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表面功能性硅氧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功能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双功能性1,2-二(甲氧基二乙氧基硅基)乙烷为原料,在奥氏体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硅氧烷膜(BMBSE),并通过FTRA—IR、SEM、EIS、动电位极化曲线及接触角测量仪对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致密完整无缺陷的双功能性BMBSE硅氧烷通过形成Si-O-Fe化学键与不锈钢基体结合;硅烷膜与水的接触角为94.2°,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在55%的溴化锂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EIS测试表明,双功能性硅氧烷BMBSE膜极大的改善了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同时,给出了不锈钢表面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川东—鄂西与毗邻地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黄铁矿床的特征、分布规律;阐述了成矿与海湾三角洲相有关;矿质主要来源于火山活动。探索了成因,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属于
<正>2013年9月27—29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共渠县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汉阙与秦汉文明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汉阙之乡"四川省渠县召开。来
YBCO涂层超导由于其自身的本征特征和潜在的应用前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研究热点。为了实现其实用化,提高YBCO涂层超导的导电能力十分关键.采用成本低廉的TFA-MOD方法,通过多次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Ce共掺杂的TiO2纳米粉体,并以亚甲基蓝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掺杂纳米TiO2粉体在紫外光作用下的光吸收和光催化性能。采用TG-DTA、XRD和TEM等测试技
目的了解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的认知和态度,为当地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形式随机抽取500名彭州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彭州市居民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
讨论了利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ZnO粒子表面改性的机理与方法,按照标准正交表L9(3^4)的实验方案,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LLDPE/纳米ZnO复合材料,并测试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通过正
目的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医内科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生12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学生理论、
以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热敏凝胶为载体,棕榈酸和月桂酸的混合物为相变蓄热材料,制备了一种无需容器盛装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通过IR、DSC、TG、SEM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