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O5-MoO3/Tio2催化滤袋的制备及中试应用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现有Mn基催化滤袋SO2中毒的问题,制备了基于V2O5-MoO3/TiO2的催化滤袋,用于在180~260℃范围内同时去除NOx和粉尘.实验结果表明,双层滤袋在气体过滤面速度为0.2 m/min时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和抗硫抗水性能.在纯氧玻璃窑炉中试中采用制备的双层催化滤袋进行了试验,烟气量为2000~3000m3/h、SO2浓度在20~30mg/m3范围内、水蒸气含量10%(体积分数)、Nox浓度为400~550 mg/m3,在170~210℃范围内Nox转化率可达到88.14%~95.06%,验证了催化滤袋的脱硝性能;连续运行1500h后,活性出现5%左右的微弱衰减;在高硫烟气条件下(300~500 mg/m3)连续运行100 h发现催化滤袋失活,SEM-EDS和XPS表征证明催化剂失活是由于硫铵类物质在滤袋纤维表面沉积,部分活性位点被覆盖所致.
其他文献
以2a生毛白杨苗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人工补灌水量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揭示植物生理活性物质与不同灌水量之间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毛白杨育苗中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200mL/株·次(T1,对照)、3360mL/株·次(T2)、2520mL/株·次(T3)、1680mL/株·次(T4)4个灌水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毛白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在同一月份随着补灌水量的降低而升高;可溶性糖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T2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T3
工质黏度对于制冷系统的设计优化至关重要.R513A因其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热力循环性能,在冷水/热泵机组中有望成为R134a的主要替代制冷剂.为了进一步探究R513A的液相黏度特性,基于毛细管法设计搭建了制冷剂液相黏度测试系统,采用R134a作为标准液体对毛细管黏度计进行标定.在温度范围253.15~333.15 K内,开展了 R513A的液相黏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R513A的液相黏度略低于R134a.采用R-K多项式方程、硬球模型结合混合规则与实验数据进行关联,R-K方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绝对偏差(AAD
细颗粒粉体下料时受气固流体力学作用在料仓出口附近形成逆压力梯度,使得粉体下料流率实验值远低于理论预测值.而且该压力梯度力直接测量较困难,对模型修正和发展提出了挑战.以玻璃微珠、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颗粒、褐煤和聚氯乙烯(PVC)颗粒为实验材料,首先开展粉体静力学与动力学测试,借助休止角(AOR)、豪斯纳比(HR)和卡尔流动指数(CFI)多个粉体流动性判据综合分析不同粉体的流动特性;在分析粉体料仓出口附近气固流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Jenike流动与不流动判据,将作用在细颗粒粉体上的逆压力梯度力引入到拱
文章首先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包括表面修补、灌浆、加固、置换处理、温度控制、养护,以期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该文研究了 2种植物源药剂0.3%印楝素乳油(EC)5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AS)1000倍液,在春季日平均温度15℃和20℃时,对金银木蚜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日平均温度达到15℃时,0.3%印楝素乳油(EC)500倍药液防治金银木蚜虫效果相对较好,药效持续时间相对长.春季对金银木蚜虫防控,较好的控制了金银木蚜虫干母蚜种群数量,降低危害程度.
文章对满堂支架法进行了概述,说明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满堂支架施工的要点,提出了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满堂支架施工的质量问题及优化措施.
植物蜡叶标本可保持植物原有形态特征并且可以长期保存不变质,具有美观、逼真、易识别等特点,是科研、教学、科普的重要材料.洪崖山国有林场基于“蒙古栎、栓皮栎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收集了华北、东北等地区数百种蒙古栎种质资源.然而蒙古栎蜡叶标本在制作及保存过程中易受温度、湿度、病虫害等不良因素影响.该文总结归纳了蒙古栎蜡叶标本制作及保存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做出系统的整理,以期为高品质的植物标本制作提供参考依据.
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如果其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巨大影响.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要点,说明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现状,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离子液体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烷基化反应速率,开发适用于该工艺的高效反应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微反应器在过程强化方面的优势,设计了适用于烷基化反应的微反应器,考察了烷基化模拟体系的流动规律,在较大操作范围内实现了催化剂与产物的连续分相.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实现了C4烷基化反应的微型化,分别考察了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分散尺寸对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反应器内的烷基化反应在2 s内完成.C8选择性和TMPs(三甲基戊烷)/DMHs(二甲基己烷)分别最高可达70.90%与13.4,均高于相同反应条件下搅拌釜反应
为了研究错流旋转填料床的质、热同传性能,采用热空气-氨水体系,考察了进气温度T、超重力因子β、液体喷淋密度q和气速u对错流旋转填料床传热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比了丝网填料和乱堆填料的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气相体积传质系数kyae、体积传热系数(Ua)s随进气温度、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传热效率ε、传热面积A随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传热系数K随超重力因子、气速、液体喷淋密度的增大几乎不变,从而揭示了错流旋转填料床强化气液直接传热的机理是通过提高传热面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