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制度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814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土地,所以现在土地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就越來越高,可以说其直接影响着土地资源利用率,甚至会对于土地的实际归属情况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现在我国在土地利用和规划过程中也开始认识到公众参与的重要性,本文首先总结了公众参与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之后总结一了些可行的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公众参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重要性
  对于土地使用权划分工作来说,我国经过多年尝试,最终确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其可以让公众更切实地参与到土地规划活动当中,就可以以公众的需求为基础,保证土地划分的合理性,这可以最大程度上让公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但是土地划分过程中,相关部门孔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来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建设活动中来,这也是我国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
  1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意义
  1.1 保证土地利用合理性
  对于一个规划区来说,最为了解的群体就是规划区内的群众,所以将公众一并引入到土地规划当中,无疑可以大大提高规划的合理性,保证规划可以更好地和实际应用需要结合起来。同时公众参与下,也会形成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将会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在过去的实践当中已经证实,仅仅利用垄断操作和封闭管理是难以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的合理性的,在土地规划工作中也要积极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论。
  1.2 提高规划方案的可接受性
  土地规划后会形成相应的方案,但是为了让该方案可以达到相应的预期效果,就需要社会各界认同规划方案,自觉地以规划方案为基础来开展各项工作。但是如果所推行的规划没有公众参与的环节,不仅仅会让其信服力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公众的责任感,这也是过分强调政府权威性的弊端。但举例来说,现在我国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于耕地的保护就非常重视,但是在这过程中也要认识到公众的作用,要将政府的行为转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赢得公众的参与。
  2 我国土地利用过程中公众参与中的问题
  总体上来看,现在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仍然刚刚起步,所以在实行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总体上来看,公众参与对象和范围也不够明确,相关制度也有待于完善。总结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首先,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将公众的参与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来看待,没有从制度上加以保证,这样一来,没有政策依据,就无法保证执行力度。
  其次,土地利用和规划的诸多环节上仍然有一定的暗箱操作特点,从机制上拒绝了多数民众的参与,无法保证规划利用的公众参与。
  第三,土地规划单位未必可以及时地听取公众的意见,这个问题在地方政府非常突出,地方的土地规划部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也不会听取公众的意见,往往存在着片面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忽略了地方广大群众利益的情况。
  最后,在规划方案制定时,相关方案和规划确立时,也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总结起来,现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当中公众参与制度中的问题仍然有很多,需要我们重视起来。
  3 公众参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对策
  3.1 声明发布上以内在需求为基础
  群众是土地资源最直接的利用者,所以结合于土地利用而开展的相关规划和管理活动是需要有民众的参与的,只有如此,才能进一步完善土地的规划管理体系。只有基于人民群众这一主体为基础而展开的土地利用规划活动才能够更为完美地发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活动进行之后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从另一角度而言,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土地管理方式的一种,需要这样一种积极而有活力的方式来引导自身相关程序的执行,藉此能够使与自身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建设。因此,编制一个好的土地利用规划,仅靠政府官员的政治抱负、规划专家的精英谋略而缺乏公众的积极参与是远远不够的。
  3.2 社区福利的增进
  土地利用规划的最初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只有一个,那就是:增进整个社区福利。政府只能对土地利用作出一定的规划,不可能也没必要包揽全部土地利用,土地的具体利用主要是由公众来实施和完成的。因此土地利用规划一方面理所当然地要吸收公众参与,让公众了解和领会土地利用规划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让土地利用规划体现公众的意图。土地利用规划仅仅由政府召集专家“垄断操作”、“封闭管理”是不够的,只有吸收公众参与的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后批准的规划才能切合实际,才容易实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比由政府部门关起门来苦思冥想搞出的土地利用规划更有生命力,更有权威性和群众基础。
  3.3 政府的支持
  首先政府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这一事情上应该持支持态度,因为政府作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主体应该切实地发挥自身主心骨的作用,这样才能掌控整个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方向,并且以此方向为自身的实际努力方向,以规划城市土地合理分配之后的相应建设事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全盘控制当下的实际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具体体系执行。政府可以适当地下放自身的权利,将管理方面的权限向下方转移能够使公众参与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甚至是切实地参与到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中成为一种可能。进而政府还能够实现将社会的相关功能恢复这一具有实际意义的体系化建设,从而缓解社会方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这一层面的压力。
  3.4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社会产品,涉及到区域内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对于公众本身来说,要摒弃“规划是政府的事,群众参不参与无所谓”的思想,积极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臣民意识”到“公民意识”的转变,维护自身的正当权利,积极地参与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各个环节中。对于政府来讲,积极对公众进行宣传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性及其积极意义,并培养其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4 总结
  经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在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受到人们重视的话题,同时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也开始产生了公众参与的意愿,这样看来,就公众参与到该管理工作当中,其实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对于我国土地规划工作的开展来说也非常有利。在作用上,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不仅仅可以提高公众的地位感,更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城市土地规划质量。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孙俊,黄辉玲.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问题及实施建议——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
  [2]冯健,苏黎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互动关系演进机制及融合策略--基于行为主体博弈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6):134-139,共6页.
  [3]王慧丽,柳敬.环境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探讨[J].科技尚品,2016(2).
  [4]刘颂,刘蕾.浅议城市绿地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住宅科技,2017(7).
其他文献
医学科技的进步大大延长的人类寿命,但生老病死依旧是每个人必经的路径。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如何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老龄化进程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摘 要:地方广电媒体在新的行业发展阶段需要面对更加激烈化的行业内部竞争活动,保障节目质量时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在播报公共事件时经常会出现意外的情况,相关人员必须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加强人民群众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应急机制对于地方广电媒体非常關键,现结合应急传播需求,探讨提升相关的应急传播能力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地方广电媒体;应急传播能力;提升方法  媒体在面对大型公共事件时,必须做好传播工
大概是王小波说过,在所有穷人当中,只有学生穷得最为理直气壮.王小波自己当学生的时候还能趁假期跟李银河到处去旅游,生活得这么小资,实在穷得不彻底.我记得看过一张他们的合
【摘要】绩效考核只是手段,绩效的提升才是最终目标。但在企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建立并实施一个有效的绩效考核与管理体系却绝非易事,大多数时候,对绩效的考核与管理总是遭遇最多的批评与指责。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列举一个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实例,进一步来阐述如何有效的建立一个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目前,随着我国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与相应媒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关于体育的新闻报道也逐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其中,关于羽毛球的赛事报道也逐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中国的小说地位一直很低.“小说”一词源于“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思是说小说是琐屑的言谈,小的道理.班固又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
国学经典教育是对传统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主渠道,高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不仅是育人使命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大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培育职业精神的有效途径,应得到广泛
【摘要】语文教学的作用,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文化,它更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起到一种语言的传承,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弘扬。当下的语文教学是从小学开始抓起的,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时,难免会因为语文课本中枯燥的文字而感觉到学习的乏味。因而,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营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