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白城统计造假太恶劣!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r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小城鹤岗凭着超乎想象的低房价成了网红。另一个存在感不太强的东北城市——白城却靠着统计数据造假也火了。
  白城造假有多厉害?
  直接看国家统计局4月18日的通报:吉林白城经济普查违法案件中出现的通过多种方式违法干预预普查对象独立真实上报普查资料等普查造假、弄虚作假问题和未严格执行全国经济普查方案要求等普查违法问题,严重影响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危及以普查数据为基础的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性质严重,影响恶劣。
  “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熟悉话语体系的人们都清楚,这一行字有千钧之力。
  国家统计局为何发出雷霆之怒?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仔细通读了通报全文,里面专业术语太多,需要一一翻译成“白话文”,喝杯茶,一个个关键词看过来。

系统性造假


  白城统计数据造假,“犯案时间”是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阶段。国务院决定于2018年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目前处于登记阶段。
  摸清家底算好账,才好干活。
  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17〕53号文)的说法,要通过经济普查掌握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最终目标是“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
  数据質量决定着普查的质量,也决定着经济决策的质量,这是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
  然而,在如此重大的事情上,吉林白城是怎么做的呢?
  据国家统计局通报:“白城工业园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洮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榆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阶段,通过多种方式违法干预普查对象独立真实上报普查资料,导致部分一套表企业普查数据严重失实;洮北区部分一套表企业因自身原因提供不真实普查资料。洮南市、通榆县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阶段,部分非一套表企业普查资料失实,洮南市还存在个体经营户普查资料失实问题。”
  从部门到区县,白城几乎“集体塌陷”,系统性造假。

对数据源头 (企业) 下手


  通报所说的“一套表企业”“非一套表企业”是什么意思呢?概念上理解有点复杂,有家小企业主说得通俗易懂:基本上,年营收2000万元才够得上一套表,“像我们这样的小微企业,够不上一套表资格,就是非一套表企业”。
  一位统计系统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企业一套表调查,其设计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有关数据造假,具体流程就是,符合一套表调查标准的企业,自行在国家(省)数据平台网上填报相关信息,经层层审核后汇总到国家统计局。“这中间,各级部门都没有修改数据的权限,只有企业能够改,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数据的真实。”
  如此一来,就改变了以往“层层上报”的数据采集方式,变成“两点一线”模式,一套表企业用联网直报系统将原始数据直接传到国家数据中心,国家统计局就能够直接掌握第一手的数据。普查数据的质量怎么样,企业是关键。
  于是,白城就直接对数据源头——企业下手了。非一套表企业规模小,基本上靠手工填报,在流程上让数据注水更容易操作,白城洮南市对个体经营户都没放过。
  具体怎么做呢?某省一家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其实很简单,“区里面去年开会,都是口头给我们下了任务,要求网上填表的时候必须确保增长”。
  按照区里的要求填了“假数据”交上去之后,今年3月,该企业收到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该企业说明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原因,“如为机关、人员违法干预,请详细说明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方式等。”
  这让该企业负责人左右为难。

“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后遗症


  “我们做企业,报假数据没有任何好处,但是上面要求这么报,我们也得听。”该企业负责人抱怨说,现在出了事,上面的人却说管不了,一旦被惩罚,企业就将被列为失信企业,对今后的经营影响极大。
  既然企业不愿意造假往高了报数据,那么,白城的政府部门为何甘于冒风险来注水呢?
  说到底,错误的“唯GDP”“唯数据”政绩观所致。不光是白城,也不只是第四次经济普查期间,经济数据造假并非个案。有基层官员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称,年年报数据都要增长,是一条硬指标,“以前,能不能提拔上去,考核的第一指标就是GDP数据。”
  正如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分。
  知情人士透露,曾经连续多年,某省的省会城市和省内另一大城市都憋着让对方先公开数据,谁先公开,后者就在前者的数据上加上一点点,为此还相互想尽办法刺探对方“情报”。
  有学者在东北某地调研时发现,寒冬腊月里并无市场需求的水泥厂却满负荷运转,一问才知竟然是为了冲发电量指标,让他大为感慨个别地方官员数据造假简直是胆大妄为到疯狂的地步。
  2014年,中央巡视组首轮巡视辽宁时指出,“辽宁全省普遍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2016年,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再次重申辽宁经济数据造假。
  此后,辽宁挤水分。2016年,辽宁GDP比2015年少了6705.5亿元,“缩水”幅度高达23.3%。连续挤水分之后,面子确实不好看,辽宁GDP在全国的位次,从排名前十跌至中游。
  继辽宁之后,全国多地加入挤水分行列。如,内蒙古2016年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核减幅度达到2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核减40%;天津滨海新区2016年GDP核减33%。
  这些动作背后,是发展理念从求数量到求质量的变化。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高决策层反复强调“不唯GDP论英雄”。十九大报告也未提未来GDP翻番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上述通报指出,各地要从吉林白城经济普查违法案件中认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认真落实本地区、本部门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中的责任,严格遵守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等统计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全国经济普查方案,严肃普查纪律,严守纪律底线红线,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那些沉迷于数据造假的人,脑筋该转弯了,眼睛真的该朝前面看看了。否则,将是严厉的惩处。对于白城上述违法行为,国家统计局将移送吉林省委、省政府依法依纪依规严肃处理。
其他文献
今年重點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高铁、机场、高速公路、高速移动互联网、宽带互联网等许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许多公共产品收费过高,加重了实体企业运营成本。  “中国经济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相应地,企业要从规模的增长转化为规模、效益的增长。效益驱动最核心的就是产品技术创新能力要提高,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具创新能力、更有附加价值、消费者有更好体验和认同的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很多奇迹,无论是知名度、美誉度,还是收视率、播放量,甚至是商业回报和市场影响力,都几乎无出其右。毫不夸张地说,《舌尖上的中国》的巨大成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的中国纪录片行业,不再那么小众、那么苦情。  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是创造这个奇迹的最重要的人。吃货们“苦熬”4年,陈导的新作终于来了。10月28日,陈晓卿团队全新推出的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在
《中国经济周刊》:您的很多理论和“预测”,有专业证券类媒体也做过报道,但对一般人而言,对此“好奇”的成分更大,“接受”似乎有些难度。您如何看待这一状况?  齐世军:我讲个故事,爱因斯坦和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卓别林对爱因斯坦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  我觉得这个故事特别能说明问题。我们对科学的应用,更多的是对其结果的运用。比如手机,并不是人人都懂得
亲历者王婕 天津一国企财务人员  1978年,20岁的王婕进入天津某国有企业,在办公室负责人事工作,从业40年,王婕和公司一起,见证了中国社保制度的改革和升级。“80年代,员工看病费用100%报销,子女报销50%”  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企业保险”制度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上。制度安排具有典型的国家负责、单位(集体)包办、板块结构、全面保障、封闭运行等特征。  “那时候
正当国内改革徘徊不前之时,1992年1月18日,88岁的邓小平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小平南巡”。小平南巡指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途——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世界单极化趋势日益显露。国内一些“左”的思想开始回潮,
@红高粱:全国一盘棋,每个地方都有高峰与低谷的时候,应该互相调整,毕竟东西部发展有别。  @大郎你该吃药啦:劳动力人口在流动,不流动的老人需要保障,均贫富,这个好。  @黑夜吹风:结余多的是外来务工人员所缴的养老保险,将来老了回家乡领养老金所以产生缺口,进行全国调剂符合客观需求。  @老农民:这是好政策,因为北上广这些地方有来自外省务工者,也有大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原地领养老金。  @长白山韵:对于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出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确保到2035年節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硅谷帝国:商业巨头如何掌控经济与社会》  作者:( 美) 露西·格林( Lucie Greene)  译者:李瑞芳  出版时间:2019年6月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露西·格林是J. Walter Thompson(智威汤逊)公司的未来和创新智库创新集团全球总监。曾为《纽约时报》《商业周刊》《泰晤士报》《金融时报》等出版物撰写专栏文章,讨论不同生活方式领域的未来趋势。  当我们提到
江西余江平定乡洪万村夏家组“宅改”现场  2017年6月下旬开始,国土资源部领导督察农村“三块地改革”试点工作的消息不断传出,有媒体报道称,此次国土资源部至少组建了15个督查组赴地方调研“三块地改革”。  所谓“三块地改革”,即农村土地征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及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