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地区主义与东南亚民主化路径探析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地区情势尤其是地区主义的加速演进,东南亚民主化进程及其话语叙事正经历异常复杂的系统重构。这一进程的过渡态、分散性和不稳定等客观现象,不断改写着传统与现实话语叙事逻辑的价值和空间。东南亚地区和国家精英对于该地区民主化路径的叙事话语构筑中,有一条清晰的逻辑理路贯穿其中,即地区主义发展沿循地区主导性而展开。历经多样文明和复杂历史进程的考验之后,在筛选外来影响、形成自我认同、勾勒未来图景、加速治理变革等叙事—话语系统的构建方面,东南亚显然还存在着长期的挑战。
其他文献
类案同判构成了现代法治的基础,也是社会追求的司法目标。实现类案同判是近年来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探索建构类案监督制度就是以此为基础。然而,与检察系统积极探索建构类案监督制度的热情相比,类案监督制度的实施情况却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没有相应的适用方法来指导类案监督制度的运行。当前,建构类案监督制度运作机制,应将重心放在确定类案的相似性判断标准上。类案的相似性判断必须解决类案是什么、如何判定类案、需相似到何种程度三个问题。类案判定的核心在于待比较案件之间相关性特征的可接受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思想引领、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接受新时代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新发展理念是党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最新理论结晶,为当前改进和完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注入了新的元素。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统一、相互契合、相互贯通的集合体,可以进一步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得到丰富和发展。高校应切实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理念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学生思
情感互嵌是推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中值得考量的重要维度,在民族互嵌过程中,民族情感是否得到合理地调适与建设,将成为评估这种互嵌关系是否导向民族团结的关键。情感社会学关于情感的研究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研究带来很大的启发。基于情感排斥与情感吸纳的内在张力梳理民族情感互嵌的基本线索,认为空间阻隔与社会结构分化、抱团而居、刻板印象与心理疏离都可能引发民族之间的情感排斥;而经济性因素中的生计互补到生活依赖、社会性因素中的自我到群我的统一、政治性因素中的情感制度化到能动性提升、文化性因素中的共生与认同方面则能找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我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推进中,全面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高校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且责无旁贷。“两个大局”的宏观时代背景让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一定的现实挑战,但也带来大的历史机遇。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坚守意识形态前沿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战胜潜在风险的必然要求,更是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社会需求,应站在实现中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