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iyuxin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集中表现在"文"与"质"的关系问题上。作者崇尚"质",主张把真情、内容置于首位;同时也重视"文",主张对"质"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适当的文饰加工。在尚质重文的观念主导下,作者提出了"文情理通"、"出言副情"的修辞主张。因此,《淮南子》的修辞美学取向是在尚质前提下的文质统一。
其他文献
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经历了函数、契约等线性分析为基础的阶段,逐渐向生命系统、复杂适应系统(CAS)等非线性分析的阶段演变,反映出企业认知过程的演进,表明线性分析模式
在民间法研究热潮中,质疑民间法及其研究之生命力的"民间法消亡论",实则蕴含着一个合理的内核,即它明确承认民间法被边缘化进而趋于消亡的命运乃是现代性及其意识形态的理性主
预告登记后的权利是一种"债权物权化"的典型。预告登记具有预防妨害的效力、保全顺位的效力、保全权利的效力。但预告登记不能对抗不动产征收。预告登记权利人应当属于该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