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业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决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充分分析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建设意义与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及整体框架,描述了平台采集的信息方式、采集内容方式,并设计了系统的核心功能,试图通过搭建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推动农业相关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为农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奠定基础.
【机 构】
: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北京亿信华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96;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决策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充分分析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建设意义与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的建设思路以及整体框架,描述了平台采集的信息方式、采集内容方式,并设计了系统的核心功能,试图通过搭建农业大数据信息采集平台,推动农业相关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为农业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本研究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分离株鉴定为半知菌门、丝孢纲、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钙源品质变化对肉鸡胃肠道pH、磷和氨基酸消化率、外源酶功效和胃肠道微生物种群的影响.本综述的目的是描述肉鸡饲料成分钙消化、代谢,重点介绍可能影响消化率的因素.但文献报道的钙消化和代谢的可重复性仍然存在局限性.未来使用玉米型日粮对回肠钙表观消化率系数进行评估,将钙与非植酸磷比例大于1:1的日粮适应期定为72 h,小于1:1的日粮适应期定为16 h,可能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动物适应反应对消化率系数的影响.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日粮中植酸酶水平,钙和其他矿物质浓度、来源和成分的粒径,以便进一步对钙
试验从东乌珠穆沁旗改良站种羊场乌珠穆沁羊羊群中选取当年羯羊、成年羯羊和成年母羊各4只进行屠宰试验,从每只羊板油、尾部、网油中央和第6至第7胸椎上方皮下脂肪中取板油、尾油、网油和皮下脂肪样品,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1)乌珠穆沁羊体脂肪饱和脂肪酸(SFA)组成特点主要是网油和板油中C16:0含量低而C18:0、C14:0含量高(P<0.01),皮下脂肪中C18:0含量低、C16:0含量高(P<0.01),相比较,上述3种脂肪酸含量在尾油中相对较低(P<0.01);(2)体脂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
在母猪饲养过程中,通过考虑到个体差异可以降低饲料成本,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效率.因此,对母猪进行精准饲喂可以提供有关动物生产性能和生活条件的实时信息,这些信息应被集成到需求估计中.到目前为止,只有体重和背膘厚度的生产数据被集成到个体营养需求计算中.但文献报道,健康状况和行为(如身体活动、社会行为和在围栏中的位置)会强烈影响营养需求.采食或饮水行为的变化也可能表明健康或福利问题.因此,应根据这些健康和行为参数调整营养需求.此外,环境因素如热条件、住房类型和噪音水平也会影响营养需求,通过饲养环境传感器来记录这些参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处理方式的秸秆对舍饲肉羊育肥增重的影响,采用秸秆综合处理技术,对肉羊进行了120?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放牧组相比,2、3、4组平均末重增加6.48、8.45、10.75?kg,分别增加23.64%、30.84%、39.23%;在只均增重方面分别增加20.36%、31.57%、38.13%;在平均日增重方面舍饲3个组比放牧组分别增加54、71、112?g,依次提高23.68%、31.14%、49.12%,舍饲3个组平均出栏体重增加8.56?kg.在黄贮舍饲组与青贮舍饲组增重效果对比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