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的五凤楼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shu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华安!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华安五凤楼独特的风采。
  五凤楼为“象形建筑物”,也是“象征性建筑物”。所谓象形,是因其飞檐翘角形如鸟翅。五凤楼重檐翼角错落层叠,如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称“五凤楼”。五凤楼有个美丽的传说:说的是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金凤、银凤、玉凤、彩凤、翠凤相约下凡,触犯了天庭律法。玉皇大帝派雷神将五姐妹击毙凡间。后人为纪念五姐妹,故建筑五凤楼。
  据《新唐书》记载,唐代就有五凤楼。由于五凤楼高大巍峨,建造工艺极其复杂,非能工巧匠不能为。五凤楼的建筑独具特色,其屋顶为悬山顶,两端为燕尾脊,正脊有方、圆两种,坐斗为狮子头,方斗为梅花斗,檐口深挑,以防南方多雨的侵袭。五凤楼原为皇宫建筑,所以人称五凤楼为“皇宫的微型版”。明清时期,徽派建筑将其用于祠堂门楼的建造。华安的五凤楼沿袭了中原的建筑风格与夯土技术,是闽南民居中最有中原特色的建筑物。华安的五凤楼可说是闽南山乡里的北方宫殿,在华安大地土楼群中,一座座五凤楼如五凤翩迁,很有气势。
  五凤楼有其择居理念,在选址上相当严谨和考究,多建于依山傍水之处。五凤楼坐北朝南,楼前有水塘或河流,后有崇山峻岭,是谓“背山为屏,前水为镜”。五凤楼为土木石结构,上覆灰瓦,白粉或黄土夯墙,材料为黄土或黏土、木材等夯造而成。墙基为条石或块石浆砌。五凤楼优势的地理条件和天然的建构材料,使其冬暖夏凉,最为宜居的建筑物。
  因历史和地理原因,华安的五凤楼和别的土楼同样具有很强的防御性。五凤楼夯土筑墙坚固高大,即使在匪患四起、蛮獠啸乱之时,堡垒一般坚固的五凤楼也可将其阻挡于外。
  五凤楼的造型脱胎于北方的四合院,其布局合理,结构周密有序,最为常见的有“三堂两落”,左右均齐配置,两侧厢房自前向后逐层加高,称为横屋。两列横屋之间分布着三座厅堂,沿中轴线从前向后逐级升高,称为三堂(上堂、中堂、下堂)。三堂两横构成了五凤楼的主体。房间有三开间、五开间、七开间、九开间不等。神似北京四合院,如其微缩版。
  上堂,也称后堂,逐层加高后,足有四层楼高,是为供奉祖先牌位之处。从正面看是三间阔,明间较宽为堂屋,后半部设屏门,屏后置单跑横向楼梯,其后复置并列两小室;两边沿进深方向并列三室,总计达八室之多,四层四堂三十二室。
  中堂,最为高大宽敞,是家族聚会、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地方。殷实之家的中堂甚至雕梁画栋,极尽华丽。
  下堂,在最前面,为出入口。界分出入,内外有别。作为门面,也是体现本家族社会地位的地方,有的挂有各种牌匾。在下堂明间外侧作成单间两柱三楼的形式,中央主楼突出,两侧次楼拱拥。
  五凤楼可谓楼中见阁,房中有房;真是一花一世界,一楼一乾坤。
  二
  五凤楼的“五凤”分指五种不同颜色的凤鸟,这是一种象征,同时也象征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凤凰”自古以来就是传说中的吉祥鸟,民间有“凤凰不落无宝地”之说,所以,五凤楼也是吉祥宝地的象征。故此说,五凤楼也是“象征性建筑物”。
  三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民宿的五凤楼。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仙都镇大地村南阳楼旁的这座民宿的五凤楼,低调而又颜值爆表。这座民宿五凤楼以土洋结合的风格取胜。民宿五凤楼经过修缮改造后,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格局,依然可见梁柱以及其上的构件,同时又揉进了现代建筑元素,外观,粉白的墙上有黑色钢化玻璃门,美观典雅。里面的横屋、围栏均为黄棕色的木结构,有造型精美的当地宝石九龙璧摆设其中。下堂与天井绿植婆娑,三角梅、龙血树、椰树等栽种在粗陶花缸里,有碎白石铺地、青条石铺路,很有情趣。民宿前有小溪潺潺流过,后有植被茂盛的山麓,依然是传统的布局。周围是村民居住的原生态五凤楼,这里有大片的茶园、菜园。在这里,星级享受与田园生活并存。民宿的五凤楼与毗邻的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玄天阁、茶香街等景点共同组成华安境内福建土楼的重要部分。
  现在,我们来看看仁寿坑自然村的五凤楼。相比之下,仁寿坑自然村的五凤楼更素颜一些,灰瓦、土墙、青石更原汁原味一些,即使没有考究的华檐彩壁,没有繁复绝伦的雕刻和琉璃脊兽,但其简洁朴素的外形让其特征也更清晰,这些老屋旧院,如同一个旧时光的蝉蜕。
  看来,时间的洪荒未能将这些建筑物彻底征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仁寿坑30多座的五凤楼,饱经沧桑地屹立在海拔三百多米的山坳里,一座座五凤楼默默无语地屹立了几百年,成了如今这般沧桑的模样。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说:“伟大的风景默默无语”。它们又像在诉说着什么,它们是拒绝被遗忘的。虽然朱颜已被沧桑取代,却成就了一种艺术上的美,这里的五凤楼就是大地上的一幅水墨画。也真的常有人来这里写生,把这些有着艺术之美的建筑物搬到纸上、心上。可以说,仁寿坑自然村有了五凤楼,就有底气、有故事、有历史,同时也有了根。
  仁寿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溪流清澈、民风淳朴,再加上这些老旧的五凤楼,就真是一個有待开发的养生养老的地方,有待开发的旅游处女地。在这里你可以慢下脚步来深呼吸,让你的肺得到清洗,让你的眼睛看到“默默无语”是一种何等大的力量,饱经沧桑是一种何等大的容量,让你知道什么叫“一脉相承”,什么叫“血脉相连”, 什么叫做“根”。
  如今,在华安境内,散落着一千多座的五凤楼。许多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有了五凤楼,你会看到乡村还在,怀旧也有了凭据,乡愁也有了可安放之处。像五凤楼这样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现在大家还能看到原态的五凤楼,可以说,你们的眼目是有福的,也许再过几年就只能看修旧如旧的五凤楼了。五凤楼是值得一看的。
其他文献
雨随风潜入夜。夜无声雨也无声,风萧萧薄衾不禁凉,开始有了些许秋意。  晨起忙碌的人们在出门时,对这场夜里来白天去的秋雨会意了一下:哦,下过雨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忙碌的人们大多不会有太多心思去关注这一场秋雨。它除了让道路湿滑,出行更为不方便以外,或许空气会更为清新一些吧。至于那些还没来得及凋零的树叶显得光亮新鲜了不少,还没来得及枯黄的草色也如梦方醒,错估了即将到来的季节之冷峻,再次伸了伸腰,打点起精
期刊
2017年的8月末,秋老虎依旧肆虐,我们一家顶着南方的烈日,在阔别十多年后,来到龙海市角美镇的龙佳山庄,续我们的岁月之缘!  关于游玩,大部分人有个习惯:这个习惯,估计主要是为了一个表面的象征意义,就像孙悟空翻身来到如来佛的手指肚下并撒泡尿以示“老孙到此一游”一样——都喜欢在那个景点招牌前合照。以后,只要瞧着照片,便永远牢记,也永远不用再去:因为,我已经,去过了!  我却喜欢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某个
期刊
与我居住的小城相距不过四五公里的山格侯山,和我似乎存在咫尺天涯之讳。已过耳顺之年的我,此前脚步从未造访过它,只偶尔远眺过这座高也就百把米的小山岗。但即便只是不经意的远眺,侯山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山上的巨石比邻,怪石遍布。那些石头仿佛都具有生命一般。像飞禽的,扑腾着翅膀欲飞;若走兽的,好似觅食过后在树下安卧,任凭此起彼伏的鼾声,与山上紫云岩寺的晨钟暮鼓一唱一和,把整座山衬托得更显幽静。自然,
期刊
漳州华安是一个山高水长的地方,素有“北溪明珠、生态名县”的美誉。  九龙江北溪贯穿华安县域全境,蜿蜒境内107公里,浩浩荡荡由东北向西南而去。县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溪流均匀密布,浙溪、赤溪、温水溪、罗溪、仙溪……水道曲折,天然落差,水流或灵动或激昂,云雾缭绕,草木苍郁。  华安境内山岭耸峙,群山重叠。由贡神峰、麒麟峰和三畲峰三座紧紧连在一起的山峰组成的贡鸭山山径深幽,怪石累累,特别是那天然动物石奇观
期刊
(一)  华安县九龙江北溪,贯穿县域全境,蜿蜒境内107公里。大家看,她时而穿山谷破崖壑过石涧,涌进滩险,渡过濑急;有时又缓缓地在大水潭边漫流回旋,清水碧蓝缠绵;金沙晒在滩上平铺直缓,闪烁着金色的光辉;她有时又似一位被激怒的大小姐,为发泄胸中怒火,劈空怒吼;有时又像小家碧玉,温顺委婉,含羞藏于闺房而含情脉脉。这里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长河故事,这是一条让人遐想着是从天际流淌过来的史话,也是一条
期刊
欢迎朋友们来到山清水秀的华安,参观游览福建土楼之王——二宜楼,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二宜楼的概况。  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竣工,历时30年方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二宜楼是一座大型圆土楼,其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外环高4层、通高16米,外墙厚达2.53米,外径73.4米,是中国夯土建筑的一大奇迹,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8
期刊
一  我曾一个人在动车站看书,在一群看手机的人群中看书,有点外星人的味道。那是从长汀采风带回的杂志《古韵汀州》,一本县级刊物,封面上是路易·艾黎年轻时的照片,背景是长汀古城楼。这背景与艾黎多么融洽,血与肉的融洽。路易·艾黎,这个尽其一生在帮助中国抗日的外国人,这个跑遍中国大江南北的新西兰人说:“中国有两个最美丽的小城,一个是福建的长汀,一个是湖南的凤凰”。于是长汀人感激他。我的眼睛湿润了。不过我即
期刊
花生于我的家乡来说不是特产而是土产,许多地方的农作物都有花生,所以这一产物虽然好却并不稀贵。在市场上花生往往以几块钱的价格贩卖,而且个个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粒大饱满。自小在花生味里长大,家乡的花生让我觉得像一位年老的长者,我们洞悉彼此;倘若是在异乡看到花生,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兴奋,熟悉又亲切的感觉像流水一样滔滔入心。  在城里遭遇花生是常事,上周五路过罗锦桥的大榕树下,一辆24寸的大自行车驮着两个竹篓筐
期刊
华安上坪古楼文化村,这里拥有明万历年间所建三座“品”字形排开的土楼:齐云楼、昇平楼、日新楼,人称“万历三楼”。有历史赞歌曰:“云山东野地,历世几春秋。……风不摇兮雨不漂,山长青兮水长流。往者过,来者续,前在创,后者守;守亘古与来兮,咸乐此山丘。”让我们踏歌去追寻那悠悠古韵吧。  台阶之上雄踞小山的那座土楼,就是出自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代之手的岱山齐云楼,记录了南迁中原名族在闽西南开建土楼的地理渊源和伦
期刊
雨伞樓  来到清爽华安,我带领大家走进美丽的高车,游览被誉为“土楼之仙”的雨伞楼和坐拥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的“白鹤寮”绿色村落。一路上,我们还可以观赏到 一些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每经过一个景点,我都会耐心讲解 ,然后,留下时间,让大家自由拍照。  我们将很快走进高车了,在这里,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高车是一个风景独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的国家级生态乡镇,是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境内有
期刊