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找“麻烦”

来源 :家长(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果是一个性格开朗、善良有礼貌的6岁小姑娘,我作为“无证上岗”的妈妈,在与她共同成长的岁月里,虽然有哭、有笑、有烦恼、有释然,但更多的是让自己学会了做一个喜欢给孩子“找麻烦”的家长.rn或许是因为年龄关系,很多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有时候很难理解还有多久或到某个时刻需要做什么.果果也是如此,因此经常造成时间上显得非常紧张,甚至迟到.有两次果果上舞蹈课迟到了,我提醒她要守时,但是效果不明显.当她第三次出门晚了的时候,我和丈夫都严厉地批评了她.
其他文献
家长会是家长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与老师单独面谈的重要时机,家长务必亲自出席.虽然家长会需要老师和家长双方都做好准备,但许多家长往往把会谈当成老师的职责,认为到时候洗耳
期刊
上天给她出了一道“超纲题”,这让她感到面对残酷现实的苦痛,也让她第一次希望不要看到全部真相,更不想去解决这么一个棘手的问题——妈妈可能有外遇了。  出生在世纪之交的甜甜,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处在风口浪尖的一代人。论生存技能,自己根本无法与父亲母亲那代人相比,但说到对爱情的理解,她毫不犹豫地说:“比他们更懂爱情。”  甜甜的成熟度其实足以处理很多同龄人无法面对的问题,但如今,上天给她出了一道“超纲题”
期刊
孩子们,一提到写作文,你们是不是就头疼?是不是绞尽脑汁写出的作文仍然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是不是老师讲的时候,你都懂,一下笔就蒙?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送给你写作的三个魔法。记住这些魔法,你就能驰骋于写作的天地中;记住这些魔法,你不仅会写,还会和写作成为亲密的朋友。  巧用比喻 展开想象  写作的第一个魔法是“比喻”。比喻是我们最熟悉的修辞。在语文课上,老师经常会问,这句话好在哪里?你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
期刊
同事小姜烦恼地跟我说,眼看快开学了,他检查儿子涛涛的作业,才发现他一页也没有做.rn小姜很生气,因为他几乎每天上班前,都叮嘱涛涛做完作业再玩儿,而涛涛每次都满口答应.小姜
期刊
傍晚下班回家,我在门口换鞋,听到厨房里传出“咔咔”剁东西的声音。我还以为是丈夫回来得早准备炖排骨,但当我喜滋滋走进厨房才发现,“剁排骨”的不是丈夫,而是儿子。  只见他手持两把菜刀,正对着菜板上的白菜发飙,手起刀落,白菜飞溅在台面上、地板上。见儿子气呼呼的样子,我问他怎么了,他两行热泪就流了下来。他又狠狠地剁了几刀,然后告诉我,今天太倒霉了,被老师和同学冤枉了。  原来,下午最后一个课间,儿子从外
期刊
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是民族优良基因的体现,是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学习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帮助初中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
别让“孩子小不懂事”成了纵容孩子的理由rn最近被小区里发生的一件事刷屏了.rn月初,邻居大胖和妻子下楼取快递,刚出电梯没几步,突然被从天而降的一盆水浇了个“透心凉”.大
期刊
常常有父母对于自己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感到很头疼,孩子因为生气或者害怕而大闹的行为,家长们总是习惯对孩子说:“不准……”  害怕、生气、大哭,这些都是孩子的负面情绪。发现孩子的负面情绪,通常家长都会制止孩子,但是这样经常否定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让孩子更压抑自己的情绪。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孩子正常的发脾气、生气是可以的,但如果上升到情绪失控的状态才需要家长及时干预。  妈妈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了解
期刊
在新高一的数学课上,我提问了一个问题,一名女生站起来,迟疑了一下,然后羞涩地小声说:“老师,我不会,我的数学从小学开始就不及格.”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心里五味杂陈.rn
期刊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极少饮酒的.rn去年中秋节,我回老家为母亲过生日,二嫂和姐姐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全家四世同堂二十多人围坐在母亲身旁,纷纷举杯向她祝福,她均以茶代酒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