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运动中恐水心理成因及克服方法分析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游泳课程,可是在游泳课程中,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不敢下水、下水后不敢呼吸和睁眼、游泳动作急、喜欢扶人等行为,出现这些行为的原因是他们有恐水心理。为此,教师总结和分析了他们恐水的原因,主要有学习者自身意志品质较差、教学方法的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等。针对此,教师提出帮助学生克服恐水心理的方法,包括培养学生的水感、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安全措施的准备、多练习游泳基础技术,逐渐消除学生恐水心理,进而更专注地参与游泳课程。
  关键词:高校学生;恐水心理;克服方法;游泳课程
  游泳运动对人们身体非常有益,男女老少都适合,不但能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改善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还能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健美塑形、增强抵抗力,为此很多高校都设施了游泳课程。游泳课程的设置意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锻炼更强健的体魄。可是,高校学生中有很多都是游泳初学者,他们学习的时候会有很大的阻碍,其中对水出现的恐惧心理是最大的障碍,不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游泳技术的掌握。所以,高校游泳教学时,教师需要观察学生恐水行为,并综合分析他们出现恐水心理的原因,才能找到合适的克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轻松地学习游泳。
  一、高校学生恐水心理的具体表现
  (一)不敢下水
  初学游泳者学习游泳的时候,因为存在恐水心理,他们中有一部分总是站在距离水比较远的地方,即使看见很多同学在游泳池中安全地游泳,自己心里也渴望与朋友游泳,可就是不能克服自身的恐惧不敢向前迈一步,一直在游泳池边上待着,看其他同学的游泳。
  (二)下水后不敢睁眼或者不敢呼吸
  有大部分的游泳初学者,尤其是小时候有呛水经历的学生,在下水之后,常害怕有水进入到鼻子或者头部沾到水而呛水。当他们进入到水里的时候嘴巴闭紧,不会张嘴吐气,憋着气,出水之后才吐气和吸气,这样身体会缺氧而感到无力,也就不能做任何技术性的动作。还有一些学生会将头埋到水中,不敢睁开眼睛,四肢胡乱挣扎,没有规律地做动作,这时心跳得非常快,更容易溺水,非常不安全[1]。
  (三)游泳时动作急
  因为害怕下到水中下沉下去,初學者总是在做动作的时候比别人快,尤其学习蛙泳的时候,没等充分地漂浮,就开始下一个动作,很怕沉到水底,两只手不停地划水,技术动作非常不标准,因此很难掌握蛙泳的要领。
  (四)站立式游泳
  很多初学者因为恐水,踝关节变得非常僵硬,两只腿不会做蹬夹水动作,手臂动作节奏错乱,出现挺着胸、抬着头、立着游泳的现象,很怕头部沾到水。
  (五)喜欢扶人
  在学习游泳的时候,恐水的学生非常喜欢扶着别人,不扶着别人,就扶着岸边或者水线,生怕自己沉到水底,担心自己出问题,总是想要找依靠靠着[2]。
  二、初学者恐水心理成因
  游泳运动在水中进行,一般初学者都会有一定恐惧心理,导致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出现一些心理障碍,练习的时候比较害怕,出现动作僵硬、不敢下水、头部不敢入水等问题,而造成恐水心理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改变常规身体姿势以及水中无依附感
  众所周知,人们在正常情况下会保持站立状态,而游泳的时候,人们则需要保持仰卧或者俯卧状态,并且沿着头部方向前行,这样就改变了常规身体姿势,不再是站立的前进,运动面、运动轴、运动方向均发生变化。同时,人体受到地球吸引力的影响,不管在任何时候,都想要找到一个支点或者可以握住的物品,以此来保持自身的平衡,可是在水环境中,人体密度与水密度的大小相近,并且受到浮力的影响,人们在游泳的时候,就会晃晃悠悠,很难保持平衡的状态。这时改变身体状态,并且没有可以依附的点,总是感觉自己停不下来,非常不习惯,进而出现恐惧的心理[3]。
  (二)呼吸方式发生改变
  空气环境中,人们呼吸是无意识的行为,非常简单地就能呼吸;但是,在水环境中,呼吸变成有意识呼吸,这时人们所考虑的问题,并不是怎样从水中浮起来,而是怎样能在呼吸的时候不会“呛水”,这就需要改变鼻子吸气的方式,变成用口吸气。而改变呼吸方式的手,难免会呛水,因此会有恐惧的心理。
  (三)学习者自身意志品质较差
  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游泳的时候,自身意志品质不是很强,缺少勇敢面对水环境的精神,即使掌握游泳技能,可是在真正到水中训练的时候,依旧不愿意下水,来到水中也会有动作失调、动作僵硬的问题,最终结果就是不能完整地进行游泳练习,加剧了恐惧心理。
  (四)教学方法的影响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是重要的引路人,为促使学生快速掌握游泳技巧,并且能安全游泳,大多数教师都非常严格地进行教学,而这样严肃的环境,让学生感到一些紧张。本来学生就对游泳有一种惧怕的心理,加上紧张的教学环境,更加剧了学生的恐惧心理。并且,教师对于学生们的游泳水平不是很了解,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学生心理状态,也就会出现学生没有完全适应,必须要下水,进而出现抵触心理,学习效果也就不是很明显[4]。
  (五)周围环境的影响
  周边新闻或者他人的经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学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得有人溺水身亡的信息;还有一些学生会看见其他人在戏水或者水旁的时候,出现溺水的情况,这些情景会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会导致学生学习游泳的时候出现恐惧心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学生在学习游泳之前,发生过呛水、遇到过水灾,还有晕船的情况,同样会导致学生出现恐水心理。
  三、帮助学生游泳时克服恐水心理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水感
  1.全方面准备活动,尽量降低学生的恐惧程度
  在游泳教学中,常见学生的恐水心理,这不利于后续的教学。因此,组织游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恐水心理,并做好各方面准备,帮助学生减轻恐水心理,下面具体进行分析:第一,进行准备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用轻松诙谐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将人体描述成“水中浮物”,不但能在岸上自由的活动、行走、爬行,还能在水中自由地游泳。这时引导学生在岸上进行行走、蹦跳、爬行等简单的练习,接着模仿水中游泳动作,以让学生逐渐地适应周围的水环境,同时培养他们的平衡感和速度感,以加强学生身体的自我控制能力。第二,当学生结束陆地模仿的时候,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呼吸方法,简单学习水中的吸气以及吐气方法,接着慢慢拉长吸气以及吐气间隙,并且增加频率,从3秒到5秒,再到10秒,这些应当依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实施。当岸上呼吸练习结束之后,带领学生俯在水池的边上,把头慢慢地伸入到水中,尝试用刚才吐气节奏均匀地换气,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练习怎样在水中呼吸,另一方面可慢慢地消除学生恐水的心理。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水并不是那么可怕,从而逐渐地战胜恐水的心理,更专心地学习游泳[5]。   2.强化学生在水里本体感觉的培养
  因为,当人们进入到水中的时候,自身有一些感觉上的变化,进而出现恐水心理,针对此,就需要让学生慢慢地适应这种感觉,引导学生用自己身体感受水中环境,尤其是手部和腿部对水的感觉。首先,在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划水动作。划水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做两手同时握拳和一只手握拳、另一只手不握拳的练习,以让学生感知自己手部动作变化而获得的不同动力。其次,当学生游泳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应当尽量地减小肘关节动作的幅度,直臂划水,并且缩短手臂划水路线,这样就能感受到不同划水方法受到的水流阻力和动作速度感,进而掌握适合自己划水方法,找到水感。最后,详细地讲解完整泳姿作,对每个动作进行分解,以让学生找到水中本体感觉,不管是蛙泳,还是自由泳,游泳中直体性非常重要,带领学生进行分解动作练习,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整个动作要领,提高水中平衡力[6]。
  (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当学生尝试下水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不让学生将全部精力放到害怕水上,这样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缓解恐水心理。对于初学者而言,心理因素对于学生学习游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只有在心理上克服恐惧心理,才能认真地学习游泳,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转移学生们的注意力,讓学生忘记自己对水的恐惧。例如,培养水感的练习中,教师为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设计了小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使得他们的注意力在怎样能获得胜利上,从而减轻学生恐水的心理。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已经从怕水到喜水,再到驾水。可一定要注意,游戏的强度不能过大,持续时间要适中,这样才会起到转移注意力的作用[7]。
  (三)强化安全措施的准备
  游泳课程上,学生会产生很强的恐水心理,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刚刚进入到陌生环境,对这个环境不够信任,觉得自己的生命安全或者身体健康会受到威胁,进而排斥游泳。所以,想要让学生彻底消除这种恐水心理,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环境,加强各种安全设施的准备,同时准备安全措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保护起来,游泳的时候并不会危害到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到游泳运动中,与教师良好配合。而想要做到这些,必须有严格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依照制度进行准备,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或者训练。教师也要时刻督促学生进行相互监督以及保护,如果在教师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发现意外情况,第一时间告知教师,才能第一时间进行救援,防止意外发生。
  (四)多练习游泳基础技术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多次的基础技术练习,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水感,并强化水中的手感和肌肉用力感,进而让学生形成一种游泳技术动作的神经肌肉协调感和时空感,当这些基本技术掌握之后,学生才会有信心在水中进行完整的训练,彻底地消除恐水的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组织游泳课程,教师要了解学生出现恐水的原因,然后运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水心理,进而引导学生专注学习游泳技能,积极参与游泳练习,熟练掌握游泳技能,提升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家宜.游泳教学训练中学生恐水心理的成因及克服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7):69–70.
  [2]于洪波.高校游泳教学如何利用快乐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体育风尚,2019(6):107.
  [3]陈洁.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巧妙应对分析[J].神州,2019(13):98–98.
  [4]纪磊,吴迪.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游泳教学的影响初探[J].体育风尚,2019(4):176–176.
  [5]杨文卿.普通高校游泳教学开展现状及其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休闲,2019(4):134.
  [6]林长青,兰伟.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措施[J].度假旅游,2018(11):162–163.
  [7]齐常春.高校游泳教学中影响初学者学习过程的因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2):99–100.
其他文献
4月25日至27日,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在辽宁调研质检工作,先后实地考察了大连商品交易所、鞍山钢铁集团、锦州有关企业和质检机构,就质检部门如何发挥职能作用,抓好质量提升,助力企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在观看和了解大商所的商品期货交易运行情况后,梅克保对辽宁检验检疫局改革检疫监管措施,助推期貨贸易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要求辽宁局加快研发“进口大豆期货监管信息系统”,加强对进口大豆物流
期刊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大数据时代基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主要结论:目前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发展随意化、继续教育培训虚化两大问题。建议: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应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为发展目标,通过开展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教育课题研究,强化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教学效果考核,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
投资组合管理是投资管理的较高层次 ,不同的投资者对此有着不同的选择。本文从成本———收益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博弈论和有效市场假定等方面多角度的进行分析 ,指出投资
2015年8月至11月,质检总局组织开展了34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涉及轻工产品、电子电器、农业生产资料、机械及安防产品、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等5类产品。本次共抽查3157家企业生产的3159批次产品(不涉及出口产品)。经检验,2865家企业生产的2867批次产品合格,监督抽查合格率为90.8%。  在本次抽查中,共有5个省(市)6家生产企业拒绝接受监督抽查。分别是:河南省新乡枫叶散热器有限公司、
为防止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床的枪头在切割中发生撞击造成损坏,一般设置为不固定结构。但这种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误差,使用过程中可能因发生碰撞导致枪头与板料不垂直,
设置盛蕾打顶、始花打顶、盛花期打顶3个处理,开展粤烟98不同打顶期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纯N157.5ken,m2,N:P:K为1.00:0.70:2.95的施肥水平下,粤烟98适宜的打顶期为盛蕾期打顶。在正常培
近日,意大利私人铁路公司(NTV)展出了其最新定制的伊塔洛自动高速列车,引来人们争相试乘。列车制造商为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一眼望过去,这辆列车简直就是法拉利跑车的翻版。车
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温控系统的设计。该算法采用分段线性化定量求解控制量,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控温参数进行分段,使控温在各温
将金属铌灼烧成氧化物后,用碳酸钾熔融样品,采用催化极谱法连续测定金属铌中微量钼、钨。考察了测量方式、温度、共存元素、样品前处理等因素对样品测定的影响。通过12份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