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口水电站主厂房开挖初期围岩变形破裂与稳定性分析研究

来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江口水电站主厂房初步开挖过程中脆性破坏现象明显,煌斑岩脉影响洞段围岩变形问题突出.为此,在主厂房初期开挖结束之后,综合围岩变形多点位移计监测、围岩裂隙钻孔成像观测、地下厂房开挖过程数值仿真和煌斑岩脉对局部洞段变形影响的3DEC模拟等手段,提出基于围岩松动圈与厂房截面面积的洞室稳定性评价方法,对围岩变形破裂特征及其稳定性开展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层开挖后主厂房围岩变形整体较小,但顶拱下沉相对较大.高应力下硬性花岗岩围岩时效性变形特征不明显,围岩变形主要受开挖掌子面影响,掌子面对煌斑岩脉影响洞段变形的控制作用范围约为1.5倍洞室跨度;此外,当前层开挖围岩浅部和深部均有裂隙分布,岩脉与均质岩石交界处开裂现象严重;开挖卸荷导致煌斑岩脉与其上盘岩层错动,产生剪切变形,致使该区域顶拱变形过大;增设完全穿过煌斑岩脉的锚索这一局部加固支护措施十分有效,显著改善了相关洞段的稳定性.研究成果将为该水电站后续开挖支护方案的优化及局部失稳部位加固措施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软弱夹层对斜坡及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对其剪切力学特性及破坏模式的研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以甘肃天水地区的泥岩及软弱夹层为研究对象,基于三轴不排水剪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
为了研究不同加载路径下土体的硬化规律,首先进行一系列不同应力路径的黏土排水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塑性功Wp具有一定的应力路径依赖性,因而不适宜作为硬化函数参量.在此观察
针对黏土边坡,提出了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性的边坡系统失效概率计算方法.首先,引入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机场在滑动面上局部平均后的等效参数,通过计算等效参数的统计特性
铁路路基承受的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为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加载和无列车通过时的加载间歇,即间歇性动荷载.为探究列车间歇性动荷载作用下路基填料的塑性变形行为及临界动应力,设计
隧道围岩变形是支护荷载的来源,也是诸多安全事故产生的根源,因此隧道工程设计应以围岩变形控制为核心.围岩变形本质上就是在不平衡力作用下围岩发生运动的结果,这是隧道围岩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在温度场影响下的应力变化和分布规律,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现场监测得到了混凝土的温度和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并与计算得到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说明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大体积混凝土在发生水化热反应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变化较大,尽早地进行混凝土开裂防治,能有效解决温度应力引起的表面裂纹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水是导致古滑坡复活的重要因素,裂缝可加剧降雨优势入渗,二者的耦合作用是促进古滑坡复活的本质原因.在古滑坡复活案例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离心机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古滑坡体的
受开挖扰动或地应力的影响,围岩非均质性是普遍存在的,此时将渗透系数视为定值会降低涌水量预测精度.针对此问题构建考虑围岩非均质时隧道突涌水计算模型,基于渗流平衡微分方
针对加筋地基整体剪切破坏和复合破坏两种模式,在统一强度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中间主应力、筋材层间距、加筋层数和筋材抗拉强度的综合影响,推导了临坡条形基础加筋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新解,并给出了应用步骤。通过与其他方法的对比,讨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参数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极限承载力解答与文献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随着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增加,整体剪切破坏和复合破坏下临坡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均明显增大;随着筋材层间距的增加,整体剪切破坏下临坡加筋地基极限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复合破坏下逐渐减小;整体
在已有的锅盖效应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际工程中由上至下具有覆盖层(相当于“锅盖”)、碎石层、黏土层结构的路面和跑道等,研究锅盖效应导致的增水规律.通过开展室内试验,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