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逆向引线法治疗全泪道支撑管内眦部脱出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e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泪道逆向引线法治疗全泪道置管术后支撑管内眦部脱出的效果。

方法

对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7例(7眼)全泪道置管手术后支撑管从内眦部脱出且鼻腔内支撑管缩至泪囊,采用逆向引线法处理。方法是:逆向引双股丝线,将其中一股丝线穿过支撑管与另一股丝线打结,使丝线环与支撑管环形成互扣环,牵引鼻腔外双股丝线,使支撑管结与丝线结交叉卡紧,继续缓慢牵引鼻腔外丝线,同时缓慢松放内眦部支撑管,将支撑管拉出鼻腔,复位。

结果

7例全部复位,复位成功率100%。

结论

逆向引线法治疗全泪道置管术后支撑管内眦部脱出,创伤小,恢复快,操作简便,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胰腺腺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患者的生存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1年上海长海医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71例胰腺腺鳞癌患者资料.术后进行随访,截止时间为2012年12月31日.失访14例,失访病例按截尾数据处理.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对患者术后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71例患者中男性56例,女性15例,年龄28 ~ 81岁,平均60岁.临床症状:腹痛52例次(73.2%),
高脂血症是急性胰腺炎(AP)的常见病因之一,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HTGP)约占全部AP的1%~8.3%[1-2].随着我国肥胖人群及高脂血症患者的增多,HTGP的发生有所增加,有必要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HTGP的认识。
期刊
患儿,男,3.5岁.因发烧13h,皮肤紫癜3 h,于1999年2月15日来我科急诊入院.患儿13h前发热未治疗,4 h前体温38.7℃,在当地私人诊所肌注安痛定1.5 ml,地塞米松2mg.约1 h患儿哭诉腿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上睑黄色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行带眼轮匝肌蒂旋转皮瓣移植联合眼睑松弛症矫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 60眼)睑黄色瘤直径超过10 mm且皮肤松弛者,利用其上睑松弛的皮肤制成带眼轮匝肌蒂的旋转皮瓣,修复黄色瘤切除后的创面缺损,再行眼睑松弛矫正及重睑成形术。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色泽正常,切口Ⅰ期愈合。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黄色瘤无1例复发。结论用上睑松弛的皮肤
1例22岁初诊成人斯蒂尔病女性患者经甲泼尼龙抗炎以及护肝、护胃等治疗1周,关节痛及体温控制不理想,遂加用尼美舒利100 mg口服,2次/d。用该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0 U/L,丙
目的:本文主要就早期营养在脑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在我院就在的68例患者实施分析,将患者随机性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对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术后总体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检索PubMed/Medline、医学文摘资料库(EMBASE)、Springger、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收集1970年1月至2011年6月关于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相关中、英文临床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