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光货“高利壶”的线韵之美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紫砂壶的线韵之美,是一种独特的凌驾于壶器制作过程与结果的气度与艺术境界。紫砂壶的线条艺术结构与艺术生命的结构同呼吸,同时蕴涵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紫砂壶的线韵之美是一种润内滋外的涵养,包含着自然美、变化美与和谐美。
  关键词 紫砂;高利壶;光货;线条艺术
  紫砂壶的线条艺术斑斓多姿,且风格不一,有的飘逸浪漫,有的凝炼古拙,有的天真浑成,有的端庄雍容,结果造成了圆器柔润,方器劲峭的风格,还有一种是方圆兼蓄的风格,从而使紫砂壶姿态横生、趣味无穷。紫砂壶有不少经典作品,且深得世人的喜爱,不管是环肥燕瘦,还是方圆兼蓄的风格,都显得呼应有致、自然协调,而且能够气韵贯通,达到了美的极致。优秀的紫砂壶作品都有著线韵流畅的共同点,显示出壶器的高雅气质与精神风貌。现以紫砂“高利壶”(见图1)的工艺设计为例,谈谈这款壶器的造型及其线韵之美。
  1 紫砂“高利壶”的造型
  紫砂“高利壶”手工成型,造型饱满。观其壶形,壶身为一个大球,壶盖为一个半球,壶钮则是一个小球,加上线条柔和的环形壶把、小巧圆润的弯嘴,使紫砂“高利壶”整体比例协调、珠圆玉润、把握舒适、出水流畅。紫砂“高利壶”尤为出色的部分是壶把处伸出一条贯穿壶肩、壶流的曲线,细致绵长,形如流水,雅俗共赏,是把玩品茗、赏心悦目的佳品。
  2 紫砂“高利壶”的线韵之美
  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样,这是依赖“线”的质感、神韵以及变化的自然结果。贯穿于紫砂“高利壶”的壶流、壶肩、壶把的圆式抛物线有着极大的包容性,具有“守圆含虚”的特点,这种空灵之气十分独特,具有稳定的厚重感与立体感。正如紫砂“高利壶”的刚、柔寓意于“线”体之中,不是两极分化的孤立存在,而是在发展中找到彼此的契合点,并且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产生一种圆中存方、方里寓圆、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紫砂“高利壶”的线韵之美可谓精简至极,势如行云流水,不乏空灵之象,既有着“超然于风尘之表”的内蕴,也有着“杂然赋流形”的变化。这款紫砂“高利壶”寓意“和合、和睦”,整体以凹凸阴阳变化的线和面组成,并再以此分上下两部分组合,条条相吻,饱满挺拔,给人以美的享受。
  整体上看,这款紫砂“高利壶”的线韵之美以圆的形体为骨干,以气韵为灵魂,将技艺、创意、灵气随着壶器的“线”形任意流走,追求“线”的舒展、“线”的神韵以及“线”的艺术生命气息。自古以来,紫砂壶的艺术展示是多角度、多层次、多空间的,并且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打造出“线”条的艺术与魅力。对于线条的运用,紫砂从业者一般都在自觉地思考与运用。艺人所创制的线条技法与线条风格都体现出其对壶器的情感,当创作主体的情感、个性、人文涵养融入壶器的创作时,壶器的线条才完全地展示出了“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以及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的审美,这也是紫砂壶源源流长、生生不息的根源所在。紫砂“高利壶”对线条的运用折射出了人类共同的审美意识,体现出人类的认识意识,与此同时,也表达出人类的情感,折射人类的人文精神和民族意志。因而,紫砂“高利壶”体悟并表达了制壶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与艺术语言,这是正确理解紫砂“高利壶”点、线、面构成关系的关键。
  3 结 语
  紫砂壶空间造型丰富、线条独特,正符合传统审美的内在规律,紫砂壶完美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线条的特点,紫砂艺人在装饰紫砂壶时,巧妙的线条运用既确保了紫砂壶的质量,也考虑到了其装饰手段。紫砂“高利壶”的装饰线条十分传神,这款壶器是线条艺术的典范之作。
  参 考 文 献
  [1]张雨涛.漫谈紫砂壶的线韵之美[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2(11):70.
  [2]郭海坤.紫砂壶艺的线条运用[J].江苏陶瓷,2008(3):46.
其他文献
摘 要 宜兴紫砂壶的烧制具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代能工巧匠与文人雅士通力合作,运用篆刻、雕塑、泥绘等传统工艺,完美契合紫砂泥性,毕智穷工钻研改进紫砂壶的造型、装饰以及理念。这样就将中国传统与现代美学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突出了创意,传播了文化,体现了经典。以“玲珑如意壶”为例,其自始至终对艺术的感悟和对生活的品鉴都较好展现了其自然灵性和艺术之美,本文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此壶的艺术魅力
纵观历史发展.紫砂壶艺术的前行总是离不开文人雅士的推崇与青睐。从诗词的赞赏到书画的篆刻.文人对于紫砂的喜爱大大提升了紫砂艺术的价值,也不断推进了紫砂艺术的发展进程。因
紫砂陶刻的技法可分为“刻底子”和“空刻”两种。“刻底子”是先在壶坯上打好墨稿,然后用特制的陶刻刀把墨稿部分刻除。“空刻”是指作者有较高的书画功力,直接用刻刀在壶坯上镌刻书画。在“刻底子”的陶刻技法中,又分阴刻和阳刻。阴刻是直接在墨稿的线面上进行镌刻。阳刻则相反,它是采用保留墨稿的方法,而把空白的部分,用各种刀法把无画面的部分浅刻清除。阴刻、阳刻与印章的篆刻十分相似,印章有朱文印和白文印的区别,朱文
紫砂壶的线条不仅写形、写貌,而且传神、写真、写心。紫砂壶强调观照物象、以心传心,以心悟物象,强调“悟道”的特质。线条所起到的装饰功能,在紫砂壶的艺术表现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线条是紫砂壶最为有效的造型语言,谢赫在六法论中首提气韵生动,其次为骨法用笔,再次为应物象形。形与神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形用以表现事物的外延,而神则揭示了物的内涵,正如张彦远所说的“纵得形似而气韵不生”。现以“双线如意壶”(图1)
1月6日下午,由宜兴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征编出版的宜兴文史资料第42辑《宜兴民俗》一书,在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首发式。  宜兴民俗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特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是一份极其丰厚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为挖掘和展现历代风尚、礼节、习惯等民俗风貌和史料收藏,更好地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提升我市对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