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高校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各高校发展的历史沿革,具有现实针对性、客观性、可行性强的特点,实现了首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的平稳过渡。但随着绩效工资制度的深入贯彻落实,该种管理方式表现出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核定主体单一化,高校主体地位缺失;管理方式静态化,高校发展创新乏力;核定标准单维化,高校组织心态扭曲。高校绩效总量管理实践亟待建构一种动态化的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方式。动态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方式的建构需要行政干预与市场调控相结合,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核定标准由单维化走向多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