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15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来源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15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s)的分析方法.方法 以甲醇甲酸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经超声提取,采用阳离子交换(MCX)固相萃取柱净化,以4.0 mmol/L甲酸铵溶液(含0.1%甲酸)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HSS T3柱(50 mm×2.1 mm,1.7 μm)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高分辨质谱全扫描-数据非依赖性采集模式(Full MS/DIA).结果 基于数据采集结果,将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分为3类,筛选出3类不同的特征结构碎片离子.15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在0.5~200 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35~4.69 μg/kg和1.18~11.17 μg/kg.采用该方法对20例市售茶叶样品进行分析,1例菊花茶样品检出千里光碱,其余均低于方法检测低限.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满足茶叶中15种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的测定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不同条件下低密度聚乙烯(LDPE)食品接触材料中3种紫外吸收剂[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UV-71]、2-羟基-4-甲氧基苯并苯酮(UV-9)、2-羟基-4-正辛氧基苯并苯酮(UV-531))的迁移,基于确定性迁移模型得出吸附扩散的重要参数—分配系数和扩散系数,并研究其迁移规律.方法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LDPE粉料和3种紫外吸收剂混合并挤出造粒后,在175℃~180℃,70 Pa下,注塑为膜.针对高浓度酒精类食品生产加工储运场景,采用50%、70%、95%乙醇作为
目的 初步研究4种多环芳烃(苯并[a]芘、苯并[a]蒽、?和苯并[b]荧蒽)低剂量联合暴露的毒性作用.方法 购入5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按0、10、50、250、1000μg/kg·BW剂量连续灌胃染毒,基于人体4种多环芳烃的实际暴露量,灌胃剂量的比例设定为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0.99∶2.92∶2.68∶1.68.大鼠于染毒30d后处死,取血清、脏器等生物样本,计算脏器系数,进行大鼠肝脏病理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并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氧化应激相关
目的 研制鱼肉粉基体中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多氯联苯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方法 以草鱼为原料,采用污染物含量较高的飞灰样品配合饲料喂养,经去骨去皮,匀浆干燥、研磨筛分等过程后制得候选标准物质,经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由8家实验室定值,分析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 经检验基体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能长期稳定保存至少12个月,PCDD/Fs的特性值为0.017~1.4pg/g,扩展不确定度为0.02~0.6pg/g;DL-PCBs的特性值为0.54~16pg/g,扩展不确定度为0.28~6pg/g.此标准物质已通过标准物质评审
目的 评估我国居民经大米摄入无机砷的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NK1等数据库中2001-2020年发表文献中关于我国大米无机砷含量数据,结合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采用半参数蒙特卡罗模拟法估计我国居民经大米的无机砷摄入量水平;采用 目标风险系数法、终生癌症风险法对居民经大米摄入无机砷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我国各地大米中无机砷含量范围为0.038~0.1 mg/kg.我国居民经大米的无机砷暴露平均水平整体呈现出南方高于北方的特点(P<0.05),尤其是南方
目的 了解我国山东、广东和江西三省典型稀土矿区居民日常饮水中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Es)含量及分布规律,并与非矿区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山东、广东和江西三省的典型稀土矿区及非矿区居民,采用双份饭方法开展连续3 d 24 h膳食调查,收集受访者每天饮水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饮水样本中镧(La)、铈(Ce)、镨(Pr)、钕(Nd)、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钪(Sc)、钇(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牛乳粉中氯霉素残留分析基体标准物质定值方法,并以此法用于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及定值.方法 牛乳粉加水复原后,用乙酸乙酯提取,经正己烷除脂,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测定.结果 氯霉素在0.4~4.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平均回收率为100.5%,相对标准偏差1.1%~3.2%(n=6),且该方法测定牛乳粉中氯霉素含量基质效应较弱.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标准物质定值;经11家实验室联合定值,牛乳粉中氯霉素残留分析
目的 抽测2018-2020年北京市售蟹类中镉含量并进行评价,为蟹类的质量安全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随机采样的方法,采集北京市售常见蟹类,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蟹中的镉含量进行检测;采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评估人体每日通过蟹类摄入重金属所带来的健康风险.结果 2018-2020年共采集蟹类样品83份,重金属镉含量平均值为0.647mg/kg.从蟹类的生长环境来看,淡水蟹重金属镉含量范围为0.043~0.620mg/kg,平均值为0.183mg/kg;海水蟹重金属镉含量范围为0.033~3.200
目的 综合应用传统分离培养、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和高通量基因组学测序技术,建立分析市售普洱茶中真菌群落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新方法.方法 按照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对普洱茶样本进行可培养真菌检测和分离纯化,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ITS测序并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Blast分析;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普洱茶样本中真菌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扩增子测序,并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OTUs聚类,开展物种构成及多样性
目的 调查分析2019年中国4个小麦主产省生产的小麦中12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从河南、河北、安徽和山东4省采集2019年产小麦样品289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8种镰刀菌毒素和4种黄曲霉毒素共计12种真菌毒素含量,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小麦样品中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其污染率与平均污染水平分别为95.5%(276/289)和135.9μg/kg;DON的乙酰化衍生物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和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结合快速基本参数法快速测定不同食品样品中砷、铅、镉元素的分析方法.方法 样品粉碎过筛后,压片制备,用XRF结合基本参数法进行定量分析和快速筛查分析.结果 XRF方法的As、Cd、Pb检出限分别为:0.07、0.06、0.07 mg/kg.在国标GB 2762-2017规定的食品限量浓度水平,As、Cd、Pb的XRF检测结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结果相比相对相差值均小于25%.针对谷物、豆类、肉制品、水产品样品的XRF快速检测,除个别食品类别外,As、C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