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曼分离器分离效果观察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生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y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寄生性線虫的調查研究工作,时常需要分离幼虫,来观察土壤的污染程度。早在1917年伯曼氏(Baermann)即曾设計伯曼分离器来进行分离。时經四十年左右,虽有若干改进,但分离装置,变化不大。目前人体寄生虫如钩虫方面的研究工作,重庆市卫生防疫站(1958)及其他工作者皆曾利用此种装置,分离土壤中的幼虫;家畜寄生虫的动物流行病学及植物寄生線虫的調查研究上,亦皆采用。国外学者,亦多应 Parasitic nematode research work, often need to separate larvae, to observe the degree of soil pollution. As early as 1917, Baermann designed the Berman splitter to separate. After about 40 years,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ome improvements, the separation facilities have not changed much. Current human parasites such as hookworm research work, Chongqing Municipality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1958) and other workers have used this device to separate larvae in soil; animal epidemiology of parasites and parasitic nematodes Survey research, are also used. Foreign scholars should also be more
其他文献
近年来,江西丰城、江苏南通等县病虫测报站,试验“六六六颗粒剂”防治水稻螟虫,取得一些结果,初步看出:颗粒剂防治枯心残效期较长,可以省药、省工。但是,它与毒土的作用比较
利用金小蜂(黑青小蜂)消灭红铃虫,在我国已有很长历史。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在金小蜂的饲养技术上也有很大提高。但当三、四月份,容易采到的红铃虫茧,大部被用完,而另一些未
口诀举手顺自然臂掌成直线手形像彩虹虎口眼睛圆关键词——自然演奏小提琴的两只手的手形,都是顺其自然的,越是自然,就越放松。 Key tactics raise hands naturally straigh
棉花枯、黄萎病是严重威胁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 目前,大多数地区还是在零星、点片发病阶段,重病区尚不多。实践证明,只要认真采取检疫和防治措施,制止这两种病害的发展和逐
宋小明:上次谈过一期《歌词太多好的少》。付林:这期我们谈《作词向左向右走》。王磊:源自台湾几米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付林:它很流行。王磊:也是时尚语汇。付林:从音
广西藤县东风公社壤南大队,在晚稻穗上普遍遭受棘蝽象的为害,受害严重的达一穗粒数80%,一般达30%,轻的达15%。该虫主要是成虫期为害,吸取谷粒浆液及穗轴汁液,造成白粒秕谷,乳熟
为了防止梨黑星病早期发生,我们试验在梨树开花前喷波尔多液,有显著效果。 试验是在东代固大队,27年生梨园内进行,品种为鸭梨,树势衰弱,1963年感黑星病较重,病果率为75%。处
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是江苏省主要地下害虫之一。为害麦类、玉米、高粱、棉花、马铃薯等作物,但尚未见为害湖桑的记载。 1965年4月23日,在湖桑嫁
战略演讲录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郭树勇 ISBN:7301102089 页数:291 定价:25.00 出版时间:2006年1月大战略思想在二十世纪大放异彩,改变了政治家、军事家认识世界的模式。但不幸
汉中专区各县均有程度不同的稻瘟病发生和为害,尤以山区及盆地边缘侧坡、浅山一带发生最重。一般发病率为20~30%,最高达90%以上。其中以穗颈瘟、节瘟造成的损失最大。从5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