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学习数学一方面是领会、理解数学,另一方面可以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应用意识,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造精神和广泛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 中学数学教学 应用能力 能力培养
  1.前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越来越频繁。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基础和有选择性的测试技巧,而忽视学生的应用意识的增强和应用能力的发展。初中课堂教学紧抓学生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在方程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解题的结果,不重视学生解题过程。而在实际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统计、数据处理、概率等内容,教材中本就涉及较少,教师教学也是一带而过,使得教学过程既无“创新”更无“实践”,严重违背了新课改所提出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和“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普遍较弱。现如今的数学教学过程正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学逐步转变为培养数学观念,培养数学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广泛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2.用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理数正负数”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温度来进行教学。如:同样是6℃,零上6℃是水,零下6℃是冰。那么,怎样才能区分它们呢?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思考一下,用什么符号才能把它们区分出来。零上6℃就可以表示为:+6℃,零下6℃表示为:-6℃,从而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进而让学生举出更多生活中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的例子,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在教学“生活中的几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你家的地板铺设瓷砖吗?但是在铺的过程中他们怎样进行才能使所铺的瓷砖没有空隙呢?你们见到过的铺设的地板砖是什么形状的呢?这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定会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给学生讲解利用多边形原理铺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了解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对课本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又能把学生理解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知识点,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例如:每年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旅游,这样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初二年级有280名学生去旅游,而汽车出租公司出租两种客车,大客车有42个座位,小客车有20个座位,大客车每天每辆出租600元,小客车每天每辆出租400元,如果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座位,怎样租最为合适?”“老师组团去海南旅游,A旅行社:老师买全票,学生们可享受半价优惠;B旅行社:师生为一个团体,团体旅行可享受六折的优惠。如果两家旅行社的全票都为每人180元,问:老师和学生怎样组团才能使旅行开支费用最少?”学生们听完这两个问题,都会积极思考,通过分析、讨论很快地得出答案。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来探索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4.精心编制练习,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对人们生活、生产、学习和科学技术的研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编制练习题时,就要适当地出与生活、市场相关的习题,让学生意识到,学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学完“一元二次方程”后,就可以问学生关于市场营销的问题,如:“小王家的服装店销售一种服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5件,每件可盈利30元,经市场调查得知,如果每件都降2元,平均每天可多售出3件,如果小王想把服装尽快卖完且盈利1300元,那么每件服应降低多少?请你帮帮小王算算,并说明理由。”通过思考,学生就能了解如何提高经营能力。又如,在学习“不等式”时,可以提出一些与生活知有关的实际消费问题,如随着人数的变化旅行社的收费情况是怎样变化的?比较哪家的收费最优惠。从而考查学生利用学习中的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语
  总之,数学教学中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贯穿于老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结合,渗透应用意识,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只有让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才能使数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斌艳.主编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马永建.数学课堂中情景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其他文献
识字教学历来被视为教学中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我们认为学生的识字就是“读、析(义、形)、写、用”,在这个过程中来完成识字任务。我认为要还识字教学以精彩,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与教材为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1.开展快乐游戏,激发识字兴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在低年级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如何使作文教学有成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博览群书,积累素材。  1.1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为作文准备素材。  知识靠不断的积累,但人的记忆力有限,读过的书,时间一长,印象就淡薄了,甚至遗忘得一干二净了。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专门准备一本读书笔记,边读
审清材料,准确立意是作文的第一步。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材料,需要掌握一些规律。  一、从抓住关键性语句或词语入手。  有些材料,看似字数不少,难以把握,其实其中有些句子是点睛之笔,只要抓住它们,就能做到准确立意。  典型例子1: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是很难捕获它们的。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要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 AS Ⅳ)对不同状态下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以及不同激动剂所致胸主动脉环收缩的拮抗作用,并分析其舒张作用的可能机制;初步研究AS Ⅳ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环、冠状动脉环、肾内动脉环和子宫螺旋动脉环张力的选择性调节作用。方法:1. AS Ⅳ对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采用离体组织灌流模型和PowerLab数据分析系统采集和记录离体血管环等距张力
【摘要】在高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非遗进高校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为面临生存和发展困境的非遗带来了生机,但大多都局限于传习基地和课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上,还是无法达到真正的传承发展。在文化创意大行其道的当今,笔者注重让大学生们更多的参与其中,通过开展创意市集活动的积极实践和探索尝试,促使非遗进校园后落地生根,接续传承发展,对创新性地传承保护非遗提供了可借鉴的高校发展路径。  【关键词】文化创意;非遗传承
摘 要: 数学思维,是以数学问题为对象,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的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主要通过数学思维来实现,学习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本文结合三角函数的教学,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思维 三角函数教学 学习兴趣 解题训练 基础教学  一、培养学生兴趣,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