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来源 :华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献报道气管切开后气管导管堵塞的发生率为14%~43%〔1~4〕,其堵塞原因主要是气道湿化不够,气道粘膜干燥,纤毛运动障碍,痰痂、痰栓形成所致。本组病人应用“人工鼻”后,气道通畅,抽痰顺利,未发生气管导管堵塞。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观察对象组共20例,其中高血压脑溢血术后病人14例,COPD病人5例,肝移植术后病人1例;10例神志清楚,10例处于浅昏迷;观察期最短14天,最长102天。1.2 材料由美国生产AQUA+Flex湿化器,因其具有湿化温化和一定的空气滤过作用,故又称“人工鼻”,
其他文献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5岁。因“间隙性头痛10天,左上睑下垂3天”于2001年1月2日入院。10天前患者骑自行车时突然头部出现甩鞭样运动数次,之后立即出现左侧头痛,30分钟后缓解。约40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新的诊断、治疗方法的开展,化疗、放疗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医院感染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揭示我院感染因素间的
由于近代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营养的改善和保健养生受到重视等因素,人类寿命正逐渐延长,人类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保健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1995~2000
通过多年来对猪瘟及猪伪狂犬病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病毒持续感染机理和疫苗研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我国已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猪瘟和猪伪狂犬
<正>主办单位: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协会协办单位: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安徽省饲料工业协会承办单位: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农业产业经济
期刊
对17年间甲真菌病动态分析发现:甲真菌病就诊患者逐渐增多;红色毛癣菌为主要致病菌,皮肤癣菌因酵母菌分离增多呈相对下降趋势;甲中分离出糠秕马拉色菌。
2005年国务院国办发15号文件《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意见》出台后,当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内政字[2005]346号),2007年自治区农牧业
机械通气中出现的气道阻塞使机械通气效率降低,患者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迅速危及病人生命;1995年12月~2000年2月,我科共对95例危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本文采用历史性病例对照研究 ,对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 (ivIg)患者疗效进行评价 ,现报道于下 :1 病例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GBS病例( 1995 1~ 1999 6)。所有纳入患者均有详细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