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锂电池极耳在焊接工艺中所产生的极耳翻折、焊点不足以及焊破等缺陷问题,提出机器视觉对极耳的焊接缺陷进行识别与检测。首先,利用球积分光源以及同轴光所组成的组合式光源对焊后的极耳进行均匀化图像采集,并提取相应的ROI;然后,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对ROI进行平滑去噪,并使用分段线性灰度增强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对ROI进行图像分割以及特征提取,有效地对极耳焊接缺陷进行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锂电池极耳在焊接工艺中所产生的极耳翻折、焊点不足以及焊破等缺陷问题,提出机器视觉对极耳的焊接缺陷进行识别与检测。首先,利用球积分光源以及同轴光所组成的组合式光源对焊后的极耳进行均匀化图像采集,并提取相应的ROI;然后,采用中值滤波的方法对ROI进行平滑去噪,并使用分段线性灰度增强的方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OSTU)对ROI进行图像分割以及特征提取,有效地对极耳焊接缺陷进行了识别与检测;最后,对极耳焊接缺陷检测系统的检测效果进行了分析,检出率为98.77%,验证了视觉检测方法的
其他文献
在电网分压线损统计中,供电量大但管理水平较低的10kV配电网线损电量占比最大。针对这种情况,对国内供电企业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找寻10kV配电网线损管理特点及不足之处,并通过建立两级指标体系来分析影响线损的众多指标;基于指标体系、FCM聚类算法和等值电阻法,设计了一种10kV配电网线损降损潜力测算模型;然后给出10kV配电网节能管理的具体措施;最后,以某大型城市10kV配电网实际数据为例,对该测算模型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可客观测算10kV配电网节能降损潜力,为线损管理提供数据支
针对滚削力计算复杂、影响因素众多的问题,通过分析和总结,结合实际计算过程,提出了常用滚削力计算方法,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通过对滚削力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各因素对滚削力大小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为滚削力计算和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功率半导体器件IGCT芯片的门/阴极之间设计的呈多圈环状平面布局的等效二极管单元数量庞大,为准确快速检测每个单元的特性并筛查出缺陷单元的位置,设计了基于圆周运动动态检测的IGCT芯片门/阴极阻断特性测试台。该测试系统中用于芯片阴极的探针采用软探针滑动接触,用于门极的探针采用滚轮探针滚动接触,解决了快速运动中直流测试信号的传输问题,给出了测试电路原理,配套设计有实时观测显微镜和三维可调旋转平台精确控制位移。该系统有别于在芯片上逐个打点测试的传统方法,满足了测试准确性、无损检测等需要,相比较逐点测试方法提高测
由于汽车防撞杆国产化的需要,利用国产材料BR1500HS代替进口材料生产轿车车门防撞杆。实验开发了采用BR1500HS高强钢材料做轿车车门防撞杆的感应淬火热处理工艺,并通过金相组织、硬度和三点弯曲下压实验综合评估了其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经过调整感应加热淬火条件,如钢管推进速度、高频电源的输出功率或加热电压,BR1500HS高强钢钢管的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满足了设计要求,即整个钢管截面均能获得完全淬火马氏体组织;热处理后硬度达到450~570 HV1.0。三点弯曲实验性能满足:吸收能量大于1 870 J,最大
针对复合翼无人机的避障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和二自由度对准装置为硬件基础的避障预警系统。该系统的对准控制算法以复合翼无人机的实时姿态、速度信息为输入,以装置的2个自由度机构的控制量为输出,使置于装置末端的毫米波雷达始终朝向期望方向,解决了雷达探测方向的对准问题。该系统规定了4种应对策略,制定了以雷达探测数据为基础的相应触发条件,适应了无人机不同的飞行状态。为验证系统有效性,将系统软硬件部分搭建于一台自研复合翼无人机平台上,制定试验飞行航线,设定相应参数,设计并实施了实物飞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