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骨间前神经损伤一例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6982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病历资料患者男,32岁,因左前臂卷入机器,迅速抽出,前臂及手无明显外伤、疼痛或活动受限,伤后1d前臂疼痛。伤后3d渐发示指及拇指远节指间关节屈曲障碍,1个月后入院。体检:左前臂及左手无明显肿胀畸形,未见皮肤损伤或瘀斑,左前臂及腕关节掌侧面轻压痛。

其他文献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j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牛活事件,如灾害、战争、恐怖事件、事故、虐待等引起的巨大痛苦或受惊吓、遭遇悲剧导致个体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1,2].道路交通事故(road traffic accidents,RTA)是现代社会常见创伤性事件,也是导致PPSD的常见因素之一[3]。
期刊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联合无锡市手外科医院将于2011年8月26—28日在无锡举办第一届创伤骨科临床新技术进展学习班暨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骨科专家就创伤骨科临床新技术和理论的最新进展,结合国际创伤骨科学界近年来的热点问题进行交互式授课。通过理论研讨及现场模型操作等方式,使学员全面了解目前国际创伤骨科的发展趋势,提高对骨关节常见创伤和疑难问题的诊治水平。
期刊
临床上对胫骨骨不连或踝上大面积组织缺损以及骨髓炎刮除后期在覆盖伤口的处理方面,常因踝周缺乏软组织、可利用组织少或因带蒂组织瓣移植的限制等因素感到棘手.有学者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足、踝部皮肤组织缺损,但术后易发生静脉危象,感觉恢复差[1],甚至皮瓣远端发生坏死[2].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等自2003年起应用逆行腓骨短肌肌瓣转移修复该部位软组织缺损和以腓骨短肌为蒂、腓骨内移治疗胫
期刊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少见,发病率约为0.5%~1%,易于误诊,死亡率较高~([1]).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创伤性动脉瘤6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骨盆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损伤,约占创伤患者人数的15%~([1]).其中约半数为不稳定骨盆骨折,病死率高达40%~([2,3]),若治疗不当造成畸形愈合,则影响患者生活.笔者i999年1月-2005年12月对3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进行内固定结合骨盆外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期刊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指骨外露,是手外科临床的常见损伤.损伤原因以手外伤最多见,亦可发生于瘢痕及肿瘤切除术后或伤口感染等.治疗方法较多,如:短缩缝合、鱼际皮瓣、邻指皮瓣、推进皮瓣、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远位带蒂皮瓣及游离皮瓣等方法都能达到覆盖创面的目的要求,但术后皮瓣感觉恢复不满意,造成耐磨性较差。
期刊
期刊
颅骨缺损是神经外科的常见问题,为恢复颅腔完整性及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一般在术后3~6个月进行修补.但额颞区颅骨因生理曲度变化大及存在颞肌,修补不当将影响外观及咀嚼功能.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应用三维塑形钛网在颞肌外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后路椎体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椎旋转骨折脱位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2008年7月采用后正中切口、后路经椎弓根行椎体切除减压、椎体间植骨、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旋转骨折脱位(AO分类C型损伤)患者9例,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3~54岁.全部患者伤椎累及T_(11)~L_2.AO分类:C1型压缩骨折伴旋转侧方移位3例,C2型牵张
股骨转子下长节段粉碎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因髋部、大腿部肌肉丰富强大,骨折移位严重,毗邻关系极为紊乱,在股骨骨折中是较难处理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包括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但存在髋内翻、切割股骨头、断端短缩、旋转移位等诸多并发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