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观测及临床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分级诊断提供影像学数据。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的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100例,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损伤处的感兴趣区,生成纤维示踪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 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损伤处的FA和ADC数值。结果前交叉韧带上端、上中部、中部、下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有限元模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并进行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1例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第6颈椎至第5腰椎的有限元模型,从几何形态及力学两方面对该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分析该有限元模型在模拟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6种运动状态下,各椎体的应力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轻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有限元模型,模型总节点数为2561811个,总单元数为1547806个,并验证了该模型有效。模拟后伸、旋转活动时,畸形最明显处的椎体应力变化趋势与静态时相反。结论
目的观察胸椎体T2~5与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探讨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显露T2~5椎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具(20侧)胸廓及上肢完整的福尔马林处理的尸体标本,分别从左侧、右侧经腋中线胸腔入路模拟T2~5椎体手术,逐层解剖至胸椎侧前方,观测该入路皮肤切口长度、肋骨离断处纵向撑开宽度,撑开口上下两端、主动脉弓上缘、奇静脉弓最高点及胸导管平椎体位置,胸交感干至肋头关节前缘的距离,模拟T3椎体切除+肋骨植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手
目的观察椎动脉和第1颈神经穿经硬膜处的形态特点及毗邻结构,探讨高血压合并枕颈部疼痛的发生机制。方法头颈部标本18具,解剖剥离法暴露,观察椎动脉穿经硬膜处部位及毗邻结构、椎动脉与第1颈神经(C1)的位置关系。结果椎动脉在寰枕外侧关节内后侧穿经硬膜,穿经处形成边缘光滑的圆孔,直径6.5~9.0 mm,硬膜与椎动脉外膜由纤维结缔组织连结。C1神经前后根自脊髓发出向外侧走行于椎动脉内侧并在其下方相伴共同穿经硬膜孔(100%),其中与动脉壁相贴者66.7%(12例);神经嵌入动脉壁者22.2%(4例);隔有硬膜组织
患者,男,23岁,藏族,学生,青海省兴海县人。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8个月前发现右下肢无痛性肿大,伴外侧皮肤麻痹,其后右下肢周径进行性增大,皮肤麻痹加重,活动严重受限。患者平时身体健康,无肝炎及大量饮酒史,无手术外伤史,有棘球蚴病流行区长期生活史。2020年5月10日入住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未见黄染,慢性病容,痛苦貌,右下肢膝关节上方5 cm处大腿周径为72 cm,左下肢相应处大腿周径为38 cm。脊柱外观无畸形,腰背部皮肤无红肿
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对小鼠脾自然杀伤T细胞(NKT)及其亚群的影响.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感染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低、中、高感染组每鼠分别经肝门静脉
解剖教学中发现1成年男尸右大脑后动脉有2支,起自基底动脉的右大脑后动脉外径明显小于左大脑后动脉和起自颈内动脉的右大脑后动脉;无右后交通动脉,左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图1)
期刊
目的观察花椒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简称贾第虫)滋养体的抑制作用和结构变化,探讨花椒体外抗贾第虫的作用效果。方法将7.5×105~2.5×106个/ml贾第虫滋养体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花椒乙醇提取物和阿苯达唑,花椒乙醇提取物组的终浓度分别为0.05、0.50、5.00、50.00、250.00 mg/ml,阿苯达唑组终浓度分别为0.04、0.40、4.00、40.00、200.00 mg/ml,同时设空白对照组。采用改良TYI-S-33培养基37℃厌
目的观察重建C2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累及C2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对本院19例采用重建C2肌肉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累及C2的OPL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19例均获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掌心皮肤缺损提供临床解剖学基础。方法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采用42侧上肢新鲜标本,其中28侧经肱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进行解剖,14侧经肱动脉灌注ABS后制作铸型标本,解剖观察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在小鱼际区的分支、走行、分布、交通和吻合形式,测量其外径。结果从豌豆骨到环、小指指蹼间画一连线,并将其分成3等份。结果显示每侧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发出14.5条分支,其中在远、中、近1/3段共发出皮支6.8支,交通支7.7支。各皮支在小鱼际浅筋膜内相互吻合,形成1~2级
目的探讨以腰椎前纵韧带外侧缘为参考,极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手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中融合器放置位置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实施的66例XLIF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融合器放置常规定位组(术中C臂定位)33例和改良定位组(术中C臂结合前纵韧带定位)33例,比较两组的基本临床特点,术后融合器所在的位置,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对114个腰椎节段进行了XLIF手术治疗,两组病例的基本临床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