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建校超过90年的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共有17个民族的师生.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除了具备基础教育的元素之外,还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一体”,多元开发建设校本课程.rn一、校本课程开发准备期,发挥团队凝聚力rn2017年笔者到广州市回民小学担任校长,了解到学校是由六所附近的麻雀小学合并而成,校情比较复杂,教师内心都会有一个原来学校的情结.如何将这六个小团体凝聚在一起,需要管理的智慧.学校不但学生民族多,同时教师团队也是名副其实的“一体多元”.来自不同的六所小学,构建一个独有的“回民小学”,学校同时提出了“融和教育”的办学理念:融各族之优,和百家之长.如何将“融和教育”真正落地,成为一个多校合并的融和大家庭?经过探索,笔者找到了一个有效途径:构建“融和—互惠”校本课程体系.
其他文献
问题是幼儿成长的阶梯.幼儿的学习是不断与教师、同伴、自我对话的动态历程.在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金海岸幼儿园的《时间体验》项目,幼儿生成了这样的问题链:时间在哪里,我怎么才能知道时间?→人们怎样计时?→小睿同学拿回来的沙漏是多少时长的?→顺时针方向还可以用来干什么?时间会不会停下来?→还有没有其他的计时工具?→1分钟可以做什么?→怎样在时间上加提醒的声音?→提醒的声音用在哪里?
期刊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后,各界兴起了学习、贯彻、落实的热潮,尤其是教育领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及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纷纷“对标对表”,对原有的相关文件、相关规定、相关管理方式等进行了修正,拟定贯彻落实的细则、工作主体及工作日程.
期刊
中小学的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民主生活会.班会的主题来源于班级的问题或学生的困惑,注重回归真实的生活;班会的主体定位是全体学生或个别学生,凸显“以生为本”的主体意识;班会的形式是“会”不是“课”,是在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班会的时间兼具计划性和灵活性,可以学年或学期为时间轴制定班会计划,亦可根据班级近期的具体问题召开特别主题班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