 们的作品《平衡——理解中国》。
  在策展人之一孟岩看来,“城中村活色生香的现实生活才是真正的展览”。他告诉我们,一部南头古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浓缩的深圳城市发展史。这里本身具有1700余年历史,同时又记录了近30年来深圳城市化的进程。至于在由3栋厂房和2栋宿舍组成的“深双”主展馆内,除了策展团队专门邀请专业建筑师和艺术家带来的作品,还有一批通过网络征集的展品。新生力量的作品不仅耐人寻味,这种带有民间性的展览策划方式,也映照了城中村自身的发展模式“共生”的形式在“深双”开幕式上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意大利艺术家Marinella Senatore的叙事舞蹈学校从开幕日下午就揭开序幕,从展场区入口开始,持续2小时的演出穿插于南头古城各个公共空间。参与演出的有芭蕾舞者、广场舞阿姨、流行乐队、拉丁舞团,还有葫芦丝、古筝、非洲鼓与童声合唱,参与者大部分都是本地居民,也让开幕式的主题“众声暄哗”显得贴切极了!
  艺术是本届“深双”首次增加的板块,旨在展示各国艺术家对城市、街道、家居、公共空间、社会生产等问题的批判性探索和异类办法。主持该板块的策展人之一侯瀚如说:“艺术家的角色和建筑师从事规划建设的角色正好相反,艺术思考的是如何切断现实。”
  从场地翻新、改造到居民眼界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首度在城中村内举办的“深双”对南头古城的影响已经彰显:一些本地商家受到启发,自发地翻新自家商店门面的设计;一些时髦的咖啡馆正要入驻;这里的空间租金已经上涨——这也引发人们对于这种影响孰是孰非的讨论。策展团队表示,他们期望在最小的干涉下,将展览和日后的城市发展自然地融入南头古城。
  不论带着纸笔前来学习的建筑专业学生、周末推着童车看展的年轻夫妇,还是本身就住在城中村的居民,“深双”都让他们有机会停下脚步,回望与思索自己所生活的城市的现在与未来。无疑,“城中村”由此变成了一种现象级话题,也持续引发全社会关于城中村未来出路、城市发展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正如策展人之一刘晓都所说:”展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它本身,成为推动城市运营、城市文化、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
  在脚手架背后、握手楼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场才刚启幕。“深双”只是一个开始,城中村的新篇章还将继续。





  本页1.黄河山、姜凡带来的《城中村家具交换计划》用双年展原本购置的新凳子交换城中村居民自己制造的“野生”凳子。现场集中展示的50个凳子还被贴上宜家风格的标签,颇具幽默意味。它们向公众展现了城中村居民的日常生活智慧,同时让更多人关注城市发展进程中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2.日本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在展览现场搭建起钢框架悬挂的大烟道,这一名为《火焰美食家倶乐部》的装置鼓励街头烹调和饮食的分享行为,这也是艺术家眼中的城市活力。3.万科旗下万村团队带来的装置X Views用城中村周边常见的折叠货架搭建了一组装置阵列,它同时也是歇脚的秋千。4.建筑师刘 家琨的《西村·贝森大院》模型提取成都西村·贝森大院中最具特色的环绕步道及公共部分,营造出大院的比例和活跃气氛。它曾在2016年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展出。5.北京设计师广煜与香港花牌师傅蔡荣基合作完成的《大排档花牌》,碰撞出南方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历史新价值。6.荷兰建筑团队MVRD僧慧研究所带来的装置WEGO构造出色彩斑斓的生活景象,在高密度的都市环境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模型。
其他文献
如果说早年的云南菜餐厅多以傣族民风定格餐厅风貌,半山腰餐厅内简明、现代的色块墙面与家具几乎与大众对云南的印象大相径庭。这番结果其实源自其创始人张本盛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圭打地方菜系的餐厅如何在北京这个五湖四海杂烩之地保留持续的生命力?最终他意识到,答案在于人们向往与热爱云南的原因——因其温润适宜的气候、成片的原始自然风貌,人的闲适与不争构成了一番浓郁肆意的底色,充满自由、安全感与幸福感。因此,最终
期刊
“你看,鸭妈妈又带着小鸭子在横渡呢”,于是,男人和女人都停下手来,依偎到落地玻璃长窗前,饶有兴味地望着窗外——4只初春出生、羽毛渐丰的小野鸭正在湖面上撒欢……如今,在西子湖畔的“浮云堂”里欣赏这番景象的早已不是旧主人、画《富春山居图》的黄公望,而是将其改建为茶书院的支炳胜和Vicky夫妇。“常言道: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夜西湖,夜西湖不如雪西湖。西湖每一日有每一日的美,每次看到灰鹭从天边飞过
期刊
隆冬午后的暖阳,透过细密的格栅投射在如禅房般质朴的空间里。我们正在素元在北京草场地的体验店内,作为这个家具品牌首个实体空间迁址后的新园地,与2017年在北京坊开业的新店相比,这里远离市中心,不见闹市与汹涌人潮,为素元整个团队开辟了静心工作的场地。素元创立于2011年,源自创始人武巍对手工和木头的执着,不以逐利为本、更关注作品本身。尽管它沿袭了传统技艺中的榫结构,但是武巍真正关注的是追求极致的匠人精
期刊
刚步入璞素,一张可满足5人就坐的紫光檀大圆桌位于中央,另一侧圆桌上已悉心备好一杯杯鲜爽飘香的岩茶,这厅堂式的格局以及东道主的热情都令我们以为即将开始一场酣畅动筷的家宴!这是璞素落地北京的第一家店,并未独辟门院,而是选址在综合性的家居商场。在城外诚家居商场名为“DXD设计互联中心”的顶层,我们看到四周有不少中国设计师家具品牌店亟待揭幕,璞素则率先开张。“我们倾向于做一些新尝试”,创始人兼主设计师陈燕
期刊
她是演员中的“设计控”,在演艺事业之外,痴迷于设计与生活方式,并开创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设计领域。她在自己創办的原创家居品牌Zi的产品中,分享着审美态度与设计灵感。
期刊
生活应该怎么过得更有滋味?为家里添一件新家具或摆设,你会因此感到惊喜万分。原创于2013年的中国家居品牌“吱音”近年来成为年轻消费族群的心头好,富有设计感的家居品搭配清新活泼的色调、容易入手的价格都成为它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不仅如此,贴心的电商服务也解决了不少人懒得出门的问题。日前,吱音在上海开设了旗舰店“吱音生活馆”,结合零售、咖啡、图书馆等多元空间,更完整地将其活泼而舒适的生活哲学实际体现在空
期刊
度假季,带着孩子去户外活动,在树林、山谷、海边等不同场景里,搭帐篷露营,有什么风水讲究呢?  暑假来临,不少父母会利用假期带着孩子外出郊游,而近年来,户外露营风气盛行,也成为受欢迎的亲子活动之一。父母都希望通过户外露营活动,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宽敞的野外空间跑跑跳跳,不但可以锻炼孩子们的体能,也能培养孩子们分工合作的本事,学习承担责任的生活态度。但是,我们在寻找露营地点的时候,除了要有一定
期刊
上海泰康路一带有不少家居店可逛,如今又多了一个新选择。创立于新加坡的生活家居品牌Mountain Living主营来自欧洲的柚木家具,它近来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实体店,让消费者能近距离感受其所提倡的自然生活美学。“在中国,年轻消费族群已经拥有独立审美,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负责Mountain Living品牌零售及中国开店业务的Evonne这么说道。而之所以选择柚木是因为创始人及团队对这
期刊
1.我很喜欢「上下」的大天地碳纤维靠椅,特别是红色退晕的限量系列。因为这是我心中真正的“承上启下”,源于历史,超越时空。  2.生活中我最不可缺的物件是可以随手记录的笔记本和笔。  3.最喜歡的电影是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绝对是永恒的经典。  4.我喜欢那种飘逸的、充满幻想空间=的“留白音乐”,比如窦唯的音乐。留白的音乐不会令人厌倦。  5.难忘的旅行是去年4月和家人去了喜马拉雅山。在喜马拉雅
期刊
本页 1.伊豆土烧花器 渡边隆之from Cost&Found失物招领¥2350 2.Cell吊灯Tom Dixon from设计共和¥6300 3.落地灯Roche Bobois罗奇堡价洽店内4.Saturn衣架 Classicon from 设计共和¥22300 5.ELiteBook 1040 G4商用笔记本HP惠普¥11999起 6.千夜长笛形香槟杯Baccarat巴卡拉¥5600(2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