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一点儿,也是好妈妈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周末我和儿子在母亲家,午饭吃了一半,修理燃气炉的工人打来电话,要给我们换电路板。
  儿子匆匆扒了几口饭,就放下筷子说:“人家已经在楼下等着了,我赶紧回去!”
  母亲对我说:“你快点吃,吃完了赶紧回去看看!”我说,不用看,有儿子在就行了。
  母亲见我不动,开始数落:“你也真放心,什么活儿都交给孩子做!他会讨价还价吗?万一修理工安装不好,他能看出来吗?”
  “人家是明码标价,我也没法还价,修理工安装得好坏我也不会看,如果没安好,他们得负责,有售后服务。”母亲见我说得有道理,也不再说什么。
  半小时后儿子回来,说已经换好了,燃气炉运转正常。
  母亲高兴地说:“真行,没想到你还真干得了。”
  儿子笑了:“小菜一碟,这有什么干不了的,这一类的事,我们家都是我做!”
  母亲瞪了我一眼:“也赶上你省心,生了这么一个能干的儿子!”
  2
  是的,我儿子非常能干。很早,就学会了做饭、去超市采购家庭生活用品。
  上初中后,兒子开始住校,我去送他,同宿舍的同学,都是父母帮着铺床,唯独我站在床边,看着儿子做这一切。那些同学的父母啧啧称赞,夸儿子能干,顺便教育一下自己家的“甩手少爷”。
  每周末儿子回家,自己就把带回来的脏衣服和床单洗了;假期里,厨房的水管流通不畅。老公忙,没空管,儿子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水管子很快疏通;家里有阵子电表老跳闸,不知是什么原因,他自己主动联系了物业的电工,把问题解决了;诸如此类的事,数不清。
  跟朋友聊天时,当她听说我儿子做的这些事后,不禁惊叹:“才十三岁的孩子,怎么可以这么能干啊?!我儿子什么都不会,家里的活儿,什么也没干过,懒得要命!”
  我说:“他不干,你就支使他呀!”
  朋友一撇嘴:“别提了,我以前支使过,他就没个干活儿的样子,让他刷碗,弄得厨房到处是水,让他拖地,也拖不干净,跟在地上画画似的,别提了,还不如我自己干!”
  我对朋友说:“那就不能怪孩子了,都是因为你自己太勤快,太勤快的妈妈,容易培养出懒孩子来。”
  3
  我的母亲就是非常勤快的人,干活麻利,手又巧,里里外外一把好手。
  她的手里就没闲过,用老人们的话说,“放下耙子就是扫帚”,可即便忙成这样,母亲很少用我干活儿。
  偶尔她也支使我。可我一扫地,她看一眼就皱眉头:“这干的什么啊?”说着,一把夺过扫把,哗哗自己打扫起来;我洗衣服,她说:“笨手笨脚的,也搓不干净,一边儿去吧!”她抓起衣服,几把就洗干净了;包饺子时,我主动要求擀面皮,没擀两个,她就把我扒拉一边:“看看這皮,薄的太薄厚的太厚,没法用,快玩儿去吧!”
  邻居的大娘经常跟母亲说:“这么大的闺女了,你得支使她干活儿,自己也轻松轻松!”
  母亲就说:“我嫌她干得不像样儿,自己三两下就做出来了,看她毛手毛脚,还不够我着急的!”
  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不爱干活儿的习惯。
  直到现在,母亲也经常说我懒,奇怪我这么个“懒”妈,怎么生了这么个能干的儿子。
  其实,她还真说对了,我儿子能干,真是得益于我的“懒”。
  4
  儿子五岁的时候,我带他出去买东西,比如包子馒头之类的,我经常在路边等,让他独自去门市里买;去超市,只要他提得动的,总要让他提东西;出去旅游,我让他整理自己带的东西;做饭时,我喊他帮我择菜、洗菜,吃完饭喊他收拾碗筷;再大一些,我就把厨房交给他了,做的菜糊了、把厨房弄得乱套、弄得地上都是水,都没关系,放心做好了。时间久了,他居然能做出好多菜来。
  上初中后,每逢儿子放寒暑假,经常我去上班,回来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桌。
  前几天,儿子说,我给你做咖喱饭吧!
  他从来没有做过咖喱饭,自己从网上搜了做法,然后去超市买材料,也不知过了多久,就把一大盘咖喱饭,端到了书房。
  天,居然色香味儿俱全。我把那盘饭,晒到了朋友圈,惊得众人连连称赞!
  记得在网上看过一则消息,有一个大学生寄了一大包脏衣服回家,让母亲洗。这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家纷纷指责,这个孩子太懒。
  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分明就是父母从小娇惯孩子的下场。
  每个父母都想要一个能干的孩子。可哪个孩子也不是天生的能干,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的习惯要及早养成,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如果当妈的太能干,大包大揽,很容易就养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相反,如果有一个“懒”妈妈,什么事儿都放心大胆地交由孩子去干,让他可以施展自己的手脚,久而久之,做得多了,一个能干的孩子也就养成了。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一扇倾心,从此痴心只为它  上世纪60年代,有个小女孩每天上学放学都会路过位于杭州解放路上的王星记扇厂,每次她都忍不住放慢脚步,透过明亮的玻璃橱窗看里面摆放着的各式精美的扇子。也正是这几眼,令她彻底爱上了那一把把玲珑别致的扇子。而这个贴着橱窗看扇子的小女孩,就是后来成为王星记第四代掌门人的孙亚青。  小亚青十四岁的时候,第一次与扇子有了亲密接触。当时她的姑姑在王星记扇厂里做扇子的外加工,她看着姑姑
期刊
你或许没听过她的名字,但也许看过她的作品,甚至你就是她的剧迷——《实习医生格蕾》《丑闻》《逍遥法外》这些热门美剧全都由她在幕后操刀制作,她就是珊达·瑞姆斯。当巨大的成功将她从幕后带入公众视野,人们发现这位著名编剧和制作人不仅拥有傲人的才华,而且有个性,有态度。在生活这部大戏中,她本身扮演的就是一个精彩的角色——  从大学学霸到编剧女王  现年47岁的珊达·瑞姆斯,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她的
期刊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拼,他们的父母也纷纷跟着儿女漂泊异乡,这些老人被称为“老漂族”。在兰州,有一对“老漂”父母为儿女看娃而分居两地,多年后老夫妇重聚首,却因为长期分离生出许多隔阂,矛盾加剧。为解决父母的矛盾,儿女让母亲留在家里,把父亲送进当地一所高档养老院。然而,子女的“孝心方案”不但没能换来一家人的宁静和谐,还引发了一场不该发生的悲剧……  “老漂”父母重聚矛盾多  20
期刊
潇潇传了几张出游的照片到朋友圈,灿烂的阳光下,她躺在广阔的草坪上,肆意地享受着微风,这条朋友圈还@了我们几个大学里要好的朋友:阳光很好,你们若在场会更好。  看到这幅图,我着实有些感触,毕竟以前在大学时,我们总是很喜欢在阳光温暖的下午,躺在图书馆前面的草坪上,有时谁都不说话,有时闲聊,那么美好的时光,是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都在下面点了赞,也有人表示了感慨,没想到小薇却回复了一句:“阳光正好时,我
期刊
2017年4月,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在剧中扮演“达康书记”的老戏骨吴刚也火遍全国!而在剧中饰演李达康妻子欧阳菁的演员,正是吴刚现实中的妻子岳秀清。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岳秀清的事业走势要明显强于吴刚。面对妻子的巨大名气,默默无闻的吴刚一度出现心理落差,消沉不已……面对蛰伏20年的吴刚,岳秀清是如何运用爱和智慧,引领他逆袭成今天的百变影帝呢?  为了爱情,穷小子饿到头昏眼花  吴刚1962年
期刊
2017年伊始,随着《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两档综艺节目的热播,主持人董卿再度爆红。除了“央视一姐”的头衔之外,她又被赋予了“才女”“女神”“央视网红主持人”等新标签。  “原来你是这样的董卿啊。”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于董卿的认识都来自春节晚会及类似各种晚会,大众二次发现和认识了她。“当下中国美人十分,董卿能独占七分。”面对网友对她“真女神”的评价,董卿说:“其实,所有女神的另一面都是女汉子。如
期刊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着大龄未婚青年逐年增多,婚嫁問题成为家长们最大的烦恼。  河北省固安县有一位父亲名叫唐强,眼看宝贝儿子年过30仍孑然一身,很是发愁。通过儿子讲述前女友被“富二代”追走,他以为找到了儿子结婚难的原因——一定是自己的家境拖累了孩子。听说有个女生对儿子“有意”,为促成这门婚事,唐强假扮“土豪”,并狂砸260万为儿子“铺路”……当不惜一切代价瞒天过海帮儿子搞定婚事后,等待他全家的却是
期刊
一提起家书,我们马上想到“烽火连三月,家書抵万金”的句子,古人寄一封信,要好久才到达,半个月一个月是常事,有的还要更久,战争年代更是如此:一别经年,征人无恙,这样的平安家信真正是万金难求。写信人字斟句酌,“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收信的也是看了又看,最后宝贝一样珍藏起来,随时拿出来再看。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家书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诸葛亮《诫子书》、李世民《诫吴王恪书》、袁了凡《了凡四训》
期刊
惊悉房东大娘病重,舍弃前程返乡报恩  2001年9月3日,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让25岁的山东小伙朱观景忧心忡忡。电话中,同学丁启亮告诉他,当年他们借宿的房东朱学秀大娘患上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常在家中晕倒,孙女琪琪年幼,无人照顾祖孙俩……  挂上电话,朱观景沉默不语,当年朱大娘与之相处时的点滴却在他脑海里一幕幕闪现——  1993年9月,17岁的朱观景考入山东郯城县第三中学高中部,学校位于郯城县马头镇,
期刊
2017年4月8日,中国乒乓球学院在上海举行第七次理事会,昔日“乒坛女皇”张怡宁盛装出席。财富精英丈夫徐威,带着女儿俏俏陪伴在张怡宁身边,一家三口的幸福一览无余。徐威身家数亿,曾为妻子设计幸福舒适人生;张怡宁拒做豪门阔太太,像普通女性一样进入职场,收获了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圆满……  “乒坛女皇”拒做豪门阔太  2009年10月18日,张怡宁与徐威在北京举行婚礼。婚后,张怡宁从国家乒乓球队退役,随丈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