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后期制作的技术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对影视后期制作的发展历程和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概述,然后就其中所应用到的相关技术在数字合成以及非线性剪辑两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数字合成;非线性剪辑
  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通常由前期准备、实景拍摄以及后期制作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后期制作部分是将前两个过程中所拍摄到的影视素材进行整理和汇总,然后使用多种制作技术将各分镜头剪辑成为集文字、声音、画面以及特效为一体的完整影片的过程,其制作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影视作品的质量。
  1影视后期制作概述
  早期影视作品后期制作通常需要将拍摄到的影视素材冲洗出来后再对样片进行剪辑或选取,制作过程中虽然是非线性的,但是在影视效果体现和优化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或缺失,如两个镜头中间无法添加叠画效果、视频画面色彩无法调节、工作效率过低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相关视频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和发展,应用计算机进行影视后期制作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点应用。利用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可以将拍摄过程中采集到的素材存储在计算机中,应用计算机软件对其编辑。这种制作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多种特技功能还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的优势添加多种特效,使得传统影视后期制作无法实现的特技镜头、特效效果等得意实现和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现代后期制作中还可以将多种动画和特效等在数字环境下与拍摄素材进行结合、调整与修饰,使得影视作品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计算机技术
  在影视后期制作进入到数字时代后,后期制作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目前应用来看,影视后期制作中所使用到的计算机相关技术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2.1数字合成技术
  利用该技术可以在已拍摄的影视素材的基础上添加多种源素材,进而合成具有多种效果和内容的单一复合画面的数字技术,该技术可以使得影视作品更具观赏性。常用的数字合成技术有校色技术、几何变换技术、滤镜技术以及图像合成技术等。
  校色技术可以对数字图像中每一像素的颜色进行修改和校正,使得图像画面的前景和背景在色调方面更加统一和协调。即便对于不需要使用特效的镜头,校色也能够使得其更加漂亮、多彩。
  几何变换技术主要用于对数字图像中需要进行位置变换的像素进行位置调整。应用几何变换技术可以按照制作要求或希望达到的视觉效果对影视画面进行平移、缩放、旋转等操作,甚至在三维空间内对图像进行变形处理等。如在模仿鱼眼的动态过程,可以对圆形进行变形与合成,使所模拟的鱼眼更佳逼近实际鱼眼等。
  滤镜技术可以按照数字图像中需要处理部分像素及其相邻部分像素的物理属性按照一定的算法对像素值进行计算和处理,使得数字图像具有虚化、锐化、颗粒、噪波等特殊视觉效果。
  图像合成技术可以将多个相互独立的影视画面合成为单一的复合画面,该内容的实现是由多种技术配合完成的。蓝屏幕技术可以对单色背景前拍摄的影视画面进行边界区分,将不需要的边缘背景丢弃,扣取有用画面;数字复制技术可以将多次拍摄得到的分画面进行复制与合成,进而组成一幅无法通过实际拍摄实现的大场景画面。
  2.2非线性编辑技术
  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为视频画面增添特效画面效果、音效效果、動画效果以及匹配字幕等,可以让影视作品更具质感和冲击感。常用的非线性编辑技术主要有画面编辑技术、声音编辑技术、蒙太奇技术以及特效效果添加技术等。
  画面编辑技术可以对影视素材中各画面的位置、时间长度等进行调节和搭配,还可以为画面的转换提供淡入淡出以及黑屏等衔接方式,除此之外,对画面进行色调参数、升降格参数进行调整等也是画面编辑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
  声音编辑技术是影视作品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对画面所呈现的精神内涵等具有烘托作用。在影视作品非线性编辑中,不仅要根据画面的内容和节奏向其中添加适当的音频素材,还要确保画面与声音两者之间的协调匹配,使得最终影视作品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在音频本身处理中,声音编辑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将多种特效声音融入到声音素材中、对现场录音进行杂音滤除、进行声音混频等。
  蒙太奇技术可以按照导演的意愿对多个影视镜头进行剪辑与合并,进而创立一个特殊的影视空间,使得观众可以根据剪辑后视频的节奏或顺序进行思考。
  特效效果添加技术可以为影视作品在某些特定位置添加多种特效效果,如字幕等;还可以对影视画面中所包含的元素进行调整和搭配,如处理字幕与画面、节目内容、图像色彩的关系,为图像添加渐变效果、玻璃效果或在某一区域内添加马赛克等。
  3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软件功能的丰富以及拍摄手段的多元化等都在不断的推动者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具体而言,其具有如下几方面发展趋势:
  首先是技术开放性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和完善,可应用的影视作品处理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这就极大地推动了后期制作相关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与普及。
  其次是支持格式的进一步丰富。随着新技术、新媒体格式在影视传播中的应用,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相关厂商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着自身软件的功能,使其所能够支持的影视文件格式更加全面、更加贴近主流。
  再次是跨平台发展的进一步拓展。随着硬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开始由专业处理平台向通用处理平台转移,这就要求相应的制作软件能够对这些转移平台提供更好的支持性。此外,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也在逐渐由视频制作向游戏、多媒体应用等方向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 姚程.关于影视后期制作的技术研究[J].大众文艺,2008(9).
  [2] 张炜.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当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0(29).
  [3] 是渊红.数字影视后期合成技术及其应用[J].电视技术,2002(8).
  [4] 朱兴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在创意产业视野下进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意性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它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本文依据以往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通过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合理规划实习方案、完善实践教学等相关措施,给创意产业视野下提高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有效性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专业水平;创新思维;措施  创意产业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为社会的需要而培养出更
摘 要:中国的水墨动画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是中国影视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颇具有民族色彩,依托于中国丰富的文化底蕴,饱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推动了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主要探讨中国水墨画的丰富内涵,希望能为相关的研究提供部分参考价值。
近年来,从央视到卫视到地方台,电视戏曲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收视率和收视观众不断增加,对繁荣电视文化事业、推动戏曲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要坚持戏
任何学校、任何班级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人数虽然不多,可其影响力却不容低估:上课基本不听讲,作业基本不完成,纪律基本不遵守,教育基本无效果,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极差,这就是人们常说起的“差生”。做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差生”这一称呼,有失公正、有伤学生的自尊心。称其为“暂后生”(暂时落后的、暂时后进的),比较合理、公正,更具人性化。“暂后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
立体构成课程是将线、面和块作为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塑造三度空间的形式构成,是设计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让学生了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依托和情感归宿。岭南的传统装饰纹样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尤以各种装饰艺术手法最有代表性。岭南的传统装饰在室内设计中有着举
摘要: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与戈尔丁的思想和的生活似乎没有什么交集,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戈尔丁的《蝇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分别验证了弗洛伊德对于意识、潜意识、无意识的划分;而弗洛伊德的三种人格结构也分别在剧中主人公的身上体现了出来。用精神分析学的观点分析影片《蝇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恶的形成过程。 
“畅神”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对自然审美的一种阐释。中国古代的自然审美观在各个时期经历了循序渐进的理论发展过程。本文将借宗炳《画山水序》中的畅神理论,同时结合石鲁的“
摘要:张艺谋是我国的著名导演,也是我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自从1988年他导演的《红高粱》在柏林首次捧得金熊奖杯以来,张艺谋的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他本人被誉为电影界的奇才,更是形成了中国电影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的“张艺谋神话”时代。张艺谋被称作是电影界最会造型的导演,他拍摄的电影不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听觉上都会让人感觉别具一格,本文将尝试分析张艺谋作品的造型语言。  关键词:造型;人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