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高中化学实验课堂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很好的贯彻新课改的理念,真正的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改革的思想,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实验课、探究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法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一直在寻求一种符合化学课程特点,符合高中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国家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方法。根据化学课的特点及本人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化学实验课上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即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完全改变了以往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的方式,采用的是由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问题和学习资料,辅以学习方法的必要指导,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想好讨论、交流、辩论,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一堂优秀的化学实验课应具备的几个条件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聪明才智,采用各种手段积极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让每位学生都动手参与,进而更好的掌握。
  2、化学试验内容的选择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无处不化学,让学生从中体会化学的作用及学习化学的实用性、重要性,
  3、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应涉及环保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化学给人类的衣食住行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
  4、强化学生化学试验的安全意识,利于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及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
  三、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心理学上说,人在宽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最活跃,求知欲创造欲最强。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宽松、融洽、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和信任学生。比如:让学生坐着回答问题,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无论学生回答的是否完满,都要努力发掘优点和亮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肯定,不能直接否认学生的错误回答,更不能挖苦、讽刺和嘲笑,要多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名好老师应该具备宽广的胸怀,假如在试验课堂上出现了失误被学生直接指出,老师不能找理由逃避,而是要虚心接受。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回答,下课后和学生一起探讨,想办法找资料查阅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的面子和权威受到影响而心生恨意,这样积极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不仅不会影响老师在学生中的地位,反而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和喜爱,师生情感越来越深。教师要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题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参与学习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构建新知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教學内容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经历及生活中产生的一些现实,这样的问题往往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可采用这样的形式:1、创设问题情境。挖掘自然重点“新、奇、趣”现象的素材,利用幽默风趣、形象生动的语言,趣味无边的漫画、故事、高科技技术等多种形式创设问题情境。2、科学设计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如: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启发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的变化中提问,从不同事物的比较重提问,从科学规律与自身认识的差异中提问。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3、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少,知识面不够宽,也许有些猜想常常偏离目标。对此,教师首先要提供素材,诱发学生的猜想。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分析,提出符合逻辑的猜想。4、引导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设计上课试验。这是培养学生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分析能力的关键。在策略上,先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文字描述,结合猜想进行独立预设,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后,确定下实验方案,教师不应直接告知方法及步骤,以免妨碍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教师可将一套完整的实验方案分解,分别给不同的小组完成。5、指导学生实验,收集实验证据进行分析论证。这一过程是探究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前,教师要检查好实验设备,学生分组情况、安全注意事项、有危险性的关键的问题及步骤等都要特别提示和强调。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启发,对学生不易完成的操作进行现场演示,对于学生做的好的,当即表扬和鼓励,同时也可以推荐他们帮助其他小组。实验完成后,进入分析论证环节,教师不能把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而应该从方法上加以知道,组织学生组内讨论,让每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最后综合给出最后结论。6、巩固应用,延伸问题。本环节教师要设计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与生活、生产、科技紧密联系的典型任务。在解决的过程中,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暴露出来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纠正,然后再解决问题;对于综合性比较器的问题,老师先给提示,学生再进行思考、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后再让学生完成,引导学生进行“举一反三”,使得问题得以拓展。
  探究式教学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的教学改革的思想,突出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真正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2、陈建华,《上海教育科研》,2006.1。
  3、曾前名《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6.
其他文献
介绍了提高活塞式气体压缩机运行效率的3个方面: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及控制注油量;确保气缸水套或中间冷却器冷却效果减少余隙容积。
本文列出中国供热现状及解决计量供热的办法.介绍了数字式智能型热表的原理及应用.
【摘要】中国古诗词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代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全国许多省市都将“古代诗词赏析”列入了中考的考试范围,纵观大多数试题,它所要求赏析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概括诗词的主要内容;赏析诗词中某个词语的妙处及作用;赏析诗词中某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概括诗词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赏析古代诗词呢?我就这
采用数学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发动机冷却余热的生成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转速和负荷的降低都会使冷却余热占总输入热量的比率升高.
在太原玻璃厂450t/d浮法玻璃生产线上,设置一台热管式余热锅炉,每年可回收73440t蒸汽,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9840t/a。
通过对几种常用炼焦煤的工业分析、粘结指数、胶质层指数、奥亚膨胀度、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和岩相组成等的测试分析,按不同的配比作出了9种配煤方案,并将配合煤放入20kg实验焦炉
总结了10万m3干式柜的大修调试工作,提出了柜体倾斜、导轨、导轮运行不正常、漏油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摘 要】 写作能力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适应时代需要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练笔作为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指导学生通过小练笔掌握写作门路,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小练笔;方法;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人教版语文教材
【摘 要】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能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的知识。采用生活教学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并将生活问题引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真正体验到从生活中学习,并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教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  小学语文教师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诱发学生写作兴趣,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喜欢写作文,对写作有兴趣。其次是强化学生写作兴趣,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讲评课上推荐佳品;批改作文,评语要有鼓励性和启发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教学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其中写作是最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