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
谁愿意住在香港?
到处都那么挤,隔着窗向外望,看到的永远都是对面楼盘电视屏幕上长年不断的粤语片;道路窄得必须时时靠着墙走,否则就会挡了后面的车子;计程车贵得要死,过个海就要一百多元钱;房租当然也贵,住在太子那么偏的地方,一个月也要一万多元,不得不和别人分摊;去便利店就一定要和店员讲广东话,否则她会给你白眼,当然,你要是说英文,她会态度好上一万倍。
谁要你死乞白赖地考过来读电影系呀!谁又要你挤破脑袋留在TVB当小小编剧一枚呀!别误会,霍小萌不是TVB的粉丝,80后这代人早就不吃TVB那一套了,霍小萌是一路追寻着潘家明来到香港的。
【B】
霍小萌上高一的时候就认识了潘家明,她的语文老师把高三学长潘家明的作文拿到班级里来念,写得很长,明显不是规范的考场作文,但是写得确实好。潘家明除了作文写得好,其他科目死伤惨重,但霍小萌就觉得这样过日子才像16岁该做的事,天天做学生标兵有什么意思?但是霍小萌的语文老师对她说:“你千万别学潘家明,他这样子,什么大学都考不上。”
语文老师错了。
潘家明的高考成绩不负众望地低分出局,但他凭着刚刚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被香港那所最有名的电影学校录取了。
那部小说的主题是咒骂该死的高考制度以及高中严格的纪律,当然,还有教过他的老师们,一一对号入座,老师们集体失语,装作不知道他指名道姓暗讽的某某某是谁谁谁。
潘家明的名字顿时成了这一届学生的男神,霍小萌干脆把QQ好友里潘家明的名字改成了“偶像”。
【C】
但是,潘家明的小说里已经有了一个女主角,霍小萌看过潘家明的空间,俊男美女白衣飘飘,相当矫情的情侣照,PS得很朦胧。霍小萌在照片下如粉丝一般追捧:“活脱脱书里出来的ANASO和PENY哟!”那是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她的爆料让许多潘家明的读者像打了鸡血一样更挖地三尺地讨论。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在题海战术里混到了高三,霍小萌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她猛地甩甩头:“我这是怎么了?”
霍小萌赶快关了电脑,躺在床上数绵羊,一只、两只、三只……每一只绵羊都变成潘家明的模样。霍小萌难过得快要哭出来,这么美好的初恋情怀,难道要奉献给无疾而终的暗恋吗?这也太不划算了!
嘴里嘟囔着不划算,高考后潘家明的学校过来招生,霍小萌还是鬼使神差地报了志愿。临去香港那天,她对着镜子想把自己一个暑假才长了两厘米的短发梳得漂亮些,可是习惯了短发用手抓抓的日子,实在不会打理自己,在机场等潘家明来接她的时间,霍小萌掏出镜子和纸巾,努力把刚刚涂上的唇彩蹭了蹭,显得不那么亮,也显得不那么刻意。
但霍小萌还是很紧张。
【D】
接风的第一餐在稻香,即使是星期一早晨生意也好得要命,一行十来个人足足等了半个钟头才等到大圆桌。服务员都讲广东话,端着茶壶急匆匆地过来问你“饮咩茶”,然后扔下单子就走。
霍小萌和潘家明坐在一起。虽然紧张,可她表现得像男孩子,把“偶像”当口头禅一样喊了出来,发现越叫越顺口。霍小萌的高考成绩比潘家明好很多,有奖学金,潘家明便恭维她:“你比我厉害,你是我的偶像呀!”
潘家明轻描淡写地说:“要注意保养好身体,功课太多累坏自己不划算,最要紧的是买件得体的小黑裙,读电影一定要搞文艺范的聚会,穿小黑裙最保险又最省钱,换个发型便不会有人注意你身上的衫有没有穿过。”
【E】
人生中的第一个短片,霍小萌打算应高中班主任的要求,录一段香港校友的生活视频寄给她,激励还在苦苦煎熬的90后们。虽然踩着80后的尾巴,霍小萌俨然以长辈自居了。她联系了许多在香港高中的校友,最后在MSN上找到潘家明,潘家明当然拒绝,理由一是即使拍了他也会被母校的老师勒令剪掉,所以干脆不要费这事,二是女朋友大驾光临,最近没时间。
拍完视频,霍小萌一个人剪辑了整整一天,大功告成已经是晚上,出门想随便找家店买包三明治,发现隔壁的商场橱窗里有件不露肩的小黑裙,打完折居然只要300元钱!
霍小萌奔过去把裙子套在身上,真是刚刚好,只是价钱看错了,少看了一个零,3000块,要不要买?
【F】
犹豫间,潘家明发来短信,在兰桂坊,要不要过来喝酒?
霍小萌低下头飞快回短信:“等我。”抬起头告诉售货员,开单,把旧衣服帮我包起来,新衣上的签剪掉,直接穿走。
可是霍小萌进了酒吧才突然发现,自己穿的是红白条纹的人字拖。
潘家明见到她便笑:“华丽的小黑裙配人字拖,混搭功力见增啊。”霍小萌冷静地等他笑完,坐在沙发里脱掉鞋,高高地把脚搭在矮桌上。潘家明又笑,替她点啤酒,继续招呼坐在一边的烁烁。
烁烁是潘家明的女朋友,显得比照片上瘦,并且不肯吃霍小萌叫的爆米花,很矜持地鄙视:“这是膨化食品。”
同桌还有一个潘家明的上海朋友,烁烁便只和他用上海话聊天,然后时不时抱怨香港并没想象中漂亮,唯一的好处是化妆品还算便宜,可上海日上免税店的价格会更可爱呀。
霍小萌忍不住反驳他们:“香港很好啊!车厘子又大又便宜还美味,一磅只有几十元!吃什么喝什么都放心,牛奶没有三聚氰胺,猪肉没有瘦肉精,大学里真正教东西,不必学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东西……”烁烁诧异地问她:“你才来香港多久,干吗处处美化它?”又转头问潘家明:“你说,香港好还是上海好?”潘家明笑眯眯地说:“你在哪里,哪里好。”
霍小萌闭嘴,喝啤酒,垂下眼帘,把脚稍微挪动下换个姿势,过了5分钟,她去洗手间,给潘家明发短信:“有事先走了。”
潘家明回复短信,向霍小萌道歉:“没有好好招待你!”
霍小萌想回“你女朋友当然比我重要啦”,但是又想想,没有发送,存在了草稿箱。
谁愿意住在香港?
到处都那么挤,隔着窗向外望,看到的永远都是对面楼盘电视屏幕上长年不断的粤语片;道路窄得必须时时靠着墙走,否则就会挡了后面的车子;计程车贵得要死,过个海就要一百多元钱;房租当然也贵,住在太子那么偏的地方,一个月也要一万多元,不得不和别人分摊;去便利店就一定要和店员讲广东话,否则她会给你白眼,当然,你要是说英文,她会态度好上一万倍。
谁要你死乞白赖地考过来读电影系呀!谁又要你挤破脑袋留在TVB当小小编剧一枚呀!别误会,霍小萌不是TVB的粉丝,80后这代人早就不吃TVB那一套了,霍小萌是一路追寻着潘家明来到香港的。
【B】
霍小萌上高一的时候就认识了潘家明,她的语文老师把高三学长潘家明的作文拿到班级里来念,写得很长,明显不是规范的考场作文,但是写得确实好。潘家明除了作文写得好,其他科目死伤惨重,但霍小萌就觉得这样过日子才像16岁该做的事,天天做学生标兵有什么意思?但是霍小萌的语文老师对她说:“你千万别学潘家明,他这样子,什么大学都考不上。”
语文老师错了。
潘家明的高考成绩不负众望地低分出局,但他凭着刚刚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被香港那所最有名的电影学校录取了。
那部小说的主题是咒骂该死的高考制度以及高中严格的纪律,当然,还有教过他的老师们,一一对号入座,老师们集体失语,装作不知道他指名道姓暗讽的某某某是谁谁谁。
潘家明的名字顿时成了这一届学生的男神,霍小萌干脆把QQ好友里潘家明的名字改成了“偶像”。
【C】
但是,潘家明的小说里已经有了一个女主角,霍小萌看过潘家明的空间,俊男美女白衣飘飘,相当矫情的情侣照,PS得很朦胧。霍小萌在照片下如粉丝一般追捧:“活脱脱书里出来的ANASO和PENY哟!”那是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她的爆料让许多潘家明的读者像打了鸡血一样更挖地三尺地讨论。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在题海战术里混到了高三,霍小萌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她猛地甩甩头:“我这是怎么了?”
霍小萌赶快关了电脑,躺在床上数绵羊,一只、两只、三只……每一只绵羊都变成潘家明的模样。霍小萌难过得快要哭出来,这么美好的初恋情怀,难道要奉献给无疾而终的暗恋吗?这也太不划算了!
嘴里嘟囔着不划算,高考后潘家明的学校过来招生,霍小萌还是鬼使神差地报了志愿。临去香港那天,她对着镜子想把自己一个暑假才长了两厘米的短发梳得漂亮些,可是习惯了短发用手抓抓的日子,实在不会打理自己,在机场等潘家明来接她的时间,霍小萌掏出镜子和纸巾,努力把刚刚涂上的唇彩蹭了蹭,显得不那么亮,也显得不那么刻意。
但霍小萌还是很紧张。
【D】
接风的第一餐在稻香,即使是星期一早晨生意也好得要命,一行十来个人足足等了半个钟头才等到大圆桌。服务员都讲广东话,端着茶壶急匆匆地过来问你“饮咩茶”,然后扔下单子就走。
霍小萌和潘家明坐在一起。虽然紧张,可她表现得像男孩子,把“偶像”当口头禅一样喊了出来,发现越叫越顺口。霍小萌的高考成绩比潘家明好很多,有奖学金,潘家明便恭维她:“你比我厉害,你是我的偶像呀!”
潘家明轻描淡写地说:“要注意保养好身体,功课太多累坏自己不划算,最要紧的是买件得体的小黑裙,读电影一定要搞文艺范的聚会,穿小黑裙最保险又最省钱,换个发型便不会有人注意你身上的衫有没有穿过。”
【E】
人生中的第一个短片,霍小萌打算应高中班主任的要求,录一段香港校友的生活视频寄给她,激励还在苦苦煎熬的90后们。虽然踩着80后的尾巴,霍小萌俨然以长辈自居了。她联系了许多在香港高中的校友,最后在MSN上找到潘家明,潘家明当然拒绝,理由一是即使拍了他也会被母校的老师勒令剪掉,所以干脆不要费这事,二是女朋友大驾光临,最近没时间。
拍完视频,霍小萌一个人剪辑了整整一天,大功告成已经是晚上,出门想随便找家店买包三明治,发现隔壁的商场橱窗里有件不露肩的小黑裙,打完折居然只要300元钱!
霍小萌奔过去把裙子套在身上,真是刚刚好,只是价钱看错了,少看了一个零,3000块,要不要买?
【F】
犹豫间,潘家明发来短信,在兰桂坊,要不要过来喝酒?
霍小萌低下头飞快回短信:“等我。”抬起头告诉售货员,开单,把旧衣服帮我包起来,新衣上的签剪掉,直接穿走。
可是霍小萌进了酒吧才突然发现,自己穿的是红白条纹的人字拖。
潘家明见到她便笑:“华丽的小黑裙配人字拖,混搭功力见增啊。”霍小萌冷静地等他笑完,坐在沙发里脱掉鞋,高高地把脚搭在矮桌上。潘家明又笑,替她点啤酒,继续招呼坐在一边的烁烁。
烁烁是潘家明的女朋友,显得比照片上瘦,并且不肯吃霍小萌叫的爆米花,很矜持地鄙视:“这是膨化食品。”
同桌还有一个潘家明的上海朋友,烁烁便只和他用上海话聊天,然后时不时抱怨香港并没想象中漂亮,唯一的好处是化妆品还算便宜,可上海日上免税店的价格会更可爱呀。
霍小萌忍不住反驳他们:“香港很好啊!车厘子又大又便宜还美味,一磅只有几十元!吃什么喝什么都放心,牛奶没有三聚氰胺,猪肉没有瘦肉精,大学里真正教东西,不必学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东西……”烁烁诧异地问她:“你才来香港多久,干吗处处美化它?”又转头问潘家明:“你说,香港好还是上海好?”潘家明笑眯眯地说:“你在哪里,哪里好。”
霍小萌闭嘴,喝啤酒,垂下眼帘,把脚稍微挪动下换个姿势,过了5分钟,她去洗手间,给潘家明发短信:“有事先走了。”
潘家明回复短信,向霍小萌道歉:“没有好好招待你!”
霍小萌想回“你女朋友当然比我重要啦”,但是又想想,没有发送,存在了草稿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