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的微创治疗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成人腰椎峡部裂型滑脱症的微创外科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9~73岁,平均51.7岁;L4.5滑脱7例,L5S1滑脱14例;双侧峡部裂19例,单侧2例.根据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13例,Ⅱ度滑脱7例,Ⅲ度滑脱1例.患者全麻,经后路双侧旁中央26 mm切口,在内镜辅助下行单侧或双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cage融合、新型Sextant-R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70 min,平均出血量160 ml,平均卧床时间7.5 d,平均住院时间19 d.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2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1年随访17例,患者VAS腰痛评分从术前平均(6.0±2.6)分降至(2.9±2.5)分;VAS腿痛评分从术前平均(6.7±3.3)分降至(2.8±1.6)分;Oswestry功能指数从术前平均44.3%降至27.1%;Nakai分级优良率90%.矢状面X线片腰椎滑脱率从术前35.5%±2.5%降至8.3%±7.5%,滑脱椎的腰前凸角从术前平均11.5°±1.7°增至16.8°±9.5°,椎间隙平均高度从术前(5.4±2.5)mm增至(9.1±3.0)mm.根据Lenke动态X线片评估标准:13例(76%)椎间骨性融合、2例(12%)椎间部分骨性融合、2例(12%)椎间无明显骨性融合.3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内镜辅助下后路腰椎管减压、椎间植骨cage融合及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手术创伤小,近期临床疗效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损伤特点及治疗.方法 1996年5月至2007年11月,治疗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35.4岁.受伤至就诊时间为1~24 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5例,钝器伤2例.21例患者均合并多发创伤或骨折,其中胸椎压缩型骨折11例,骨折脱位7例,爆裂型骨折2例,屈曲牵张型骨折1例.完全性神经损伤6例,不完全性神
结果  髌股关节的压力与应力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增加而升高,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减小而降低(图3~8).不同膝关节屈曲角度下弓步变化和跨步变化的髌股关节压力见表1。
目的 探讨纤维多孔钛微球复合纳米锶磷灰石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6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545±22)g.在双侧股骨髁部使用慢速钻钻取直径2 mm贯通双侧皮质的冠状轴洞性骨缺损.以纤维多孔钛微球复合纳米锶磷灰石填充左侧骨缺损,以单纯纤维多孔钛微球填充右侧.术后1、2、4、8周分别处死6只大鼠行X线、组织学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影像学结果表明,两侧骨缺损修
随着养殖水平和养殖密度以及产量的不断提高,增氧机便成了小水面鱼虾养殖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它对于改善水质、解决鱼虾浮头、提高养殖产量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生
目的 探讨 +Gz 暴露后大鼠血浆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ET 1)、肾上腺髓质素 (ADM )的变化 ,为 +Gz 防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近年来,随着拉米夫定的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出现YMDD变异而产生耐药性,最常见的有YVDD(M552V)和YIDD(M552I)变异.因此,服用拉米夫定后患者的YMDD变异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1-2];但有研究证实存在YMDD自然变异[3].国内目前尚缺乏大样本YMDD自然变异率的研究,我们对未经治疗的44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YMDD变异株的检测,探讨了不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YMD
干燥温度是影响谷朊粉可食性膜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探讨了可食性谷朊粉膜制备过程中,采用真空干燥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时对膜透光率、水溶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
以CuCl2·2H2O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无溶剂催化合成β-萘乙醚,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80%)、无污染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